專家: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專家: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
2017-11-08 14:19: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戴尅戎教授8日表示,3D列印結合生物技術的再生醫學研究與實踐正在不斷推進中,或將成為撬動未來醫學技術發展的核心。 芊燁 攝

  中國3D生物列印漸成真 專家:或將成撬動未來醫學技術發展的核心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在實驗室裡用3D列印出軟骨,「種」在裸鼠的背上,將裸鼠作為活體生物反應器,培養10周,軟骨就活了。這不是科幻場景,3D生物列印已漸成現實。在8日舉行的2017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上,記者獲悉,在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經與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多年的醫工結合,相關研究與國外同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戴尅戎教授當日接受採訪時表示,3D列印結合生物技術的再生醫學研究與實踐正在不斷推進中,或將成為撬動未來醫學技術發展的核心。

  據悉,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承辦的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是2017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主要活動之一。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聚焦「中外再生醫學與3D列印」。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醫學院院士、國際生物材料聯合會主席NicholasA.Peppas在內的眾多全球該領域專家聚首黃浦江畔,圍繞組織工程、再生醫學、幹細胞治療和3D列印技術等主題進行精彩分享,並共同探討基礎研究向轉化研究、臨床應用和產品研發轉化的途徑。

眾多全球該領域專家8日聚首黃浦江畔,圍繞組織工程、再生醫學、幹細胞治療和3D列印技術等主題進行精彩分享,並共同探討基礎研究向轉化研究、臨床應用和產品研發轉化的途徑。 芊燁 攝

  據了解,如今,3D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發展迅速,日益成為引領現代臨床醫學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利用3D列印技術可快速實現各種個體化醫學模型、輔助器械、植入體等產品的製造,有助於實現臨床個體化、精準化治療。

  當日,戴尅戎介紹了基於3D列印、組織工程和活體生物反應器技術的軟骨與骨再生研究。這位院士表示,自本世紀初起,以組織工程為基礎的再生醫學就成為醫學前沿熱點研究領域。據悉,傳統組織工程有三要素:支架、細胞與生長因子,以此「再生」出新的肌肉、神經、骨頭等人類所需的組織乃至器官。

  戴尅戎說,隨著3D列印的發明與應用,它與組織工程的結合,孕育出了新的發展前景。據悉,最早的3D列印是用於製造支架、定製支架,比如根據患者需求,「列印」一個定製關節。戴尅戎指出,這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支架,但當科研人員將帶有生長因子的細胞投入3D印表機,這就不僅僅是列印支架了,而是列印出了帶有生命的支架。這被形象地叫做「3D生物列印」。據透露,這些設想已在實驗室階段實現。

  戴尅戎院士表示,3D生物列印在新藥研發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比如,通過列印一小塊肝臟來做藥物試驗,既避免了存在倫理爭議的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又可以順利排除藥物毒性、尋找更有效性的藥物或治療策略,以便對患者實施更精準用藥。

  據透露,由戴尅戎院士牽頭的上海交大醫學3D列印創新研究中心已經成立,並啟動相關工作。(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從3D列印的核心材料來看,主要非金屬類為主,非金屬類材料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陶瓷材料和細胞生物原料。從全球3D列印材料的事件來看,國外的3D材料研發機構廣泛,覆蓋軍方、大學和企業,而中國的3D列印材料研發仍集中在科研院所端,產學平臺暫未建立。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01懸浮介質標誌著基於擠出的3D生物列印的新時代懸浮介質具有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決定了懸浮和完全封裝印刷材料的能力。首先,懸浮液介質在沒有外加應力或非常低的應力(如重力引起的應力)時表現出固體狀特徵。應用一種應力來克服臨界應力,即屈服應力,將引發流動並使介質呈液體狀。
  • 3D列印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
    打開APP 3D列印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1-20 15:41:54 醫療領域,如今已經成為3D列印一大熱點應用領域。 醫療器械器材本身具有嚴苛的精密屬性。因此,近幾年業內對醫療器械器材、零部件生產配套的技術要求也有所提高。在醫療製件生產配套過程中,對大到高壓氧艙,小到助聽器、醫用紐扣、麻醉咽喉鏡等注塑產品的精度、韌性等要求明確。3D列印作為前沿技術之一,在醫療器械製造方面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寬,應用價值日益得到重視。
  • 德國生物3d印表機:生物3d列印技術
    如果您不是一個生物材料專家,我不建議您自己研發墨水(買不到和天才除外),這是一個專門的學科,重頭做幾年可能只達到了專家幾年前的水平,要踩很多坑,浪費了很多時間,這與現代科研揚長避短,合作共贏的思維不符。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目前,3D列印設備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消費電子、工業、醫療、建築等領域。隨著3D列印技術越來越成熟,它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未來將深刻的改變世界製造業的理念、方法和格局。3D列印在醫療行業甚至整個生命科學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迷之列印:全方位解讀生物3D列印產業
    3D生物列印  由於3D生物列印能精確控制材料、細胞的位置與分布,能夠個性化構建組織工程產品,同時具有最大仿生性和最小排異性等特點,解決了限制大規模生產的問題,在穩定性、速度和成本上都優於傳統組織工程方法,因此在臨床上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採編:孟詳睿、周俊  排版:謝鳴洲  公司   |   產品   |   火視觀點  公司名片公司名稱:CELLINK創立時間:2015年1月公司屬地:瑞典所屬行業:生物科技公司網址:http://www.cellink3d.com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確立明日勢能的今日研發3D列印行業的增長依靠研發的驅動,在3D科學谷創始人Kitty看來3D列印對製造業的升級能力將以創新為「指數」,應用端的引入深度與廣度為「底數」,實現一場冪次方的附價值創造革命。全流程解決方案l 公司名稱: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l 網址:www.uprise3d.cnl 2020研發重點:1)從列印材料、3D印表機、操作軟體到脫脂爐、燒結爐一整套金屬/陶瓷間接3D列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2)大尺寸獨立雙噴嘴3D印表機的開發,實現兩種不同材料(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陶瓷、陶瓷與陶瓷)的複合列印,列印尺寸可以達到500*500
  • 中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研發成功
    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餘靖靜)來自杭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科學家團隊23日在杭州發布了我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專家組評價,這臺緊扣臨床轉化和應用需求的生物印表機,代表了我國生物3D列印設備的頂尖水平,也意味著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實現了從與國際先進水平「並跑」到「領跑」的跨越。據介紹,該科研成果屬於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活體器械的功能材料與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項目運行第一年的成果。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湖南率先探索「3D列印+精準醫療」
    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攝製)星辰在線11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11月29日,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增材製造行業的院士、專家,還有航空航天、裝備、材料、檢測等龍頭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了增材製造技術的前景及發展趨勢。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圍繞「3D列印+」作主題發言。
  • 李競:做生物新藥研發的阿里巴巴
    2013年年底,在美國已工作15年的生物技術領域資深專家李競,帶著一個簡單的行囊,回到闊別良久的祖國。李競在美國的事業一路走高,日子也過得愈發安穩。他曾經去耶魯大學讀過MBA,想要在美國創業,然而還沒等他付諸行動,兩個電話卻把他叫回了中國。2013年,李競一位要好的朋友向他推薦了中國企業——無錫藥明康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明康德」)。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現在人們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生活水平的同時,也逐漸的注意起了人體的健康狀況,隨著各項技術的進步,骨科醫療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內固定器材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作用。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港粵研討會 | 生物晶片應用醫藥研發脫穎而出
    、醫療技術的系列專題研討會,我們在2020年2月13日成功舉辦了「生物晶片與醫藥研發」為主題的第一場研討會,重點探討了生物晶片前沿技術在新藥研發、精準醫療、體外診斷領域的應用及價值。基因晶片的最大優點在於其高通量,晶片可密集排列成千上萬個生物分子,可分析數千上萬個參數,從經濟效益來說,最前景的應用領域可以用來進行藥物研究,尋找新的藥物作用靶點、研究各種藥物對不同基因的作用,開發新藥及對藥物進行毒性評價等。
  • 3D列印發展前景廣闊
    3D列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反映出這項技術普及度的提高和應用領域的擴展。3D列印,也稱增材製造,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製造出實物的新興製造技術。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力度支持3D列印技術,全球3D列印產業高速發展。小到兒童玩具、工藝品,大到飛機、火箭中使用的高度複雜零部件,3D印表機已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
  • 美國新創研發3D列印眼角膜可望成為人造列印器官應用首例
    作者:DIGITIMES謝明珊就全球現況而言,器官移植的需求總是大於供給,這也難怪相關產業正在努力研發生物列印(bioprinting)技術,製造出更多的人工器官,如今眼角膜可望成為第一個實際應用的3D列印器官。
  • 3D生物列印「印」出生物醫學研究新篇章
    從實驗室到臨床實驗,這些黑科技的研發過程通常都歷經了十多年,甚至數十年。作為材料專家,我們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未來將在醫療領域大放光彩的黑科技技術——3D生物列印。雖然這隻「心臟」只有兔子心臟大小,但它卻是器官列印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具有極大的意義。這個科研小組下一步將研究如何「教」3D列印出的心臟正常工作,並逐步應用於動物試驗。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生物醫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的研究和產業化也是醫療器械產業的熱點,其發展和應用促生出了再生醫學這一新學科,其產品主要由幹細胞、以生物材料為支架的組織工程化組織和器官、以及可供移植的生物組織和器官構成,包括口腔修復膜、骨修復材料、硬腦(脊)膜補片、人工角膜等。
  • 【3D專委會】會員單位第七元素牙齒材料與3D列印技術結合實現產業化落地
    列印生物口腔醫療材料的產業化進程。第七元素介紹 第七元素致力國際3D增材製造研發領域及醫用口腔方向。解決了我國及國際在3D口腔增材生物材料研發及空白、鑲裝修復3D口腔行業工藝4.0革命性顛覆,解決傳統金屬等減材材料潛在危害性痛點問題,構建了大健康3D口腔研產銷全服務平臺生態系統。
  • 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發展進行概述
    3D列印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重要技術,近30年來發展迅速。3D列印技術有異於傳統的削材及鑄造技術:不僅使產品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還能根據個性化需求定製,實現材料與病變部位的完全匹配,同時可攜帶細胞及生物活性微球進行骨缺損部位的原位列印。這些特點決定了該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