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別稱三晉、山右、河東,又有「表裡山河」的美稱。身為山西人,你對山西的那些地理之最知道多少?
海拔最高點——五臺山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臺山葉頭峰,海拔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
海拔最低點——垣曲縣馬蹄窩
垣曲縣南臨南河,是黃河山西段最下遊的縣,因此全山西省海拔最低點,也位於垣曲縣內(馬蹄窩海拔176.7米)。由於小浪底水庫蓄水原因,馬蹄窩已沉入水底。
最長的河流——汾河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汾河流經山西6市29縣(區),全長713公裡,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裡,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最大的湖泊——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最大的瀑布——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最大的盆地——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是山西省最大盆地,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位於省境北部,呈北東—南西向展布,長約200公裡,面積5100平方公裡。盆地海拔大約1000~2200米。盆地輪廓明顯地受構造控制,以斷層與採涼山、六稜山、恆山、洪濤山相接。
唯一的原始森林——歷山
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800公頃,保存著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
最大的煤田——沁水煤田
沁水煤田介於太行山、呂梁山、五臺山、中條山之間,跨太原、陽泉、沁縣、長治、晉城、沁水等20餘市縣,面積近30000平方公裡,煤炭資源量約3000億噸,已探明煤炭儲量860億噸,為山西最大的煤田。
最大平原——汾河平原
汾河平原位於山西省中部和南部,是因汾河衝積而成的河套平原,可分為北部的晉中盆地(太原盆地)和南部的臨汾盆地。汾河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條件優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糧食產區。
最北的地方——大同天鎮縣平遠頭村
大同天鎮縣新平堡鎮平遠頭村,是山西最北端,這裡也是晉冀蒙三省交界處。東北接河北省懷安縣,西北接內蒙興和縣,坐落於天鎮縣北部。
最東的地方——大同靈丘縣南坑村
大同市靈丘縣柳科鄉南坑村,坐落在美麗的空中大草原西北邊的山腳下,地處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個極具自然與原始美的小山村,也是山西最東端的村子,地理概念上的極東之地。小山村依傍著美麗的空中大草原,與河北淶源接壤。
最南的地方——運城芮城縣南張村
南張村,隸屬於永樂鎮,與馳名中外的洞賓故裡比鄰而居。這裡的人們世代受著呂祖文化的薰陶,寬和謙讓,幸福知足。南接滔滔黃河,與河南省靈寶市隔河相望,是山西最南端。
最西的地方——運城永濟市長旺村
運城永濟市韓陽鎮長旺村,背靠中條山龍頭、面朝浩蕩黃河,經過歲月的打磨,這裡不僅擁有歷史悠久的首陽文化,還擁有獨具特色的背冰亮膘社火,更有富含歷史內涵的雄關文化,具有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西與陝西省大荔縣隔黃河相望,坐落於永濟市西南部,是山西最西端。
最熱的地方——臨猗縣
臨猗縣,位於山西西南部,運城盆地北沿,東南與運城市接壤,西南與永濟市毗鄰,西瀕黃河與陝西省合陽縣相望,北面孤峰拱秀與萬榮縣相連年平均氣溫13.5°C,年平均最高氣溫19.7°C,極端最高氣溫42.8°C,是山西省最熱的縣。
最冷的地方——右玉縣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的西北端,古稱善無縣,自古為中國北方要塞,自春秋以前為北方少數民族所佔領。年平均氣溫3.6℃,年平均最高氣溫19.7°C,極端最低氣溫零下40.4℃,是山西省最冷的縣。
來源:山西文旅 忻州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