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小新聞,乍一看標題,嚇得我拿螢火蟲的手都抖了一下,螢火蟲有毒,還把人給毒進醫院了?再仔細一看內容,我握緊了手裡的螢火蟲,難道我手裡的是個假的螢火蟲嗎(開始懷疑蟲生了),要是我手裡那些螢火蟲會上網,估計此時的表情會跟我一樣,如下圖。
原文大概是講有一男子在吃完蜂蛹後,竟然中毒住院了,後來一查發現是蜂蛹中摻雜了螢火蟲卵(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在哪查的),就說該男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螢火蟲卵有毒,後面還向大家科普了一把螢火蟲卵和蜂蛹是多麼的像,才讓人誤食的。
可是真正的螢火蟲卵是非常小的,我們平時都是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卵的,如果是在複雜環境下,用肉眼是很難發現蟲卵的。
(微距相機下的螢火蟲卵)
但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又換了個思路,圖片上蟲子的形狀倒是有點像螢火蟲的蛹。可是,螢火蟲的蛹也不該出現在蜂巢裡呀,它們一般會在溼潤的土地裡挖洞化蛹,什麼時候沒有翅膀的幼蟲也能上天了嗎?
(上面這張圖既不是螢火蟲卵也不是螢火蟲蛹)
雖然螢火蟲本身是有毒的,我們也一直說螢火蟲捕食就是靠它體內的毒來麻痺食物的,但是它體內的那點毒素含量,連一隻青蛙都毒不死,更何況是我們人類,所以,不管誤食蜂蛹中毒的原因是什麼,借用付老師的原話就是:這鍋我們螢火蟲不背。
●END●
關於守望螢火
成立於2014年,華中農業大學付新華教授在SEE基金會創綠家項目支持下,成立的首家螢火蟲研究機構,致力於螢火蟲的保護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