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夏夜不在家孵空調 去尋找螢火蟲?別驚擾了"夜精靈"-螢火蟲...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悶熱夏夜不在家孵空調,去尋找螢火蟲?噓~別驚擾了「夜精靈」

  

  悶熱的夏夜,什麼樣的事情能讓市民情願放棄在家孵空調,來到沒有路燈的草叢、樹林、池邊?原來吸引他們的,是潛伏在上海夜色中的「夜精靈」——夜行性動物和在晚間開花的植物。

  近年來,尋找「夜精靈」類活動越來越火爆,上海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等推出的相關夜遊活動,報名名額幾乎都被「秒殺」。

  大多數夜遊活動,有著重要的生態科普作用,讓長期遠離「野趣」的人們更加了解自然,進而愛惜和保護自然,但也有不少環保人士站出來反對,認為過多、過於頻繁的夜遊活動,會打擾「夜精靈」,甚至影響和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

  科普和環保都很重要,是否可以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

  

  熱鬧的現場,大人和小孩一樣興奮

  開心夜遊,離不開嚴管

  上海植物園夏天的「暗訪夜精靈」夜間自然觀察活動,今年已是第9屆,接受報名的名額多達2400個家庭(每個家庭限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孩童),接待人數比去年翻了一倍。

  人多了,會不會不堪重負?「總的接待人數雖然上去了,但每次活動的人數有嚴格控制,所以多的是活動頻次。比如有些周末只有一晚,現在增加到兩晚,甚至周五晚上也有。」上海植物園自然科普老師郭江莉表示,除了每次夜遊的人數有嚴格控制,上海植物園對夜遊方式和工具的管理更加嚴格。

  在夜遊方式上,園方強調距離,觀察者儘量避免觸碰觀察對象,主要靠看和聽,比如在沒有光源的黑夜裡,用肉眼尋找螢火蟲、用耳朵「搜索」蟬鳴。只有少部分受近距離接觸影響較小的生物,可以在領隊的指導下,嘗試接觸,比如聞紫茉莉的香氣或蝽分泌的臭味,又或者觸摸甲蟲堅硬的體表等。為了不打擾非夜行性動物休息,夜遊路線也會嚴格控制,比如只走公園主幹道、草坪、灌木叢,遠離鬱閉度高的樹林,因為那裡是鳥類的家園,人的喧鬧和光照會驚擾到它們。

  「發給遊客的光電設備,都可調節亮度,而且嚴格控制亮度上限。我們會勸阻遊客攜帶有強閃光功能的拍攝設備。」郭江莉介紹說,只有領隊能攜帶專業燈具,在判斷不會影響生物的前提下,短暫地直射觀察對象,供大家觀察。

  

  活動現場,領隊支起白布和明亮的燈光,吸引昆蟲停靠,形成天然的「黑板」,圖為被燈光吸引的蝶角蛉

  

  運氣好的觀察者,正好遇到金蟬脫殼的「現場直播」

  

  捕食蜚蠊的蜘蛛  黃琳 攝

  生態不達標,沒有「夜精靈」

  「不考慮環境承載能力的夜遊活動,肯定難以為繼。」上海辰山植物園植物學博士郗旺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園內開展夜遊活動前,會做謹慎的調研,如果環境承載能力或動植物的豐富程度不能滿足夜遊的條件,是絕不會貿然行事的。

  令人欣喜的是,在上周的夏令營夜遊活動中,郗旺帶隊的學生們幸運地看到了黃脈翅螢,這種螢火蟲此前在辰山植物園內沒有觀察記錄。「我們從未刻意引進過螢火蟲,園內出現的螢火蟲,可能是周邊有螢火蟲的種群分布,它們中的小部分『看中』了辰山的環境。」郗旺表示,螢火蟲的出現,還與辰山植物園內部分區域堅持不打蟲藥和除草劑有關,它們對脆弱的螢火蟲是致命的,也會殺滅螢火蟲的主要食物蝸牛。

  

  黃脈翅螢  郗旺 攝

  

  黃脈翅螢  郗旺 攝

  作為上海植物園夜遊「招牌」的螢火蟲,今年的數量較往年也有一定的增加。上周由於雨水充沛,一些觀察者一次觀察到了10隻以上的螢火蟲。「螢火蟲數量增加,可能與近日高溫高溼的天氣有關。」郭江莉表示,這還要歸功於上海植物園在改善生態環境上的不懈努力,才能獲得螢火蟲的青睞。據介紹,螢火蟲喜歡生活在人為幹擾少、燈光汙染少、水草豐茂之地,因此被譽為生態環境指示物種之一,其多寡可以用來判斷一方水土生態環境的優劣。環境好了,螢火蟲才會有、才會多。

  除了螢火蟲,上海植物園草藥園一帶近期還發現了久違的竹節蟲。「可能是新建的草藥園內,移植而來的植物種類豐富,竹節蟲隨之遷移過來。也可能是它們長期以來『潛伏』得很好,沒被發現。」郭江莉說,無論是哪種可能,生態環境的改善、優越都是必須條件。近年來,上海植物園種植了結果較多,受小動物們「歡迎」的植物,如:細花泡花樹、柿樹、海棠、櫻桃、山楂等,為生活在園區裡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又比如,園方儘可能選用高效低毒的無公害農藥,減少病蟲害防治對生態產生的負面影響,為保證夜遊活動的效果,每年春末至夏末,園方還在主要活動區域儘量避免噴施農藥,使「蟲況」比較活躍。

  

  竹節蟲和蜈蚣  黃琳 攝

  

  同樣十分少見的笄蛭渦蟲

  郊野棲息地,能否保護起來

  業內人士坦言,如果能夠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讓遊客「有禮節」地觀察「夜精靈」,這樣的夜遊活動值得提倡和鼓勵。只有了解它們,人們才會知道良好生態環境的來之不易和脆弱,進而激發他們的環保意識。

  不過,目前「有禮節」的夜遊活動,主要集中在一些公園內,相應的規模和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相比之下,一些郊野的開放空間,雖然具備不錯的生態環境,目前「夜精靈」的種群和數量也較為豐富,但缺乏保護,容易在遊客的趨之若鶩下「淪陷」,這樣的夜遊活動還是越少越好。

  

  很受男孩子歡迎的巨鋸鍬甲,曾經因為一些人無節制的收集愛好,遭到威脅

  青浦區內某座村落的「螢火蟲效應」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有昆蟲愛好者表示,這可能是上海唯一能看到黃脈翅螢和條背螢兩種上海「土著」螢火蟲的區域。近幾年,當地的螢火蟲景觀成為一大賣點,但隨著遊客量的增加,生態環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有民間環保志願者表示,當地可觀察到的螢火蟲數量在2012年到2014年出現銳減,2012年的一些夏夜,還能看到上千隻螢火蟲,2014年同期卻連200隻都不到。

  據悉,垃圾汙染當地水體及周邊地區,破壞了螢火蟲的棲息地,可能是主要原因。棲息在近水區域的螢火蟲對水質要求非常高。數量減少本身,也會對螢火蟲構成威脅,因為螢火蟲近親交配的概率會提高,導致種群基因庫縮小,引起基因滅絕,整個種群也可能消亡。

  

  薄翅天牛雖是害蟲,但在特定觀察期內,上海植物園為讓更多人認識它,在其主要活動區域避免噴施農藥

  今年5月,上海「城市荒野工作室」的自然愛好者在奉賢區一處螢火蟲棲息地開展夜行動物觀察時,發現疑似「雌光螢」的昆蟲,若獲得認定,將為上海螢火蟲記錄添新。值得玩味的是,具體觀察到螢火蟲的地點沒有言明,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是擔心新發現被曝光後,反而吸引大批人員來「追星」,對本就脆弱、稀少的雌光螢構成威脅。

  專家建議,要遏制上海郊野螢火蟲減少的勢頭,不妨參照國外的經驗,在螢火蟲的聚居地設立保護區,並在條件成熟後,逐步開放生態旅遊功能,同時對遊客的行為嚴加控制,這樣可以「以遊養蟲」,為後續螢火蟲的保護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在日本,為保護螢火蟲,先後指定了10個螢火蟲保護區,建立了諸多賞螢地點,每年都有大批的遊客前往參觀。紐西蘭的懷託摩螢火蟲洞則被一些人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洞內的螢火蟲燦若繁星。

  

  對水質有要求的中華大蟾蜍,現在能在多座公園觀察到  呂林 攝

相關焦點

  • 暗訪夜精靈 如何不讓美麗而嬌貴的螢火蟲受傷?-螢火蟲,上海,植物園...
    原標題: 暗訪夜精靈,如何不讓美麗而嬌貴的螢火蟲受傷?  上海植物園第八屆「暗訪夜精靈」夜間自然觀察活動已經啟動。市民有機會一睹螢火蟲、笄蛭渦蟲等越來越少見的生物。  悶熱的夏夜,一些上海市民不願待在家裡孵空調,卻喜歡帶著手電筒,往沒有路燈的草叢、樹林、池邊鑽……他們尋找的,是潛伏在上海夜色中的「夜精靈」。
  • 聽說南京靈谷寺的螢火蟲路亮了,美美美,去現場卻只看見…
    記者發現,現場不少人帶著瓶子來捉螢火蟲;使用照明燈、閃光燈也是屢見不鮮。這些簡單粗暴的做法,不僅嚇跑了螢火蟲,甚至還導致螢火蟲死亡。有公益環保人士呼籲,靈谷寺景區應該夜間限制人流或者關閉。但也有人認為,觀賞螢火蟲,是大家親近大自然、尋找童趣的需求,不應該禁止。
  • 夏天到了,一起去看螢火蟲!
    很多人都不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悶熱,生機漸弱,又會把皮膚曬黑。不過,這個季節也有美麗的風景,只是在晚上才出現。這道風景,就是精靈一般的螢火蟲。在工業不發達的鄉村,夏天晚上經常可以見到。城市裡由於高樓林立,已經很少有它們的身影,不過在有湖泊的公園裡,很多時候還能見到。
  •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夏夜嗎?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夏夜嗎?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夏天的晚上,樹叢裡草地上,螢火蟲閃著黃綠色的光飛來飛去,像一盞盞小燈籠,又像飛舞的小精靈。
  •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螢火蟲」點亮夏夜的小精靈怎麼發光的
    記得小時候在晚上炎熱的夏天,沒有手機網絡的生活裡,晚上只有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因為房間裡太過於悶熱,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院子裡乘涼,躺在竹蓆上,吹著晚上涼爽的風。螢火蟲屬於螢科,統稱螢火蟲,廣東話稱打火蟲,全世界一共有2000多種,一部分會發火一部分不發光,中國常見的有中華黃螢,山窗螢,黃緣螢等。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生活在水裡一類生活在陸地上,喜歡在棲息在潮溼溫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而且你們不知道的是螢火蟲是肉食性昆蟲,幼蟲喜歡捕食蝸牛,蚯蚓等軟體動物以及一些小型昆蟲。
  •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螢火蟲」點亮夏夜的小精靈怎麼發光的
    記得小時候在晚上炎熱的夏天,沒有手機網絡的生活裡,晚上只有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因為房間裡太過於悶熱,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院子裡乘涼,躺在竹蓆上,吹著晚上涼爽的風。那時候最大的快樂就是一家人在院子裡看著晴朗的夜空,滿天的星星,還有就是那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兒時特別喜歡捉螢火蟲,將它全部裝進一個袋子裡,就像燈籠一樣,特別有意思,小時候也常常會想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
  • 螢火蟲:仲夏之夜的夢幻精靈
    仲夏之夜,一隻雄螢,正興致勃勃地追求著配偶。每過數秒,它便閃動一次信號,並耐心等待對方回應。終於,雌螢也發出微弱的閃光,很顯然,它的求愛獲得了成功,不大工夫,兩隻螢蟲雙雙起舞,飛向了一片緊靠水面的灌木叢……這樣的場景,在夏日炎炎的川北農村,在雜樹叢生的灌木間,仲夏之夜的暮色裡,曾幾何時,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 南京靈谷寺的螢火蟲亮了!
    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靈谷寺的知名度其實並不算高 說它是養在深閨裡的寺廟也不為過 但只要到了7、8月份 在夏日裡最悶熱的傍晚 靈谷寺裡潛藏的數以萬計的螢火蟲
  • 懷念螢火蟲
    ,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有一種濃濃的鄉間味道,隨著歌曲的旋律,那夏日黃昏後的螢火蟲也一閃一閃地飛到了我的童年。  記憶中,那時的我們還住在鄉裡,年少的我總是像跟屁蟲一樣跟著頑皮的哥哥在夏日的夜晚和大院裡的夥伴們跑到離我們家不遠的野地裡,盡情的嬉笑、玩耍,因為那個年代的娛樂節目真的是少之又少,又總愛停電,而野地裡的夏夜又格外涼爽,還有螢火蟲可捉,那裡是我們織夢的天堂。所以每當吃過晚飯,我們就盼望著夜晚儘早到來。
  • 螢火蟲、天牛、蟬……北京夏夜的這些蟲趣,你見過嗎
    上周末通州舉辦的螢火蟲之夜活動引來了大批市民,很多帶著孩子的家長希望能在這裡讓孩子看到真正的螢火蟲。由於天熱,由外地運來的螢火蟲大量死掉,活動並不成功。一些家長感嘆說,不僅孩子,甚至自己小時候也沒在北京看到過螢火蟲。蟲趣,在很多北京人心目中,是個美好的回憶:蟋蟀、竹蛉的陣陣低吟,螢火蟲漫天飛舞,這是人們記憶中夏夜最別致的情趣。
  • 螢火蟲靠什麼發光
    熟悉的歌聲響起,我不禁回憶起了故鄉的螢火蟲。小時候在農村,我們總會發現有許多提著小燈籠的「小精靈」,潛伏在夜晚的叢林,用微弱卻溫暖的光芒點綴著周邊的美麗,而這便是仲夏夜的精靈——螢火蟲。字典裡是這樣描述這群「小精靈」的:一種能發光的昆蟲,黃褐色,尾部有發光器。
  • 夜幕下閃耀的小精靈,關於螢火蟲你知道多少?
    微涼夏夜,草叢邊,半空中會有一些綠瑩瑩的、可愛的小東西飛來飛去,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像是一群群玩耍的小朋友,在黑夜裡盡情地遊玩。那種美麗,總是讓人流連忘返。本期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種夜幕中的小精靈----螢火蟲。
  • 夏夜裡的夢幻,是螢火蟲和你
    相信很多人都一樣,很久沒見過螢火蟲了吧?記憶中的螢火蟲,就像夏夜裡的朦朧夢境,忽明忽暗,美麗異常。小時候會學囊螢映雪(只學了補螢手法==!),抓幾隻螢火蟲裝進玻璃瓶,鑽到被窩裡看著他們一閃一閃,好玩得很。
  • 中國看螢火蟲最美之地,夏夜最夢幻打卡地,簡直就是要美爆的節奏
    我們平日裡也很辛苦,趁著夏天出去旅遊,去外面體驗生活,將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小編覺得假期選擇一處能夠看到美麗的螢火蟲地方,將會是我們很棒的經歷。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了,但是還是不妨礙我們來年去看螢火蟲哦,所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們中國看螢火蟲最美之地,是夏夜最夢幻打卡地,簡直就是要美爆的節奏阿!1、天台山這裡位於四川,這個地方真是太美了,那時在這裡的時候,我們能看見特別藍的天空,這裡植物蔥鬱。夜晚,我們在這裡露宿的話,還能夠看到,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想想假期要能待在這兒,小住幾天,會覺得很快樂幸福。
  • 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
    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時間:2016-07-27 14:20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螢火蟲何以能閃亮一生? 螢火蟲發光的秘密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 為什麼現在很難見到螢火蟲?
    毫無疑問,是我們人類正在令螢火蟲變得越來越罕見小編在廣東珠三角某海濱城市長大,有一年暑假,我隨朋友到他的鄉下別墅過夜,第一次見到了螢火蟲,我被這些發光的神奇昆蟲徹底迷住了,我想除了螢火蟲傾情搖曳的閃光燈,還有什麼比仲夏夜的夜晚更具標誌性?
  • 戴村驚現螢火蟲,美如仙境,蕭山周邊流螢圖曝光
    你是不是也很想念童年裡的夏天那撲閃撲閃的夜精靈?但別難過,其實就在離喧鬧的不遠處就有這樣的地方,可以帶你穿越回童年,重溫專屬於夏夜的回憶~戴村響天嶺水庫順著盤山公路走,就能在公路邊的草叢裡發現點點螢光,不用費什麼心思去找。到這裡乘涼看螢火蟲是個不錯的選擇。
  • 仲夏之夜的螢火蟲你見過嗎?不妨來這裡看看
    草叢裡飛舞著藍瑩瑩的螢火蟲,像是從天上灑下點點繁星。仲夏之夜的小精靈將帶你走進南京,走進靈谷寺,走進大自然。靈谷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東南坡下,中山陵以東約1.5千米處,始建於天監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開善寺。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 夜聽| 螢火蟲的弧線
    夜聽 | 螢火蟲的弧線 2020-06-30 0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往農村夏夜美麗的螢火蟲,為什麼會幾乎絕跡?
    而且那螢火蟲特別好抓,只要等它趴在葉片上,基本上是一抓一個準。那會兒,男孩子們抓了螢火蟲後,基本上是玩一玩就放走了。而女孩子則會將它裝在一個乾淨的玻璃瓶中,捧回家掛在床頭當個小夜燈。在黑暗中,星星點點的光亮閃耀著,格外柔和,就像催眠曲一樣,很容易就進入夢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