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2020-08-01 魅力科學君

1989年,ESA的「依巴谷高精視差測量衛星」發射升空,該衛星在太空中工作了大約6年,期間為我們傳回了大量的高精密度天體位置數據以及測光數據,從而讓我們人類對宇宙深空中的那些恆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然而就是這些數據,引出了一個令人困惑的謎題——「瑪士撒拉星」之謎。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在2000年的時候,科學家根據「依巴谷高精視差測量衛星」的測量數據,計算出有一顆編號為「HD 140283」的恆星居然已經存在了160億年,隨後人們將其稱為「瑪士撒拉星」(註:「瑪士撒拉」是《聖經》裡記載的一個活了969年人物,在西方常被用來當作長壽的代名詞)。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瑪士撒拉星」的直徑約為太陽直徑的1.4倍,位於天秤座,距離地球只有大約186光年(上圖箭頭所指位置),視星等為7.205等。

要知道宇宙才138億歲,很顯然,「HD 140283」的壽命遠遠超過了宇宙本身的年齡,這就令人奇怪了,宇宙中怎麼會存在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的恆星呢?

為了解開「瑪士撒拉星」之謎,一個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霍華德.邦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從2003年到2011年對大量恆星的觀測數據,他們對相關的計算進行了全面的優化,得出的計算結果是,「瑪士撒拉星」的實際年齡應該是144.6億歲。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哈勃太空望遠鏡)

可以看到,看上去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呢?對此霍華德.邦德研究團隊指出,他們的計算結果只是一個估算值,這允許存在8億年的誤差,144.6億年減去8億年之後,就是136.6億年,剛好就比宇宙本身的年齡小。

儘管這樣的解釋似乎還說得過去,但並不令人滿意,比如說伯明罕阿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羅伯特.馬修斯就曾經提出質疑:你說存在8億年的誤差,是代表144.6億年這個估算值既可以減8億年,也可以加8億年,而「瑪士撒拉星」的年齡必須剛好是這個計算值的下限才可以比宇宙本身的年齡小,這是不是也太巧了?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2013年,霍華德.邦德研究團隊公布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即這個估算值應該是139億年,而這個估算值允許存在7億年的誤差,也就是說,「瑪士撒拉星」的實驗年齡最低可以是132億歲,至此「瑪士撒拉星」之謎似乎已經被解開了。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2019年7月的國際宇宙學家大會上,科學家對宇宙本身的年齡提出了新的看法,因為新的觀測資料顯示,宇宙本身的年齡應該比之前計算出的138億年還要小。

我們都知道,宇宙自從誕生以來就一直在膨脹,並且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因為宇宙膨脹而互相遠離的速度就越高,因此我們通過測量宇宙現在的膨脹情況,就可以計算出宇宙本身的年齡。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在過去的日子裡,科學家根據來自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的數據,計算出宇宙的膨脹速度為67.8±0.77(km/s)/Mpc,這個值被稱為「哈勃常數」,其中的Mpc是指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26萬光年,意思就是說,對於觀測者而言,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天體因為宇宙膨脹而退行的速度就會增加67.8±0.77公裡,根據這個數值,科學家計算出了宇宙的年齡為138億年。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普朗克太空望遠鏡)

但隨著觀測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學家發現「哈勃常數」比之前測量的還要大一點,近幾年的測量結果顯示,「哈勃常數」最低都在74(km/s)/Mpc左右,而最高則達到了82.4(km/s)/Mpc。根據計算,如果「哈勃常數」為74,那麼宇宙本身的年齡就應該是127億歲,而如果是82.4,那麼宇宙就只有114億年的歷史。

我們可以看到,按照新的計算結果,即使「瑪士撒拉星」的年齡是132億歲,它依然是一顆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恆星,由此可見,到目前為止,「瑪士撒拉星」之謎還是沒有完全解開。對此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的觀測數據不夠精確,二是我們現有的宇宙演化模型不夠全面、甚至還有可能是錯誤的,具體是怎麼回事,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宇宙才138億歲,這顆恆星卻存在了144.6億年,這應該如何解釋?
    要知道宇宙才138億歲,很顯然,「HD 140283」的壽命遠遠超過了宇宙本身的年齡,這就令人奇怪了,宇宙中怎麼會存在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的恆星呢? 為了解開「瑪士撒拉星」之謎,一個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霍華德.邦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從2003年到2011年對大量恆星的觀測數據,他們對相關的計算進行了全面的優化,得出的計算結果是,「瑪士撒拉星」的實際年齡應該是144.6億歲。
  • 比宇宙還「長壽」的恆星,它存在了144億年,宇宙才138億歲!
    如今宇宙已經138億年的壽命了,在偌大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顆星體,這些星體都是宇宙誕生後他們才出現的,但是其中卻有一顆與眾不同的恆星,它已經存在了144億年了,而宇宙也才138億歲,這是怎麼回事呢?之所以把這顆恆星叫做瑪士撒拉,是因為在《聖經》中,瑪士撒拉活了969年,在西方被當作長壽的代名詞,這顆恆星在宇宙中也存在了160億年的時間了。
  • 不應該存在的恆星,宇宙僅有138億歲,它卻有144.6億年的壽命!
    在聖經當中有一個活了969年的人物叫做瑪士撒拉,在西方國家中,它通常來形容一些長壽者。在太空當中也有這樣一顆星球,叫做瑪士撒拉星。言外之意就是這個星球的壽命也是非常長久的,它的存在完全打破了科學家對於恆星的認知。甚至認為這顆恆星本不應該在宇宙中存在著,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顆恆星究竟存在了多少年呢?
  • 如果宇宙大爆炸138億年,那這顆144億歲的恆星,就無法解釋了……
    「宇宙大爆炸」理論應該是許多天文愛好者們,都聽過的一種科學猜想。根據大爆炸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場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在此之前宇宙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以一個「奇點」的形式存在。而這個奇點雖然存在,卻無法具體去描述,直到宇宙大爆炸之後,才出現了時間和空間,也擁有了宇宙中的諸多星系天體。
  • 宇宙138億歲,這顆恆星卻有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古老?
    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大約190光年遠的天秤座中,有一顆奇怪的恆星,這顆恆星正以每小時高達130萬公裡的速度飛行著,更奇怪的是,2000年的時候,歐空局的依巴谷衛星的觀測結果顯示,這顆恆星形成於160億年前。
  • 宇宙138歲,這顆恆星卻比宇宙大20億歲,是平行世界來的嗎
    筆者-小文歐洲航空局普蘭克衛星在2013年的時候對宇宙觀測得出了一個結果,宇宙的年齡為138億歲,而宇宙的年齡關乎宇宙誕生的秘密,因此,它的歲數格外受到了科學家的關注。按理來說,宇宙的年齡是138億歲,那麼宇宙中的所有恆星的歲數都應該比宇宙要年輕才對,但根據歐航局的一項研究顯示,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歲數卻高達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年長20多億年以上,那麼,這顆恆星又是如何出現的呢?HD140283是一顆貧金屬次巨星,它位於距離地球190光年處的天秤座,其實天文學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發現這顆星球了。
  • 宇宙138億歲,這顆恆星160億歲,科學家:這就是平行宇宙的證據!
    不過在人類將要窺見宇宙的真相時刻,歐洲航天局(ESA)的 Hipparcos觀測結果顯示,一顆HD星表上編號為HD 140283 的恆星年齡高達160億歲!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20多億年以上?這不會是別的宇宙穿越過來的恆星嗎?
  • 139億歲的瑪土撒拉星,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比宇宙還古老的恆星 距離地球190光年的天秤座,存在一顆十分奇怪的恆星:「HD 140283」,它也被稱為瑪土撒拉星,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 科學家發現一顆140多億歲的恆星,宇宙年齡未必是138億年
    當今科學界對於宇宙起源之謎有諸多看法,而目前比較流行,也是比較多人認同的一種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由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的,伽莫夫認為我們的宇宙在137-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中產生,而在爆炸發生之前,所有的能量和物質都以一個「點」的形式存在,這個點就是奇點。
  • 宇宙年齡138億歲是怎樣測算出來的
    宇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老的存在,因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有了宇宙之後才生發出來的。所有物質,從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基本粒子,到以光年計的巨大天體,都有一個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死亡的過程。我們通過看一個人的皮膚、頭髮、精神狀態等外觀,通過檢查一個人的骨骼狀態和各項生理指標得出這個人的大致年齡;我們可以通過探查元素同位素的半衰期,計算出地球、月亮等天體的年齡。
  •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為什麼會存在一顆140億年的恆星?
    大家都知道宇宙約在138億年前誕生,但是宇宙中卻是存在著一顆140年齡的恆星。這就讓一眾科學家感覺到非常的疑惑了,明明恆星都是在宇宙出現後才出現的,怎麼這顆恆星的年齡比宇宙還要大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比宇宙還要老的恆星,年齡為160億歲?量子力學或許能夠解釋!
    Methuselah這個名字是西方神話體系當中的一個最年長的族長的名字,傳說活了969歲,所以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顆最年長的恆星。這顆恆星是天秤座的一顆恆星,人類的已經觀察它一百多年了。但是在2000年的時候,科學家計算一下它的年紀,發現它的年紀居然有160億歲。這就與我們的認知發生了衝突。我們都知道宇宙的年齡也就是138億年左右,怎麼可能會出一個比宇宙年齡還要大的恆星呢?
  • 144億歲的恆星被發現了,宇宙大爆炸論要被推翻?
    對於宇宙的形成,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觸及了「奇點」,然後形成了大爆炸。所以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現在宇宙已經有138年了,這一論點也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認可。但也有許多科學家發現了與此相反的事情。如果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為什麼我們能找到一個比宇宙時代更長的行星呢?
  • 人類如何確定宇宙誕生138億年?
    138億年,而且科學家們對這個數字非常有信心。但在過去一直是錯誤的(過去有很多宇宙年齡的數據,如200億歲,150億歲,137億歲,30億歲等等),現在最精確的138.17億歲可能又錯了嗎?整個已知宇宙的宇宙歷史表明應該從它的所有物質的起源,以及所有的光,最終到宇宙膨脹的到結束和從炙熱的大爆炸的開始,從那時起已經經歷了138億年的宇宙演化,這是由多個來源證實的圖像。
  • 科學家發現一顆恆星,比宇宙早出現了2億年,顛覆宇宙大爆炸?
    HD140283(瑪士撒拉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它有145億年的歷史了,這個數字很難讓人理解,畢竟我們的宇宙只有138億歲。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比時空和整個宇宙更早出現的東西?它與早期宇宙中的氧有關,它幾乎不存在,但在瑪士撒拉星上,氧與其他元素的比例相當高,氧含量的增加,連同所有其他指標,使科學家們降低了對這顆恆星目前年齡的估計,降到144.6億年。這仍然不能解釋這一現象,因為就算這樣,這顆恆星也比宇宙古老了6.6億年。但研究人員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繼續試圖解開這個謎團。
  • 一顆139億歲的恆星,比宇宙還古老1億年,它是從哪裡來的?
    ,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了這顆恆星,但是在2000年才有科學家針對這顆恆星進行具體的觀測,當時歐洲天文局的「依巴谷衛星」發現了這顆恆星,它距離地球190光年,一開始計算出這顆恆星的年齡是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古老20億年。
  • 科學家發現,這顆恆星比宇宙還古老!真的有平行宇宙嗎?
    自從我們人類的能力達到能夠探索太空的時候,我們對這如此浩大的宇宙充滿了好奇,也有一初步的了解。但是宇宙太過於神秘,其中有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知道,宇宙誕生了138億年,也就是說,在宇宙中的任何東西的年齡都不可能超過138億年。但是,科學家們卻發現了150億歲的恆星,宇宙如何包含比它自己還更古老的恆星呢?這對我們的宇宙學,物理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 宇宙約為138億歲,可觀測宇宙半徑卻達465億光年,矛盾不?
    宇宙並不是恆存的,它有一個開始,根據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巡天者衛星的觀測數據計算而出的宇宙年齡為137.85億歲到137.89億歲之間,簡單一點,我們就說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歲。宇宙的年齡雖為138億歲,但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卻達到了465億光年,這就有點問題了。
  • 我們是如何得出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的結論的?
    宇宙有多古老?幾代人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宇宙是否一直存在,它是否有開始,或者它是周期性的: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但是從20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21世紀,我們不僅對這個問題得出了一個科學結論——宇宙(正如我們所認識的那樣)是從一個熱的大爆炸開始的——而且我們能夠精確地確定這個開始的時間。我們現在滿懷信心地說,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
  • 宇宙138億年的年齡是怎麼算出來的?
    關於宇宙的年齡,你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目前公認的宇宙年齡大概有138億年的歷史,但有些人認為宇宙年齡沒這麼古老,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宇宙的歷史是無窮無盡的,根本就沒有開始!持不同看法的人其實他們心裡的宇宙模型不一樣,例如有些人認為宇宙一直存在,那麼談年齡就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