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190光年的天秤座,存在一顆十分奇怪的恆星:「HD 140283」,它也被稱為瑪土撒拉星,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恆星的演化有太多的秘密等待人類探索,早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有科學家發現了這顆恆星,但是在2000年才有科學家針對這顆恆星進行具體的觀測,當時歐洲天文局的「依巴谷衛星」發現了這顆恆星,它距離地球190光年,一開始計算出這顆恆星的年齡是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古老20億年。
關於這顆恆星的延伸出了「年齡悖論」,在隨後的研究中,一位叫做霍華德·邦德的科學家在2003年~2010年針對這顆恆星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對比了眾多數據後得出,這顆恆星的準確年齡應該是139億年,因為距離和技術限制存在8億年的時間誤差,因此139億這個年齡還算可以接受。
針對這顆恆星的研究分析還指出,這顆恆星已經「垂垂老矣」,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是這顆恆星並不是宇宙中誕生出的第一批恆星,而是在第一批恆星死亡後誕生的第二批恆星,它並不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宇宙中的恆星主要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同時「氫元素」也是宇宙中最多的元素,如果把宇宙中的可見物質加在一起,至少90%是氫元素,這是因為「氫元素」是宇宙演化過程中最原始的元素,剩餘的其他元素基本都是在恆星演化過程中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恆星的核聚變反應到鐵元素時就會停止,恆星死亡後的超新星爆炸會製造出其他稀有的元素。
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原恆星中的氫元素,這些物質會形成原始的星雲,在星雲中孕育出新的恆星,HD 140283就是一顆這樣的恆星,因為科學家發現,HD 140283並不是完全由氫和氦這樣的輕元素組成,在這顆恆星中還含有少量的鐵,含量大約只有太陽內部鐵含量的1%。
HD 140283中含有微量的重元素,足以證明這顆恆星是第二代恆星,雖然年齡十分古老,但是並不是宇宙中最早的出現的恆星,更不可能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
分析恆星的年齡,可以根據恆星的大小以及亮度,還有質量以及成分構成等多方面因素來綜合考慮,那麼問題來了,科學家是怎麼計算出宇宙年齡的呢?
138億年的宇宙年齡基於大爆炸理論模型,普朗克探測器提供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完美的驗證了這個理論和宇宙的模型,因此宇宙源自於一場大爆炸,和宇宙138億年左右的年齡幾乎就是確定的事實。
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空間和時間都不存在,可見的物質和能量同樣不存在,自然不可能有恆星在宇宙大爆炸之前誕生,從現在的理論分析,宇宙在大爆炸之後經歷了一個暴漲和降溫的過程,很長一段時間後,宇宙的環境才可能允許恆星誕生。
在宇宙誕生後的5000萬到1億年這段時間內,是最初的恆星誕生的時間,這個階段誕生出的超大質量恆星,會快速的釋放能量,隨後引發一場超新星爆炸,HD 140283這顆恆星就是在某一顆最古老的恆星死亡後留下物質中誕生的二代恆星。
目前HD 140283內核中的氫已經已經要被耗空,隨時可能死亡,演變成一顆白矮星,考慮到恆星的演化和計算的誤差,它的真實年齡在132億年比較合理,132億年前的宇宙仍然處於「嬰兒時期」,這個時候宇宙中的星系和大尺度天體結構都沒有形成,一切都在快速演化階段。
恆星演化的最終階段是「黑矮星」,黑矮星是恆星一生中最低能的時期,這個時候的恆星完全無法輻射能量,並且也無法發光,孤零零地徘徊在宇宙中,但是目前人類沒有在宇宙中發現「黑矮星」的存在,這足以證明目前的宇宙還很年輕,可以被發現的最古老的的恆星就是HD 140283這樣的二代恆星。
HD 140283被確定為139億年,是因為目前的技術無法給出百分百的答案,允許存在8億年左右的誤差,因此HD 140283年齡應該是在131億年~147億年之間,因為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大約宇宙誕生1億年後,才出現了最早的一批恆星,第一批恆星死亡後,HD 140283才會誕生,它的正確年齡區間應該是131億年~135億年之間。
你認為宇宙中最早的恆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