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為什麼會如此困難呢?

2020-09-04 探秘地球了解宇宙

探究太空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印度太空研討安排(ISRO)發射了月船二號(Chandrayaan-2)探測器,該探測器進入月球軌跡。月船二號的著陸器「維克拉姆」(Vikram)在測驗著陸月球南極時,在間隔月球外表2.1千米處失掉信號。這一切再次說明了登月的艱難程度。


印度對太空探究一直雄心壯志,現已準備好成為第4個成功登陸月球外表的國家,而且測驗在一個其他國家從未抵達過的地址著陸。現在,印度太空研討安排仍在忙於康復與「維克拉姆」著陸器的通訊。9月8日,印度太空研討安排宣告,月船二號的軌跡器現已發現了著陸器,但著陸器的狀況尚不清楚。

  這次不走運的著陸進程似乎是在回應今年早些時候發作的一次事件,其時以色列的「創世紀號」(Beresheet)探測器在下降進程中引擎毛病並失聯,最終墜毀於月球外表。該探測器是以色列非營利機構SpaceIL建議的登月項目,若著陸成功,以色列將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我國之後,第四個有探測器在月表軟著陸的國家。


一切這些都在提示咱們,儘管人類在半個世紀前的阿波羅使命中就已屢次登陸月球,但時至今日,這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使命。太空記者麗莎·格羅斯曼(Lisa Grossman)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在世界各地的航天機構和公司進行的30次軟著陸測驗中,超過三分之一以失利告終。

  那麼,登月為什麼會如此困難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蘭利研討中心的航天工程師艾麗西亞表示,許多登月測驗都以失利告終,但沒有哪一次是特定的事件形成的。要登上月球,很多事情的發作順序必須徹底準確,假如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費事就來了。


  首先是進入月球軌跡,這本身是一個不小的壯舉。阿波羅計劃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裝載了滿足的推進劑,能在短短三天內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相比之下,為了節約燃料成本,印度空間研討安排的月船二號使命使用了更為迂迴的途徑,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刻才抵達月球。

一旦進入軌跡,探測器就會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與地球保持聯繫。深空網絡由坐落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班牙(馬德裡)和澳大利亞(坎培拉)的深空通訊設備組成,包含多座不斷監聽太空信號的拋物面碟形天線,能夠與悠遠的太空探測器保持聯繫。通訊毛病或許是「維克拉姆」著陸器遭受費事的部分原因。


  當探測器以類似飛彈的速度落向著陸點時,幾乎沒有出錯的空間。據《以色列時報》報導,4月11日,以色列「創世紀號」著陸器發作了數據傳輸設備毛病,導致發動機徹底關閉。

在地球上,工程師們能夠依託全球定位系統(GPS)來引導自動駕駛轎車,但在其他天體上卻沒有相應的系統。德懷爾說:「當你在一個信息匱乏的真空中快速旅行時,有時不得不放慢速度,不管你是誰,想做什麼,都充滿了困難。」

  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與商業公司合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機器人送上月球。這些未來的月球導航「人員」需要滿足信賴它們的傳感器。NASA還在設計一種儀器,能夠安裝在飛行器的底盤上,掃描其他星球的地形,並尋找巖石、隕石坑和其他風險,從而批改航向。這種儀器能夠用於私人太空飛行器,也能夠用於NASA未來的使命。這種技能將在NASA即將發射的「火星2020」探測器的下降進程中進行測驗。火星2020探測器的設計源自好奇號火星車,將於今年發射,並計劃於2021年2月登陸火星。


幾乎一切失利的登月使命都是無人駕駛的,這或許表明,在遇到問題時,假如由人操縱的話成果或許更好。在阿波羅時代,登月器的成功著陸部分要歸功於人類的眼睛和反響能力。最知名的比如是,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發現預訂的著陸點有巖石地形後,接管了阿波羅11號著陸器,使其飛向更安全的著陸點。


  但是,阿波羅時代與如今的情況現已有所不同。其時的太空人或許還有必定程度的控制能力,但現在咱們更承受自動化的機器。工程師們期望,未來的人類探險家能夠依託飛船本身的系統,安全地往返於地球和月球之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再次登陸月球仍然如此困難?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運用今天的先進技術輕易地重複51年前的成功呢?那什麼才是我們再次登上月球的障礙?不得不承認,現在我們每人手裡拿著的智慧型手機的計算能力可都能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載人登月的宇宙飛船還要強。但是,如果設計師們想在2024年再次安全著陸月球,會有這幾個大問題需要考慮:理由、金錢、安全。
  • 為什麼人類再次登陸月球仍然如此困難?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運用今天的先進技術輕易地重複51年前的成功呢?不得不承認,現在我們每人手裡拿著的智慧型手機的計算能力可都能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載人登月的宇宙飛船還要強。但是,如果設計師們想在2024年再次安全著陸月球,會有這幾個大問題需要考慮:理由、金錢、安全。
  • 為什麼美國宣布登月成功後,世界各國都不再登月了呢?
    為什麼美國宣布登月成功後,世界各國都不再登月了呢?幾年前,登月還是個熱門活動,許多國家都是致力於研究這項工程。因為那個時候每個國家都想著能在世界上有點名聲,所以自從第一個國家因為登月而出名後,各個國家都紛紛效仿,想要以此成名,這也是當時的一大熱潮。不過現在這一工程的全面暫停也是讓許多網友表示不理解,下面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去找找原因吧!大家肯定都知道登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儘管這麼年來,能實現這一工程的國家也並不多。
  • 太空人在登月回來之後,為什麼都遇難了?
    都說國家培養一名戰機飛行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培養一名太空人才是難上加難,所以國家在選拔太空人的時候都要經過重重考核,不如文憑、體質、素質等,其中對太空人體質上的要求是最高的。
  •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為什麼就再也沒有載人登月?
    這也為我國實施「載人登月」計劃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目前各方正在為之努力。中國的「探月工程」距離載人登月的實現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從「阿波羅」計劃結束後就在也沒有人實現載人登月。那麼為什麼科技越發達了,人類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為什麼更困難了?毋庸置疑的是現在的科技比以前發達和先進許多,可是為什麼難以實現這一個目標呢?
  • 為什麼看不到現在各國登月消息呢,是已經停止對月球的探索了嗎?
    自從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並引起相當大的轟動之後,慢慢的,傳出來登月的消息似乎越來越少了,這是各國都開始對月球失去了興趣了嗎?為什麼現在登錄月球越來越少,四十年前登月球那麼普遍呢?其實,我們現在很少聽到登月的消息,是和當前的登月技術水平的發展有關的,就目前的技術來看,登月的耗資巨大,而且收益甚小,因此各國都是對此並不熱衷,相對的新聞關注也是比較少了。當然了,對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反過來看看的:為什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候,大家對登月如此看重?
  • 太空電影《登月先鋒》深刻了解登月任務所遭遇到的困難與犧牲
    太空電影《登月先鋒》 改編自 詹姆斯漢森(James R. Hansen)富有感情的第一人稱口述傳記,從另外一個角度描寫航天員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61 至 1969 年的生平故事,也讓觀眾得以更加深刻了解登月任務進行時, 所遭遇到的困難與犧牲。
  • 為什麼現在不載人登月了?難道月球上具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為著名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的表面,並且說出了那句「人類的一大步」。為什麼至今50年過去了,當初似乎非常輕易登上月球的美國,再沒有任何的登月計劃。世界上其它的國家和組織似乎也沒有這類的探月計劃,這是為什麼呢?月球上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 登上月球散步很簡單,為什麼不再次登月呢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登月,登入月球。50年前,人類第一次登上地球以外其他的星球,但是遺憾的是,人類只在阿波羅計劃1969-1972年期間,共登上月球6次,之後人類就再也沒有去過月球。那麼今天,在這個登月50年後,我們再來討論分析下這個登月事情,你越是理性的分析這個登月事件,你就會越覺得它有很多的可疑點。
  • 美國推出癌症「登月計劃」,很快就能攻克癌症,自信來自何處呢?
    在2016年末,美國國會為癌症研究基金撥款18億美元,在未來七年裡,開展癌症「登月計劃」。 為什麼叫做登月計劃呢?因為人類登月是一件歷經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癌症的治療亦如此。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 美國不敢登月了?為什麼中國也停止登月了?
    ,不敢再登上月球,中國也停止了登月計劃。不要讓美國登月!實際上,蘇聯在這之前就通過月球探測器整過了,其實另一面也一樣,都是冷不防,只不過是對出一些環形山和隕石坑,近年來,我國也派出了嫦娥探測器對月球進行了環繞,也沒發現什麼不同!
  • 為何如此多人質疑美國登月?其實美國真沒必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行走天涯 為何如此多人質疑美國登月?其實美國真沒必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登月可以說在近幾年來是航天業當中最受到質疑的工程之一,尤其今年年初,中國將嫦娥4號成功的發射到月球的背面之後,更是讓美國登月再次躍然紙上,那為何美國人在近半個世紀之前所做出的跨世工程,現如今卻遭到如此多的非議呢?甚至有20%以上的美國民眾都在懷疑自己國家究竟是否登陸過月球!
  • 登月6次的美國,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它自己的呢?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美國以前登月6次,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他們當初不是已經採集回了大量的樣本嘛,為什麼現在還要像我國的嫦娥五號索要月壤呢?但是我們要明確的是,美國的登月計劃其實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為了和前蘇聯進行太空競賽,本身就是一件極為耗時耗財的巨大工程,當年美國民間和學術界都對登月計劃有著不同的聲音,甚至當年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一次登月計劃,都是時任美國總統的一次為了連R進行的一次「豪賭」,如果登月失敗,自己自然只能下臺,但是如果一旦成功,自己也會獲得巨大的民心和國際聲望。
  •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人類登陸月球是個已解決的問題,但是載人登陸火星卻一直未實現,為什麼會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觀測火星的含水量,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為什麼探索火星如此困難?首先,當火星靠近地球時,將是探索火星的最佳時機。然而,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長的距離超過4億公裡。不同時間不同距離是著陸的最大挑戰。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在2003年8月27日,當時的距離是5576萬公裡,是6萬年來的最近一次!這也意味著錯過最佳距離將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其次,火星探測需要強大可靠的地面設施。探測器想著陸火星,地面通信非常重要。
  • 為什麼我國至今沒有載人登月?
    會不會是一場騙局,畢竟在哪個年代,計算機的運力不足,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計算量。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嗎?,萬一我們研究錯了呢?萬一美國故意把一個不知名的1克巖石冒充月巖交給我國呢?我們會這樣懷疑,實在是太低估科學家的能力了,科學家有能力鑑定月巖的真偽。
  • 美國宣布不再「登月」,中國也不再登月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載人登月的國家,明明收到了很多稱讚,為什麼後面幾十年再也沒有看過美國登月的消息呢?而中國完成載人登月後也再沒登上月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人類登月50周年,是什麼讓我們對本來遙不可及的月亮如此渴望呢?
    —《月下獨酌》「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關山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一直以為關於月亮的浪漫和神秘只有古人熱衷追尋,但近年頻頻看到科研人員不斷發布月球的信息和登月的計劃,去年更是距離1969年阿波羅10號成功登上月球已經50周年的紀念日。前人常說,「鏡花水月」,仿佛追求月亮就是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但自從人類成功登月以後,月球變得沒有那麼神秘遙不可及了。
  • 為什麼現在的國家對登月不熱衷了?原因其實很現實
    正因為如此,美蘇兩國瘋狂競爭,最終美國成功登月,拿下了一血,而之後,再也沒有其他國家成功登月了,就連美國,也不願意登月了。為什麼現在的國家對登月不那麼感冒了呢?幾十年過去了,儘管人類科學沒有什麼進步,但技術絕對有了很大的進步,因此,現在國家的科技比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兩國強多了,所以相對來說,現在登月比那時候登月簡單且便宜得多。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真實事件?
    但是1969年到1972年以後,人類就再也沒有進行過登月計劃,究竟是為什麼呢?登月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在1969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有了登月的能力,所以很多人都會質疑。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真實事件?
  • 載人登月為什麼不能發射多艘飛船在軌道上對接再去登月?
    一提起載人登月,人們一定會想到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儘管該計劃已經過去了50年,但其真實性仍然備受爭議,作為一名航天愛好者,我是相信的。而一提到「阿波羅」登月計劃,就一定會想到「土星5號」。這是一款超重型的運載火箭,其體積和地位,已經過去了50年但依舊沒有對手。「土星5號」是一個傳奇,13次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作為一款上世紀的超重型運載火箭,這是相當好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