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 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院正式籌建。
7月 落地杭州市濱江區正泰大廈園區。
8月 進入緊張的裝修階段,目標是為項目團隊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
9月17日 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院揭牌開業,投入運營。
10月22日 第一場IAIBS項目1v1品牌活動——「AI+應用主題私享會」正式舉辦。
10月22日, IAIBS項目1v1 | 「AI應用主題私享會」
在遍地「路演」的創業時代裡,更深度的溝通和更高效的合作是真正能加速項目方成為下一個獨角獸的必要條件。面對面的交流,總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一個專業的平臺,用十分的專注,從千家機構中篩選最合適的那一個,只為助力創業團隊成為萬裡挑一的佼佼者。項目1V1系列肩負著這樣的使命,應運而生!
本次活動結合行業沙龍+項目1V1對接交流兩個環節,聽取海內外牛人帶來的新內容和乾貨知識,打造優質項目與投資機構的有效溝通平臺,為後續項目對接投資機構、加速孵化落地、濱江區政策解讀等方面持續加熱。此次活動參會人數達到50+人,國內外AI+項目5個,投資機構13家,到場的醫療產業相關嘉賓熱烈探討了AI技術應用在醫療市場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機遇。
顧海松博士,針對人工智慧雲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做了專業的分享
顧海松博士,VisionX的創始人,1985年進入東南大學計算機視覺研究院攻讀了碩士學位,是日本國立大阪大學計算機視覺和智慧機器人博士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後。並先後在東南大學、日本大阪大學、美國南加大、美國倫賽爾理工、美國內華達大學和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員和教授。顧博士在人工智慧頂級刊物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了30多篇的學術論文,在美國、日本和中國擁有20項發明專利,現為IEE高級的會員。在創辦VisionX之前分別擔任柯尼卡美能達和美的集團等人工智慧研發部門的總監,領導 AI 研發團隊成功地開發了多個開創性的AI商業解決方案。顧博士利用其在計算機視覺,智慧機器人和智能製造領域的30多年AI的研發和管理經歷,為人工智慧應用開發尤其是智能製造的發展和推廣起到領軍的作用。
吳邊博士,演講主題為管窺醫學人工智慧
吳邊,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從事計算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計算生物學研究,後曾於華盛頓州立大學任職助理教授進行人工智慧研究,參與過電鏡影像識別建模、生物醫學數據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等研究項目。2017年加入微醫,負責指導醫學影像和智能算法的研發。擅長人工智慧、深度神經網絡設計、生物和醫學設備技術、生物計算模型等領域,在人工智慧和醫療領域的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
在圓桌對話環節,普華資本董事合伙人李楊女士受邀擔任主持人,並攜顧博士、吳博士、艾米機器人創始人李方友先生以及浙商健投總經理葛響亮先生一起,圍繞「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難點及如何高效實現技術轉化」的主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顧博士針對李楊提出的「Datamation在今年三月整理了目前熱門的15款開源人工智慧軟體,我們關注到,開源軟體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且應用方向上也在逐步分化、專業化,這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公司而言,會帶來哪些改變和挑戰呢?」以及「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做訓練時,還是要依靠相當專業和數量的人工標註,致使很多企業花費大量人力和經費,未來隨著技術發展,是否有望改善這一現狀?」這些問題進行了解釋,並提出了全球化資源共享的理念。
吳邊博士針對主持人提出的「微醫所專注的AI+醫療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子?以及除了產品之外,微醫在商業上打算怎麼樣進行操作?」做了分享。介紹了微醫以對C端進行一些類似分診的方式提供諮詢服務為目的,堅持做自己的技術研發,同時藉助醫療機構或成熟企業合作,進行產品包裝和二次開發,最終變成更優化穩定的成熟產品。
作為場上唯一的資本方代表,葛總對人工醫療領域,基金比較關注的熱門方向進行的解讀。提出作為投資機構,會傾向於找一些特別早期的項目,考慮到更早進入,更高的回報等不同的方向。但是做投資也很現實,特別是現在「寒冬」時期,不可能讓資本方一輪輪來進入到項目方的場景,最終還是要實現上線拿到證,要進醫保,一邊做自己產品研發的同時一邊做科研性外包性服務,以及直接2C端的收費性服務保障整個公司長期的發展。
「關於企業在跨學科做產業應用的時候,一般會面臨哪些挑戰?如何解決?」艾米機器人李方友先生做了深入介紹。李總提出企業發展一個是走技術路線,另一個是走應用場景路線。李總以艾米機器人為例,介紹走醫療應用場景時,要把醫院資源、社區資源和家庭打通連接,未來形成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醫院一條線。而這一條線上有很多連接點,此時就需要終端的載體,如手機、電腦或者是機器人。在未來每個家庭都可能會有機器人,機器人承擔了家庭的健康醫生、孩子的教育、安保等職能。而艾米要做的就是做好連接線,承載載體比如微醫的服務就可以放入進來。另外,針對「在技術轉化成實用性產品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或關鍵環節」李總也給出了自己的經驗分享。他認為從實驗室到產品是非常大的坎。從整個領域來講,比如現在想鋪開的情況下,成本和穩定性是很大的關鍵點,如果這兩個點做不出來的話,產品就沒有辦法做平鋪。
在項目1v1環節中,資本方、企業方和項目方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迸發了很多合作火花,參與嘉賓對於「1v1」的新型項目展示形式也給予很好的反饋,認為這種最直接的溝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雙方交流的實效性,在面對面交談中也會產生超出預期的化學反應。各方的肯定也堅定了主辦方將項目1v1系列做下去的信心。
IAIBS 項目1v1 項目展示
項目1:VisionX跨視科技 通用的AI檢測技術和高端製造
VisionX,是全球分布式AI開發和培訓平臺。目前在全球範圍擁有:15000多人的AI社區;4000多個天使投資人;2500多人的AI開發者和數據工作者;20多家AI代理商;10多家AI開發和集成合作夥伴以及6家AI聯合培訓和實習項目。
項目2:艾米機器人 智慧醫療服務機器人
AMY 商用服務機器人具備智能語音、自主導航、遠程視頻、智能監控、人臉識別等一系列技術模塊,集主動問候、迎賓接待、引導講解、宣傳展示、視頻會議等功能於一身,可應用於展館、博物館、企業前臺、會議室、公共服務大廳等各個生活場景。創新打造的開放服務機器人平臺,可以降低機器人的使用門檻,方便更多的人接觸機器人並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醫療服務機器人包括:導診服務機器人、宣教服務機器人、移動消毒服務機器人、移動運輸服務機器人等。
項目3:顧事琯佳 顧家阿姨S2B2C
人工智慧在顧家阿姨S2B2C的應用,主要應用在籤約前品控服務,籤約後風控服務。人工智慧的作用是解放傳統中介客服工作人員的人力,可以24小時支持家服務員自主自助來測評崗位價值,從而自動化解決所測評的家服員是否符合顧家阿姨可籤約的條件,顯著提高家服的精準工作的效率。10倍效率於傳統家服。採用信息管理+電子商務+人工智慧三合一方法,讓認證的職業經理人精準高效服務誠信的僱傭雙方,並保障雙方長期穩定和諧合作。
測評家服員價值的工具採用的是自主研發的系列專利,包括:顧家阿姨四項基本素養考核、僱主實時考評投訴信息管理系統、家政服務職業中介信息管理系統、母嬰護理師在線學習考核系統、認證顧家阿姨徵信管理系統、失信阿姨徵信管理系統等。
項目4:聰寶科技 中醫人工智慧項目
杭州聰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歸國留學人員為技術核心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以「以創新傳承中醫智慧,用智能打開千年寶庫」為己任,致力於將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於傳統中醫藥領域,以實現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公司研發的國醫大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中醫醫共體智能雲系統、中醫智能診間管理系統等產品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的認可,並在全國2000餘家公立醫療機構裡得到廣泛應用。
項目5:數字裂變 人臉識別解決方案2c
數字裂變API開放平臺:為具備一定開發能力的客戶提供人工智慧算法賦能;「崑崙雲」人工智慧開發平臺:為B端和C端用戶實現硬體端人工智慧算法賦能;「安學邦」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為教學結構提供以人臉識別為基礎的業務場景解決方案;FaceID核實身份解決方案:為金融、保險、政務等關鍵業務提供在線和離線人臉認證核驗服務;人臉識別會場籤到解決方案:為展會、會議提供用戶可自定義的報名籤到打卡系統。
【歷史】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院正式啟動運營
2019年9月17日,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院暨諾獎工作站揭牌成立。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納特,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王孟輝,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商麗萍,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組委會秘書長張炬,國家特聘專家華紹炳,MIT浙江校友會創始人李穎,其他企業、投資機構、孵化器代表以及高新區(濱江)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
▲商麗萍、王孟輝、阿達·約納特、周駿健共同為工作站揭牌
▲名譽院長聘任儀式,商麗萍向阿達·約納特教授頒發聘書
▲諾貝爾獎工作站作為一種軟性引智新形式,旨在把世界頂級科學家吸引過來,發揮諾貝爾獎得主的科研引領作用,加快科技創新的速度,更好的服務於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rain Science)
研究院攜手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和MIT浙江校友會,專注海內外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致力於聯合全球知名專家智庫、中外資本、成熟企業等資料,打造含有高層次人才引進落地、高新技術項目成果轉化、國際產學研投平臺搭建等多種服務的健康生態圈,助力企業的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