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合作籤約...
5月5日,浙江大學冷凍電鏡中心雙方就醫療、人才、技術等方面籤訂合作協議,開啟臨床科研和臨床診斷的全面合作,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提高醫院臨床科研水平,促進電鏡技術的臨床應用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出席儀式並表示,此次籤約合作是「共建、共享、共贏」的體現。一直以來,浙江大學醫學院有著一個合作開放的文化氛圍,此次共建中應更加開放包容地促進雙方合作,不斷通過合適的路徑強化基礎研究與臨床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創造出新的科學研究的成果。期待日後冷凍電鏡中心在邵逸夫醫院的科研與臨床中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
鄭大要花1.15億購買冷凍電鏡!網友:是跟風還是確實需要?
近日,鄭州大學現代分析與基因測序中心發布冷凍電子顯微鏡系統採購項目,公開招標若干冷凍電鏡,預算1.15億元。採購內容及範圍: 300kV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1臺 、200kV 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1臺 、120kV 透射電子顯微鏡1臺 、冷凍雙束電鏡1臺 ,包含設備的採購、安裝、調試、驗收、培訓、質保期內外服務、與貨物有關的運輸和保險及其他伴隨服務等。冷凍電鏡這項被諾貝爾獎官方稱為「使得生物化學進入一個新時代」的技術,近年可以說是非常「火」了。
-
鄭州大學預算1.15億元採購多套冷凍電鏡
儀器信息網訊 5月20日,鄭州大學現代分析與基因測序中心發布冷凍電子顯微鏡系統採購項目,公開招標若干冷凍電鏡,預算1.15億元,投標截止和開標時間為6月10日。1臺200kV 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1臺120kV 透射電子顯微鏡1臺冷凍雙束電鏡1臺包含設備的採購、安裝、調試、驗收、培訓、質保期內外服務、與貨物有關的運輸和保險及其他伴隨服務等。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 通過冷凍電鏡解析生命奧秘
諾獎官方給出的獲獎理由是「為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同時,諾獎官方宣稱,冷凍電鏡技術為生物化學行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圖像是理解的關鍵。科學上的重大突破,其根源常常來自成功地創造出肉眼不可見物體的圖像。在生物化學的領域,冷凍電子顯微鏡讓研究者可以凍結運動中的生物分子,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生物進程。
-
南科大冷凍電鏡中心:6臺最先進 1臺獨家定製 瞄準世界前三
在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一棟普通科研樓裡,就藏著這些身價驚人的「大傢伙」。這些「寶貝」被精心呵護,嬌貴得甚至容不下一點噪音。與此同時,科學家通過它們,不停地讀取著生命科學、新材料、新能源研究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密碼。 2018年11月19日,南科大冷凍電鏡中心正式揭牌。全部建成後,這將是我國配套最齊全、最先進的冷凍電鏡實驗室,同時規模也將躋身世界前三。
-
冷凍電鏡:新時代蛋白質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利器
冷凍電鏡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將為蛋白質科學、生物醫學及細胞生物學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機遇。在國家大力倡導新基建的背景下,建設電鏡中心等先進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必將有效推動上海及張江生物蛋白質科學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
浙大冷凍電鏡中心首次解析蛋白質原子解析度結構—新聞—科學網
浙江大學科學家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第一次對人腦中的「剎車」——GABAA受體進行原子解析度的解析,得到了一種處於開放狀態的GABAA受體三維結構。該成果在《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 GABA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一種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它們調節作用在於讓神經功能免於過度興奮或者過於敏感。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在生物進化上,綠硫細菌的反應中心被認為可能接近於地球上原始的光合反應中心【1】。在此之前,地球上已知的光合生物類群中代表性物種的反應中心結構已經被解析,綠硫細菌 (與酸桿菌類似) 的反應中心是迄今唯一結構尚未被解析的反應中心【2】。
-
慈銘體檢中心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公示
2018年1月,我公司自行組織召開了慈銘體檢中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現場檢查會,現場檢查了工程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聽取了體檢中心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的匯報,審閱並核實了有關資料,經討論,形成了《慈銘體檢中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我單位委託湖北華正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慈銘體檢中心項目的廢水、噪聲進行檢測並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
冷凍電鏡為啥這麼牛?與雲計算有什麼關係?月新生科做出了什麼貢獻?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就頒發給了三位在冷凍電鏡技術方面做出卓越成績的科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oachim Frank、蘇格蘭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Richard Henderson、瑞士洛桑大學生物物理學榮譽教授Jacques Dubochet。冷凍電鏡與雲計算冷凍電鏡是怎麼出現的呢?
-
水木未來第二屆冷凍電鏡與藥物創新發現論壇在京召開
百奧賽圖基因董事長兼CEO沈月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水木未來創始人王宏偉,賽默飛世爾科技副總裁周曉斌,應世生物公司董事長兼CEO王在琪,同創偉業投資人龐宇軒等240餘位來自科研領域、醫藥投資圈、醫藥企業的專家齊聚一堂,就冷凍電鏡在小分子、抗體藥物、蛋白降解、基因治療等方面創新應用思路和實際案例,充分交流討論,為與會者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和新方向。
-
原子尺度上的追逐|專訪王宏偉:如何搶佔全球冷凍電鏡先機
王宏偉期待依託冷凍電鏡更多重大的科學問題將得以解答,甚至發現一些此前從未認知到的生命現象。2011年,37歲的王宏偉全職回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我回來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牽頭清華大學冷凍電鏡設施的建設。」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設施正式啟動之後,王宏偉開始負責冷凍電鏡儀器設備的採購、調試、安裝,以及同時進行招兵買馬。
-
973計劃項目「微生物多細胞體系的設計與合成」課題驗收會成功召開
)課題結題驗收會在天津召開。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主持並任課題驗收專家組組長。課題驗收專家組成員包括:973計劃領域專家諮詢組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深圳大學陳思平教授,項目專家組成員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院士、北京大學吳曉磊教授、江南大學堵國成教授、天津大學張衛文教授,特邀同行專家(973首席)南開大學劉育教授、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蔡志明教授、清華大學陳國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馮雁教授、浙江大學楊立榮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孫潤倉教授,以及項目依託部門管理專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李人傑副處長
-
程亦凡談冷凍電鏡技術發展——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副教授...
然而2013年12月5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副教授程亦凡與同事David Julius兩個實驗室合作,採用單電子計數探測器,以近原子解析度(3.4 埃),確定了在疼痛和熱知覺中起中心作用的一種膜蛋白TRPV1的結構,這一振奮人心的成果讓研究人員們開始重新審視冷凍電鏡在結構生物學研究中的所能發揮的作用。
-
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1月6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清華大學組織召開了「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該項目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高能所、公安部科信局、陸軍防化學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的11位專家組成。專家組認為,項目承擔單位優質完成了項目批覆中要求的全部建設目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同時建議實驗室在後續運行中,立足於服務社會和產業重大需求,瞄準國家戰略目標,開展重大創新工作。
-
未來篇 | 冷凍電鏡,能否「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位冷凍電鏡研究先驅——洛桑大學的Jacques Dubochet、哥倫比亞大學的Joachim Frank和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Richard Henderson也因此分享了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植物所等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張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光合膜蛋白結構生物學研究團隊合作,解析了綠硫細菌(Chlorobaculum tepidum)內周捕光天線FMO-反應中心複合物(FMO-GsbRC)的2.7埃冷凍電鏡結構。該研究攻克了包括蛋白分離純化困難等在內的難題,首次揭示了水溶性捕光天線FMO與反應中心形成的複合物結構。
-
漲知識丨冷凍電鏡是什麼?為什麼能夠斬獲今年諾貝爾化學獎?
亨德森於1969年在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獲得X射線晶體學領域的博士學位,此前則是愛丁堡大學物理學背景。博士畢業後在耶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最終於1973年回到劍橋大學至今,目前為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主任。
-
臺式掃描電鏡飛納 Phenom 順利通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驗收
,在高校中開展飛納電鏡現場體驗活動。學生和老師可以帶著自己的樣品前來測試,不僅可以現場看見飛納電鏡的操作,親自試用飛納電鏡,還能當場得到樣品的拍攝結果。通過路演,拉近了飛納電鏡與各大高校老師同學們的距離,這其中就有來自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老師課題組的研究方向是混凝土耐久性。
-
【科技動態】蘇州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共建軟X射線能源材料原位分析線站驗收會召開
11月18日,由蘇州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同步輻射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同步輻射中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以下簡稱「合肥光源」)合作共建的「軟X射線能源材料原位分析線站」驗收會在合肥光源成功召開。這是國內第一條大學牽頭與光源共建的同步輻射線站,目前已順利通過驗收,即將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