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門
文/多琴多藝
我以前不知道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類,以為仙鶴才是。「龜齡鶴壽」一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嘛。關於這一點,專家們似乎也並不在意對其作出精準界定,後來我想原因大抵是:仙鶴的形象更適合人類長壽之喻,而鷹則是勇猛甚至兇猛的代名詞動物,乏祥。我對動物實在沒有研究,僅憑直感喜歡鷹而已。「雄鷹獨立時,惡鳥不敢飛」,這靈物霸氣啊!
近知,大凡長壽之鷹一般到四十歲左右便顯老邁,它必須通過自身強大而艱難地更進——褪羽、換喙和新生指甲等一系列痛苦的「脫胎換骨」似的「演變」方能實現重生。之後,鷹可以活到高齡70歲,比一般的仙鶴長壽10年左右。這可能是一些勵志的說法,但絲毫不影響我對長壽之鷹懷有敬仰之情,它不僅僅靠自身奮爭以達重生,且對人類生命長壽與意志堅強傳輸出無限可能的訊息,由此之於人類,有準備的棄舊圖新或花開二度情形也應獲得讚許才是,它至少擺脫了消極和腐朽的宿命觀。放眼看待,科學家們也多一點「長生不老」之類異想天開的啟迪吧。 當然,人或動物沒有純粹意義的身體機能之長生不老(生命也絕不可能永無止息,不過相對罷了),但我們努力讓意志和精神長存卻不是不可以,也不是壞事!人的生命質量多在精神與靈魂,自古洎今,尸位素餐、行屍走肉的人生未免屢遭撻伐!
與長壽之鷹相比,人普遍具有惰性,且怯懦,不具備鷹重生延壽的戰略眼光!怕苦怕死已成為普通人類的思想大敵!鷹卻不會如此猥瑣和懈怠!試想,人也到了鷹那個「首壽」之時,絕大多數者都是拿一些自欺欺人的作法了此殘生,所謂晚年的安度與夕陽一同每況愈下,揭穿其實質不就是等死嗎?沒有誰會及時更換沉贅的思想羽毛和難以高飛的信念,也沒有誰不僥倖抱吃老本,徒讓疾病和無邊的憂慮驟然相擾,令所有無準備者不知所措,壽命和精神的實際終點比我們日夜期許的願望差之甚遠,宿命憂思深藏其間。
能像鷹一樣做到重生者,不僅僅需要肌體的更新,更需要思想的更新,這種人便是神一般的了,所以,長壽之鷹又獲取了神鷹這一稱號,人類卻普遍無法稱之為神人!此榮譽的加冕萬眾難一。
即便「神人」有之,卻也多不過神鷹!神鷹沒有食物儲備和傷病修復的良好條件,但能無數次挺過生命難關;而普通人類卻似乎愈是條件優越愈顯生命脆弱與懈惰,其中,自亂陣腳、自擾心室是為主因,大多的心力用於浮華名利的虛假造作,此無異於自害其身,自折其壽。
大凡達觀先賢與仁人志士,壽命與精神境界都要比庸碌之輩長而高遠,他們可以謂之「神人」一類,與神鷹並駕齊驅於生命的天空,我們是否可以跟隨其飛翔呢?讓心底裡萬千消極化為烏有!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
不要放棄生命一刻的呼吸,也不要僅賴於被動的苟延殘喘,以蓬勃向上的朝氣除掃未老先衰的暮氣,生命陽光自會燦爛而歷久彌新!
人有重生之念,便入重生之門,這是一粒凡塵許給生命世界的至尊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