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靠放大鏡改了6年作業:醫生說我會失明,但願那天遲點來

2021-01-09 城市大浪潮

近日,一張「小學老師拿放大鏡批改作業」的照片刷屏網絡。照片中,這位老師左手拿放大鏡,右手握筆,聚精會神地批改學生的作業。網友紛紛點讚「致敬辛勤的園丁」「感謝您給予孩子穿行世界的光!」

今年48歲的黃仁英是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20年前,她被確診患有「雙眼視神經萎縮」,醫生說這種病無法痊癒,最終結果是「雙目完全失明」。視力逐漸衰退的她,備課和批改作業只能用放大鏡。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黃仁英說,與其在未知中,等待註定要到來的結局,她更願意與時間來一場賽跑,「對失明還是會心懷恐懼,我想堅持教學到退休……如果病情惡化,實在堅持不了,我會離開講臺,雖然很不舍。」

被確診「視神經萎縮」

剛開始無法接受「雙眼終將失明」

黃仁英告訴記者,自從1991年成為一名小學老師,她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如今已有三十個年頭。一張照片,讓黃仁英最近受到了很多關注,「因為視力問題,我基本不上網,兒子昨天告訴我,說我最近成為名人了,但也不能驕傲,還是要好好工作。」黃仁英笑著說。

黃仁英在用放大鏡批改作業

黃仁英主動和記者聊起了自己的疾病——雙眼視神經萎縮,「目前右眼視力0.15,左眼視力0.12,病情比之前又嚴重了一些。」她說得很輕鬆,似乎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黃仁英說,雖然視力不好,但上課教學基本不受影響,「我們用的是多媒體教學,可以把字體設置大一些。只有在批改作業、寫教案時才會使用放大鏡,平時生活中,大一點的事物都能看清。」

黃仁英說,對於自己終將失明,她有過恐懼、難以接受,但最終還是釋然了,「與其終日擔心註定要到來的結局,不如跟時間來一場賽跑吧。」

2001年,黃仁英感覺雙眼視力下降得很厲害,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她以為是近視,於是去重慶大坪醫院配眼鏡,但當時任何眼鏡都不適合她,「醫生說我的眼睛可能有點問題,要做進一步檢查。最後檢查的結果是,雙眼視神經萎縮。」醫生告訴黃仁英,這病在醫學上是個難題,沒有特效藥,無法痊癒,只能吃藥控制,最終結果是患者雙目失明。黃仁英無法接受,一度感覺天都要塌了。醫生給黃仁英的建議是,好好休息,不要過度用眼。黃仁英說,她當時曾住院治療了1個月,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於是她就回家休養了,「有一瞬間,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就不管學生了,身體要緊。」然而,看著學生渴求的眼神,最後她還是重返了自己熱愛的講臺。

黃仁英在給孩子們上課

雙眼視力退化嚴重

她靠放大鏡改了6年作業

接下來的日子,黃仁英回到學校繼續上課,並每天按時吃藥治療。「醫生說吃藥能擴張血管,讓視神經萎縮得慢一些。」

剛開始,黃仁英的病情並不嚴重,書上的字基本能看清楚。從2015年開始,她發覺看書上的小字有些吃力。「有一天逛地攤,無意間發現了放大鏡,就花兩塊錢買了一個,還挺好用。」從此,備課或批改學生作業,她就再也離不開放大鏡了。

兒子給黃仁英買了個帶燈的放大鏡

2019年底,黃仁英買的放大鏡摔壞後,同是老師的兒子給她買了個「更高級」的帶小燈的放大鏡。黃仁英說:「用放大鏡批改作業比直接用眼睛看速度要慢很多,基本上看半小時就要休息一會兒,白天批改不完,晚上要加班,帶小燈的看起來會清楚一些。」

除了雙眼視力在一天天下降,黃仁英時常感覺頭暈。2020年9月,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知她,頭暈跟視神經萎縮有一定關係,要多休息。黃仁英告訴記者,這幾年,她也去了一些大醫院,找了一些專家,但最後結果都是一樣——無法治癒。

黃仁英的診斷書

學校之前在了解到黃仁英老師的情況後,決定將其調整到較為輕鬆的崗位,但黃老師放心不下學生,堅持在教育一線,「我們學校本來就缺語文老師,我也是考慮了一段時間,最後還是拒絕了。」

丈夫兒子眼中的她

有點倔,卻是個好老師

在觀閣鎮小學,大家都知道有一位用放大鏡的老師,學生喜歡稱呼她為「放大鏡老師」。黃仁英說:「我們班裡的學生都特別暖心,寫作業時會刻意把字寫得大一點,為了讓我看得不是那麼費力。」

受母親影響,黃仁英的兒子蔣侃也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從小耳濡目染,一直都想成為像媽媽那樣的好老師。」蔣侃告訴記者,從小到大,有一個畫面始終讓他記憶深刻,「我在一個房間睡覺,半夜睡醒,推開門,總能看到媽媽在客廳批改作業的背影。」

黃仁英在批改作業

蔣侃說,母親的視力一直在退化,他和父親都非常擔心,曾勸過母親早點退休,但終究拗不過母親,「媽媽有點倔,說服不了她,只能支持她。」

蔣侃告訴記者,很長一段時間,母親心情都不好,一直害怕自己會失明,「我們一直開導鼓勵她,後來她慢慢打開了心結,現在她會反過來安慰我們說,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就行,不要過多擔心還沒有發生的事。」

蔣侃說,作為年輕老師,非常慚愧,沒有母親那麼愛崗敬業,「母親經常教導我,可以利用休息時間輔導一下學生,我一直覺得工作和休息應該要分開。最近我也在反思,要多向母親學習,做一個認真負責的好老師。」

黃仁英的丈夫蔣吉林也在觀閣鎮小學當老師,他告訴記者,妻子的性格決定了她終究閒不下來,「學生的作業,有時候在學校沒批改完,就帶回家,加班批改是常有的事。」

只要還能看見一絲光明

她說絕不離開講臺

了解到,2018年,黃仁英被評為前鋒區教科體系統「巾幗教學能手」,從事教學工作30年,她先後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黃仁英說,這麼多年,常常有人說她固執,但她從不辯解,「我不是固執。我只是堅持我熱愛的教育事業,我太愛我的學生了……我還是會堅持初心吧,只要眼睛還能看見一絲光明,我就會把這種光明帶來的希望傳遞給我的學生。」

黃仁英現在仍在吃藥治療,她不知道「雙目完全失明」哪一天會到來,她希望,那一天最好是在自己退休走下講臺之後,「如果病情惡化,實在堅持不下去,也沒有辦法,那時我會離開講臺,雖然很不舍。」

相關焦點

  • 弄潮·快評丨放大鏡改作業6年,「放大」的是師道
    作業本上的鉛筆字,在放大鏡下瞬間大了不少,黃仁英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握筆,開始批改學生的作業……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6年。黃仁英是四川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20年前她被確診「雙眼視神經萎縮」,醫生當時提醒她,這種疾病無法痊癒,最終結果是「雙目完全失明」。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但堅持6年用放大鏡改作業,卻令人動容。20年前被確診「視神經萎縮」之後,黃老師感覺天都要塌了。醫生當時告訴她,休息對於她的病情至關重要,但她並未請假休息,而是堅持在一線教學崗位。
  • 她的故事,我們「放大」看……
    點藍色字關注「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20年前,她被確診「視神經萎縮」 無法痊癒 最終會「雙目完全失明」 醫生叮囑她多休息 學校想讓她去輕鬆崗位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我告訴豆豆,等下會直接給老師發簡訊說明情況。但豆豆堅持說,不行,老師說了必須手寫。可能知道我在忙,豆豆特別懂事,過一會兒,豆豆又說,媽媽你這麼忙,就發簡訊到奶奶的手機上吧,我幫你抄上去。因為這句「我幫你抄上去」,我的情緒一下就崩潰了,一時間想起之前很多個夜晚因為寫不完作業而失落的畫面。他自己的作業已經做不完了,還要擠出時間,去抄這樣一份我認為毫無意義的東西?
  • 靠望遠鏡考進大學 6歲時左眼徹底失明
    原標題:靠望遠鏡考進大學6歲時左眼徹底失明   江蘇蘇州有一名叫周芷晴的女孩,4歲就患上了白內障,6歲時左眼徹底失明,僅剩下右眼還保留著0.1的視力。可她十分珍惜自己看到的每個字,每天藉助望遠鏡刻苦學習。今年高考,她考出了407的高分,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 當小學老師的她 6年來用放大鏡改作業
    原標題:「隻要有一絲光明就不放棄講臺」 當小學老師的她6年來用放大鏡改作業   作業本上的鉛筆字,在放大鏡下瞬間大了不少,黃仁英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握筆,開始批改學生的作業……   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6年。
  • 小學生家庭作業:老師我快要累死了,好想發明一個可以寫作業的!
    這道題這個學生錯了三個,有兩個拼音因為印刷錯誤,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還在課堂上講了要改正過來後再做,但是這個學生完全沒有修改!我們來看看這個學生是怎麼做的。第一個問題「旱災」,這個學生的答案是「漢子」,這就是典型的粗心大意導致的出錯。第二個問題「圖騰」,這個學生因為課堂上沒有聽講,所以老師要求修改的這個學生並沒有修改,所以出錯是肯定的!
  • 患眼疾「放大鏡姐妹」:眼瞎也要堅持讀書
    妹妹梅小英說:「近期媒體報導後,很多好心人來看望,我們非常感謝也很害怕,害怕自己失明了,沒法回報好心人。」 目前,姐妹倆仍然依靠兩把放大鏡學習。雖然學校老師想勸姐妹倆保住僅存的視力,不要讀書了,但姐妹倆仍堅持讀書,「希望以後能當眼科醫生,幫助更多的人治療眼疾,讓他們看見美麗的世界。」姐姐梅小歉說。
  • 新冠疫情期間,老師是怎麼樣給學生上課和檢查作業的?
    ,新課結束後,我會在家校本中留適量作業,作業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寫作業,閱讀作業,背誦作業,手工製作作業等,類型儘量多樣化,作業布置後要設置需要學生提交。 2、當大部分學生作業提交後,老師要及時批閱,我了解的釘釘和騰訊課堂是支持在手機端批改作業的,而且支持在作業上圈點批改,這一點非常好,老師可以將學生做錯的地方作好紅色標記,劃勾畫叉,和平時的書面作業效果一致。非書面作業學生可以提交圖片、音頻、視頻,老師批閱要以積極正面鼓勵的語氣為主,每一份作業都要批改。
  • 新鄉8歲男孩眼睛弱視,讀書靠放大鏡卻是個「故事迷」
    「我想讓奶奶多休息,健康長壽,多陪我幾年。」小學生段藝凡說。新密9歲男孩 想和書中主人公一樣勇敢提起段藝凡,新密市苟堂鎮關口小學梁老師說,她沒見過孩子的爸爸媽媽,只是聽別人說過。孩子的爺爺是在2017年暑假去世的,當時,梁老師接到孩子奶奶李鳳雲的電話,電話一通,李鳳雲就哭了,「孩子奶奶說,她們家不行了。」梁老師非常驚訝。
  • 戴眼鏡都看不清楚 體育老師患圓錐角膜險失明
    37歲的體育老師夏女士這幾年來雙眼視力持續下降,到醫院一看竟查出了「圓錐角膜」。近日,夏女士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順利接受了手術治療,這才控制了病情發展。夏女士在恩施某小學擔任體育老師,5年前雙眼視力下降還有散光,以為是單純的近視未加重視,到眼鏡店配了副400多度的框架眼鏡來矯正視力,滿足日常用眼需求。「哪怕是戴著眼鏡,看東西也越來越模糊。」
  • 小學生為啥天天寫不完作業?可能真不怪老師……原創
    #孩子磨蹭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昨天同事把6歲的兒子揍了一頓。這頓揍的導火索,是一頁5個生字的語文作業。說來也是太氣人了。那天老師留了5個生字各寫一行,朋友跟兒子打電話叮囑今晚加班晚回,早點寫完作業。兒子滿口答應,結果晚上9點朋友踏進家門的那一刻,兒子突然衝過來抱住她說「媽媽對不起,我作業沒寫完...」又是沒寫完!
  • 放大鏡下的桃李人生 記沂水黃山鋪鎮教師扈守傑
    「一個戰士,要麼倒在戰場,要麼回到故鄉」臨沂市沂水縣黃山鋪鎮小河完全小學的教師扈守傑特別欣賞大文豪沈從文的這段話。他這一生是決計要奉獻給三尺講臺。他無法想像,如果離開了講臺,自己的生活會怎樣。儘管病魔纏身,他依舊頑強地站在講臺上,靠大把的藥物和七個放大鏡撐起自己無悔的人生。
  • 考試老師為他讀題 靠40倍放大鏡讀書的少年(圖)
    它放大的倍數最大可以調節到40倍,平時看書做作業都要藉助它。特別是寫作業時,一定要先用放大鏡確定好方位,然後再下筆,否則就很容易上下串行。而上課全靠耳朵去聽,遇到重點的問題,就會請同桌幫忙記筆記。  記者試著用金希的放大鏡去看課文,發現在放大鏡下的字體明顯變形,要看完一行字非常吃力,但金希就是憑著這個放大鏡跟大家一樣學習,並且成績優異。
  • 小學生造句寫大實話,還說自己是條狗!老師:明天叫家長
    期末考試馬上到了,對於孩子來說可並不輕鬆,有些平時學習不用功,一到考試就瞎矇的孩子是避免不了挨老師和家長的說了;有些學生更奇葩,寫出的答案是讓人哭笑不得,老師直接評語說:明天叫家長!到底這位同學寫了啥,就造個句,結果這麼嚴重?
  • 老師必須親自改作業!河南一地明確了!
    >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學校要制定學生作業管理制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日(包括周末)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60分鐘(包括課後服務時間);初中每日(包括周末)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90分鐘(包括課後服務時間),校外體育鍛鍊納入家庭作業任務。五、精準布置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重複性作業。
  • 左眼失明、右眼視力0.1 「望遠鏡女孩」高分考上人大
    備有特殊「文具」放大鏡、望遠鏡、檯燈從江蘇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畢業的周芷晴,18日收到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周芷晴的高中校長坦言,對於這個左眼失明,右眼視力只有0.1的18歲女孩來說,考上人民大學意味著背後巨大的付出和努力。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她告訴記者,這屆學生三年級剛開始接觸科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是從2017年起實施的),正是引起重視和興趣的時間段,作業不能太難,但又要讓孩子們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所以布置了這個作業。另外,四年級的科學課將會要求他們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因此相關內容也在這裡滲透一下,想藉此告訴孩子們,製作合理的圖表可以讓實驗數據更容易分析整理。
  • 老花鏡和放大鏡區別在哪裡?
    同一物體放在不同位置通過凸透鏡將成不同的像,如圖三,當物體在凸透鏡焦距以內(如圖中A點),呈一個正向放大的虛像,如放大鏡。當物體在凸透鏡1倍焦距至2倍焦距之間(如圖中B點),呈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如投影幻燈機。當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如圖中D點),呈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如照相機。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6歲男孩被老師連批5次 晚飯時患癔症突然失明
    6歲的小男孩,突然雙目失明,而兒童醫院急診科醫生的「神藥」——維生素糖漿,很快讓他「恢復」了視力。這不是什麼「醫學奇蹟」,醫生說孩子患上的是癔症,誘因可能就是在幼兒園時被老師批評了。病情孩子吃晚飯時,眼睛突然看不見了昨天晚上8點多,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一個6歲的小男孩急匆匆地跑進南京市兒童醫院眼科急診,後面還跟著孩子的外公外婆,大人們臉上都是十分焦急的神色,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我家小孩眼睛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