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1:2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胡欣紅
作業本上的鉛筆字,在放大鏡下瞬間大了不少,黃仁英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握筆,開始批改學生的作業……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6年。黃仁英是四川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20年前她被確診「雙眼視神經萎縮」,醫生當時提醒她,這種疾病無法痊癒,最終結果是「雙目完全失明」。
批改作業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但堅持6年用放大鏡改作業,卻令人動容。
20年前被確診「視神經萎縮」之後,黃老師感覺天都要塌了。醫生當時告訴她,休息對於她的病情至關重要,但她並未請假休息,而是堅持在一線教學崗位。隨著教齡增長,黃老師的雙眼視力也在一天天下降,不得已拿起放大鏡批改作業。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旦雙目失明,對於任何人都將是一種災難性的打擊。眼睛有問題,於情於理都應該好好休息,學校了解到黃老師的情況後,也決定將其調整到較為輕鬆的崗位,但黃老師卻放心不下學生,堅持在教育第一線。
既然有條件輕鬆一點,黃老師這般「偏執」究竟圖個啥?「有人說我固執,我告訴他們我不是固執,只是初心如磐。」沒有當過老師的人,或許依然很難理解黃老師的「初心」。畢竟黃老師的工作還沒到無人可以替代的地步,既然如此,又何必「苦」了自己呢?但同為老師的丈夫,卻特別理解和尊重妻子的決定。
簡而言之,堅持用放大鏡改作業6年的黃老師,彰顯了一種濃濃的教育情懷。雖然只是一個普通老師,但卻懷有一種神聖的教育使命感。正因其對教育的情感已經內化於心,才能隨時隨地外化於行。只要有可能做得到,自當竭盡全力,絕不會夾雜任何功利性的計較與盤算!
擁有這樣一顆赤誠之心的老師,平凡而又偉大。
身教勝於言教。一位學生表示,同學們都知道黃老師的視力不好,在黃老師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很用心,都想用優異的成績去報答她。身邊的同事們,既為之感到心疼,也表示她這種精神非常值得年輕教師學習。在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飽受詬病的當下,更值得引發老師們深思。
類似黃老師這樣擁有教育情懷的老師,並非個例。幾年前,浙江江山的徐向榮老師,患尿毒症之後婉拒學校清閒工作,每天做完透析後去教書。徐老師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語,只是反覆表達著「教書會讓我快樂」「只有教學才能忘記病痛」之類的「感激」之情。與黃老師的「我熱愛教育事業,我愛我的學生」,如出一轍。
「一日為師,終生為師,只要眼睛還能看見一絲光明,我就會把這種光明帶來的希望傳遞給我的學生。」在注重人性化的當下,老師抱病工作當然不值得倡導,但如果條件允許,老師願意主動克服困難堅持工作的精神,應該充分肯定。放大鏡下,大起來的不只是一個個字,更是一位老師的崇高形象。就算「雙目失明」了,但黃老師所散發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心靈。
161033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