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民撿長嘴鳥 原來是鷸蚌相爭成語裡的丘鷸

2020-11-25 中國山東網

2016/10/22 17:51:15   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趙澤軍

市民撿到的「長嘴鳥」。

  20日下午,臨沂市民李先生從位於市區金雀山路與中丘路交會處的店裡出來,撿到一隻奇怪的「長嘴鳥」,該「長嘴鳥」嘴巴細長,羽毛似鷹。後經專家辨認,這隻長嘴鳥原來名叫丘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經過簡單的救助後,將其放生。

  「撿到一隻『長嘴鳥』,餵魚也不吃,也不知道是什麼鳥,會不會是保護動物啊?」21日上午,李先生撥打熱線,希望能找人幫忙鑑定一下,也給這隻鳥找個歸宿。據李先生介紹,20日下午5點多鐘,他從位於市區金雀山路與中丘路交會處的店裡出來,正準備出門,突然從外面飛來一隻「長嘴鳥」,落在了門口,而且這隻鳥不肯繼續飛行。「可能是天氣的原因,這隻鳥飛來就不動彈了。見此情況,我只好把鳥帶回店裡,並找來了一些小魚、蝦等餵食,但這隻鳥似乎是有些害怕,並不願意進食。」李先生說。

  李先生稱,這隻小鳥的嘴巴尖而且細長,羽毛呈深褐色,身子比普通鴿子略大,它的嘴巴差不多有10釐米長,細細的,翅膀展開時有35—40釐米寬。「從沒見過這種鳥,左鄰右舍也都說不出這是什麼鳥。」李先生說,後來他們檢查了一下,發現長嘴鳥並沒有明顯受傷,就找了個地方先暫時養了起來,想著這也不是辦法,於是委託記者給這隻鳥尋找一個好去處。

  這是一隻什麼鳥,到底是什麼來歷?隨後,記者聯繫了臨沂動植物園,經過辨認後,其動管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隻鳥名叫丘鷸,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指的就是這種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了解到,丘鷸黃褐相間的毛色是一種很強的保護色,可以和環境渾然一體。丘鷸性格孤僻,喜歡獨自在黃昏時活動,主要以蚯蚓為食,平時極難見到。它廣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在我國東北和新疆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這隻丘鷸很有可能是在往南方遷徙途中掉了隊,這才落到了市民的店內,如果有傷,請送至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如果健康,建議放飛。」該工作人員說。

  當天下午,進行簡單救助後,李先生將該鳥放生。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臨沂:長嘴鳥店鋪散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長嘴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9日上午,在臨沂市燈具城,一隻長嘴鳥走進了店鋪中。店主發現,這隻鳥不能繼續飛行。當日下午,長嘴鳥被臨沂動植物園工作人員接走,經過辨認,這隻長嘴鳥原來名叫丘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江蘇射陽市民送來的「長嘴鳥」 原是寓言中的「丘鷸」
    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則寓言故事裡,有一隻鷸鳥為吃河蚌肉,結果被河蚌給夾住了嘴,讓過路的一個漁民意外獲利,但大家都沒有見過這種鷸鳥。10月16日晚上8點多鐘,射陽縣城的一個市民來到射陽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將一隻長嘴鳥送到值班的民警手中,請他們幫忙處置。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江蘇射陽市民送來的「長嘴鳥」原是寓言中的「丘鷸」
    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則寓言故事裡,有一隻鷸鳥為吃河蚌肉,結果被河蚌給夾住了嘴,讓過路的一個漁民意外獲利,但大家都沒有見過這種鷸鳥。10月16日晚上8點多鐘,射陽縣城的一個市民來到射陽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將一隻長嘴鳥送到值班的民警手中,請他們幫忙處置。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作者:王立軍 侯奕冰 2017-10-21 09:34   來源:瀋陽晚報  」丘鷸。目前,民警已經與動物保護部門取得聯繫,為受傷的丘鷸找到歸宿。  說起丘鷸,可能大家並不熟知。它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主角丘鷸。10月18日7時40分,民主派出所民警劉志剛走進派出所,一眼就發現了在派出所牆角處站著一隻「長嘴鳥」。劉志剛走了過去,「長嘴鳥」揮動了幾下翅膀想飛卻怎麼也飛不起來。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專家:遷徙中夜間受高樓強光...
    生活報10月17日訊 「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
  • 四方派出所民警救了一隻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王斌 10月1日上午10點多,有市民撥打110報警電話:嘉興路32號有隻小鳥撞了玻璃受傷了,請民警幫忙救救它。四方派出所民警李發金迅速趕到現場,發現在路邊有一隻羽毛黃褐色的長嘴鳥正在掙扎,民警迅速將鳥救起帶回了派出所。
  • 石家莊:長嘴鳥車底下散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燕趙都市報記者 張寧 文/圖    9月28日上午,家住平安北大街水泵廠宿舍的劉先生準備出門,發現車底下臥著一隻「長嘴鳥當天下午,「長嘴鳥」被送往石家莊市動物園,經過辨認,這隻長嘴鳥原來名叫丘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當日早上7時許,劉先生準備開車出門,感覺車下有動靜。起初以為是流浪貓,可下來一瞧,發現是一隻「長嘴鳥」。劉先生說,他和家人靠近,鳥也不飛走。因為擔心「長嘴鳥」受傷,他們就把它拿出放進紙盒內。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48 /a/20191106/abf52b9dd7ac458ebb1d32633ccbdc77.shtml   今天上午有熱心市民來電反映
  • 駐馬店市民撿到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上午,位於市置地大道東段啄木鳥口腔門診部主任王建輝向本報反映,他在門診部門口發現了一隻從沒見過的長嘴鳥,不知道怎麼處理。王建輝告訴記者,上午,這隻鳥撞到了門診部的玻璃門上,然後就被大家「請」到了屋裡。
  • 市民撿到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昨日,位於市區置地大道東段啄木鳥口腔門診部主任王建輝向本報反映,他在門診部門口發現了一隻從沒見過的長嘴鳥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查看後說,這是一隻丘鷸(如圖),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般生活在灘涂上,在城市比較少見。如果有市民碰到受傷的鳥,可以及時聯繫救助部門,如果鳥沒有受傷可以及時放飛。  隨後,工作人員將丘鷸帶走放飛大自然。
  • 寧國:「長嘴鳥」丘鷸撞玻璃昏迷 幸獲森林公安救助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9日,寧國市森林公安局港口森林派出所在城區快速出警,妥善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丘鷸。11月9日晚8時許,港口森林派出所接寧國市公安局110轉警,稱剛才有群眾報警,發現一隻「長嘴鳥」突然衝入城區的一小商品批發商店內,誤撞玻璃後呈半昏迷狀態無法飛走。
  • 忻州市民救下一隻「長嘴鳥」,它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一些野生動物經常會進城與市民來個親密接觸。9月16日,一隻長嘴小鳥就誤入忻府區九龍崗附近一修理廠中,被兩位忻州市民發現後救下。9月16日晚上,市民周峰先生和他的朋友崔大仕吃完晚飯回到位於九龍崗附近的修理廠,聽見院內傳來陣陣鳥的尖叫聲,急忙衝進去,發現護窗裡有隻鳥在玻璃上亂撞,兩人上前小心翼翼地把鳥從護窗裡抱出來。
  • 市民路拾「長嘴鳥」 細看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11月1日,一隻「長嘴鳥」出現在成都天府二街某小區附近,附近群眾上前細看,也不清楚是什麼動物,就報了警,成都高新公安桂溪派出所民警來到了現場,原來,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現場核實,該野生動物為丘鷸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本報訊(記者程黎莉)都聽過「鷸蚌相爭」的故事,可鷸長什麼樣還真沒幾個人知道。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
  • 長嘴怪鳥闖進家門,原是「鷸蚌相爭」中的鷸
    林業部門介入,為丘鷸療傷後將放歸自然經過專家鑑定,這隻長嘴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丘鷸。記者李小雷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大家耳熟能詳,但是「鷸」究竟長什麼樣子,估計很少有人見過。
  • 城事|市民撿到一隻稀罕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不久有人留言說可能是一種叫丘鷸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百度搜索,發現這隻鳥的外形和網上描述的十分接近。現場拍攝圖片後,記者傳送給市溼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副站長田偉,經他辨認,這隻鳥的確是珍禽丘鷸。丘鷸是一種候鳥,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就是這種鳥。
  • 瀋陽:小區裡撿只鳥 原是世界上飛得最慢的丘鷸
    「我當時就是覺得這隻小鳥蹲在綠化帶裡怪可憐的市民劉先生笑呵呵地說。  小區內撿只鳥像長嘴大麻雀  4月1日上午7時許,家住皇姑區崇山東路公務員小區的劉永斌在小區散步時發現小區路邊的綠化帶裡似乎有東西在蠕動,竟是一隻小鳥。  「這鳥冷眼一看顏色跟麻雀差不多,但是比麻雀大很多,身長能有30釐米左右。最主要是嘴巴特別長。」劉先生用手指碰了碰小鳥,小鳥並沒有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