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部門介入,為丘鷸療傷後將放歸自然
經過專家鑑定,這隻長嘴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丘鷸。記者李小雷
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大家耳熟能詳,但是「鷸」究竟長什麼樣子,估計很少有人見過。日前,家住集裡街道禧和社區的彭女士家裡闖入了一隻長嘴怪鳥,12月7日經市林業局溼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專家鑑定,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丘鷸。
12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彭女士家見到了這隻怪鳥。彭女士介紹,由於怪鳥在室內非常焦躁不安,所以她把這隻鳥關在鐵籠裡。彭女士還在籠子上覆蓋了厚厚的織物,為怪鳥防寒保暖。
「從來沒見過這種鳥,可能是保護動物。」彭女士告訴記者,長嘴怪鳥是12月6日下午闖進她家的,「這隻鳥可能受了傷,飛不起來,所以我就暫時收養了。」
彭女士讓家人拍攝怪鳥的照片在網上進行搜索,並且根據網上類似鳥的習性介紹,得知這種有著長嘴的鳥大多以魚蝦為食,於是彭女士買來小魚和泥鰍投放到鐵籠裡。然而,怪鳥不但不領情,反而不停地撞擊著鐵籠。
「只要有人靠近,它就不停地撞擊。」因擔心怪鳥的安危,彭女士連忙撥打了本報新聞熱線83830000,希望記者能幫忙聯繫專家,救助這隻受傷的怪鳥。
接到記者的反饋後,市林業局溼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專家來到了彭女士家裡。經鑑定,長嘴怪鳥原來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丘鷸。
「這種鳥屬於候鳥,應該是往洞庭湖方向遷徙,因為受了傷才落到了彭女士家。」專家表示,丘鷸生性膽小,見人就躲,平時不多見,「因此人們只知道『鷸蚌相爭』的典故,卻很少有人見過『鷸』。」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隨著瀏陽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人類能接觸到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如果碰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可以向林業部門求助,但如果只是誤闖人類活動區,市民在確認野生動物沒有受傷的情況下,可以予以及時放生,因為野生動物不適應飼養環境,多數會出現絕食、狂躁等反應。
目前,受傷的丘鷸正在林業部門接受治療,適時將放歸大自然。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來源:瀏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