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自然歷丨看哪,那隻鳥的嘴好怪!

2021-01-16 華聲在線

反嘴鷸

——「鷸蚌相爭」的主角之一,反嘴鷸科反嘴鷸屬鳥類,中型涉禽。

反嘴鷸在寒潮時隨冷空氣大批來到洞庭湖的。彼時北方已經下雪,它們輕盈的身體乘著寒冷的氣流,越過千山暮雪,展開了這一次重要又危險的長途旅行。

湖南的鳥類攝影愛好者有個共識,在國內,拍攝反嘴鷸最好的地方是東洞庭湖的濠河溼地。濠河為長江故道,水面不甚寬闊,高峰時期卻有上萬隻反嘴鷸聚集。因為水面不大,人們能更近距離地看到它們。黑白相間的反嘴鷸,體形纖長,姿態靈動,而它最具辨識度的,是上翹的長嘴。它們用這像小鏟子一樣的覓食利器,在水中或稀泥裡來回掃動覓食。藏在稀泥裡的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軟體動物等,都會被翻出來,成為反嘴鷸的腹中食。

反嘴鷸獨特的嘴型使其生態位與其他鴴鷸類不同,從而大大減少了競爭者,贏得生存優勢,近年來種群數量穩定。不過,這麼在稀泥裡攪來攪去,難免會碰到它著名的對頭——蚌,「鷸蚌相爭」的故事就此上演。

文/周月桂 圖/張京明

設計/陳琮元 策劃/金中基

相關焦點

  • 湖湘自然歷丨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湖湘自然歷丨普通翠鳥 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小寒第12日 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一個冬日的早晨,在幾近枯竭的水塘邊,一隻豔麗的翠鳥守在一支木墩上,輕盈的身子,翠藍發亮的羽毛,專注地看著小片水域。
  • 湖湘自然歷丨斯鳥若彩虹
    湖湘自然歷丨彩䴉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小寒第7日 當一隻彩䴉出現在湘東一處普通的池塘裡,慄紫、銅綠的羽毛在陽光下變幻出絢麗的光澤,一切都變得不那麼普通,像被一道奇異的光照亮。 去年12月底,一隻彩䴉在湘潭雨湖區的一片藕塘被人發現。
  • 湖湘自然筆記丨反嘴鷸:那張好怪的嘴
    濠河為長江故道,水面不甚寬闊,高峰時期卻有上萬隻反嘴鷸聚集。12月5日,濠河溼地已經匯集了6000多隻反嘴鷸,因為水面不大,人們能更近距離地看到它們。黑白相間的反嘴鷸,體形纖長,姿態靈動,而它最具辨識度的,是上翹的長嘴。它們用這像小鏟子一樣的覓食利器,在水中或稀泥裡來回掃動覓食。
  • 湖湘自然歷/ 「鸛雀」是個什麼鳥?
    「鸛雀」又是個什麼鳥呢?三國時陸璣所著《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曾有過解釋:「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翅。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卵如三升桮……」陸璣在這裡所說的鸛鳥並非一種鸛,而是東方白鸛、紅嘴鸛、黑鸛、白頸鸛、紅鸛、灰鸛等鸛鳥的統稱。其中,「白身黑尾翅」是東方白鸛的典型特徵,高大優美,氣度不凡,頗襯鸛雀樓的氣勢。
  • 花毛、長嘴、綠爪子……河邊玉米地來了只怪鳥(圖)
    ,路過汾河邊一片玉米地時,發現一隻長相奇特的鳥,它的羽毛有花紋、爪子是嫩綠色的,關鍵還有一張長長的嘴。仔細一看,這隻鳥長得還真是不尋常:背部長著褐色、淺黃色相間的羽毛,肚子是白色的,爪子不是常見的黃褐色,而是鮮嫩的淺綠色,最特別的還是那張長長的嘴,足有5釐米,只可惜前面豁了個口子。「估計跟別的鳥打過架。」師老師說,他是在汾河邊的一片玉米地裡,發現這隻怪鳥的,「當時,有一隻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的鳥,從空中筆直地衝了下來,好像要對它發動攻擊,嚇得它一動也不敢動。」
  • 如果你見過這些奇怪的鳥,那可真是奇了怪了(六)
    當然這只是針對人類社會來說的,在動物界,比如說在鳥的世界裡,它們才不會管你是什麼顏值呢,因為對它們來說,自己就是林中最美、最帥的那個崽……按我們一般正常人類的審美觀,有些鳥兒實在是既不太美也不太帥,甚至還有點兒怪!哈哈,到底是我們定義的標準太高,還是鳥兒們已經「自我放棄」了呢?瞧這隻花魁鳥 (Tufted puffin)僅靠頭上兩束超長的「眉發」就榮獲「花魁」稱號了,你不服也不行!
  • 100 種怪鳥,真是太罕見了!見過三隻算你厲害
    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記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遊覽時,遇到了一個個美麗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滿了神秘和誘惑,這就是需要我們低頭的時候。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
  • 對於紅嘴藍鵲來說,大自然就是最豪華的鳥屋
    我們已經聽不到猴子的叫聲,但經常可以聽到幾聲鳥叫。李曾看見了幾隻漂亮的紅嘴藍鵲,對小白說:「你能介紹我認識它們嗎?我非常喜歡它們!」紅嘴藍鵲也叫長尾山鴉,或者長尾山鵲。它們是烏鴉和喜鵲的親戚。奇怪的是,在整個山區和很多別的地方,人們總是習慣於把烏鴉看作令人喪氣的怪鳥,而把喜鵲和紅嘴藍鵲看作吉祥的瑞鳥。我不知道這種文化起源於什麼年代,而且如此堅韌地傳承到了現在。
  • 湖湘風物丨彭文杰:從五朵花,看湖湘文化
    五朵花裡的湖湘文化 文丨彭文杰 講中華文化,除了講老子的「一」、「二」、「三」外,如果不懂得「五」在文化中的奧妙,那還是一知半解。那朵蘭花,兩千多年前還是隨地可見的野花,現在,它開於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人士心中,永不凋謝。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怪:受傷小鳥說啥也不吃小米「真沒想到,撿到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卻引發一連串的故事。」環衛工人胡榮富回憶,9月18日7時左右,身為皇姑區文水社區保潔員的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文水街74號樓前進行清掃。這時,他在一小區自行車庫旁發現了一隻昏迷的怪鳥。
  • 威海一工人撿到飛行不便長嘴怪鳥 經辨認是珍禽丘鷸
    昨天下午1時許,市民馬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稱,他們撿到一隻飛行不便的長嘴怪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隨後記者聯繫到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一起前往現場。  在高區科技路附近一家廠房內,記者見到了馬先生所說的這隻怪鳥:細長的嘴,頭頂和頸部有斑紋,右眼部位有損傷,被羽毛覆蓋住,已經看不見眼球。此時,它蹲坐在一個草筐裡,身邊有米粒、饅頭碎屑和一小盤水。
  • 貴陽一小區來了只紅嘴長尾的怪鳥,專家稱是紅嘴藍鵲,黔靈山的猴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6 月 6 日上午,貴陽市雲巖區龍硯東山小區裡來了一隻奇怪的鳥兒,引來不少業主的圍觀:這隻拖著長長尾巴的紅嘴鳥兒" 快看,這隻鳥兒的尾巴,好長哦。"" 飛了,飛了,它又飛到另外一棵樹上了。"…… 當日上午,這隻長尾巴鳥兒的突然造訪,引來小區的一些業主尤其是小朋友的圍觀。一名業主衝到樹下,順手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發現它尾巴特長,外側尾羽的近端部有黑白相間的寬闊帶紋,嘴和腳呈紅色。
  • 嘴巴尖長身披豹紋 這隻「怪鳥」叫啥?
    伊川縣的付先生是一名垂釣愛好者,19日晚他在釣魚回家的路上撿到了一隻「怪鳥」。他在網上比對後,感覺像是野生保護動物長嘴鷸(yù),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當日下午,付先生和幾個朋友騎摩託車到汝陽縣一個小水庫釣魚,晚上8時許,他們回家路過伊川縣白元鄉白元村時,在路邊的麥地裡看到有東西在動,便下車去一看究竟。  當時,大家以為可能是野雞,走近後發現是一隻嘴又尖又長的「怪鳥」,渾身的羽毛較花,有點類似於豹紋(右圖)。
  • 紅嘴鳥
    紅嘴鳥      紅嘴鳥太笨,總是被其他動物捕食。
  • 西安市民公交站被鳥啄頭 專家稱紅嘴藍鵲或在護巢
    「我們隨後發現,從此經過的幾個小學生手裡都拿著藤條,好像是在防止被這隻『怪鳥』襲擊。」  附近居民:最近數次看到怪鳥啄人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了長安區興教寺公交站牌處,想見識一下這隻啄人的「怪鳥」是「何方神聖」。記者趕到時,這隻「怪鳥」還沒有出現,但提起「怪鳥」啄人,附近的村民都說確有其事。
  • 家中飛來大眼怪鳥,一張扁平的面孔竟和猴子有關,難道串種了?
    這名字一出來想必很多人的反應就是,這鳥和猴子有關係?難道是猴子和鳥生的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這隻猴面鷹在一個下雨天突然闖進市民的家裡,市民發現的時候,這隻鳥居然都不怎麼飛。市民就懷疑這鳥是不是受傷了?而且當市民看到這鳥的面像的時候都懵了,這鳥的眼睛特別大,再仔細盯看下去,市民有點害怕。
  • 這種在中國可能早已滅絕的「怪鳥」,未何賴在寧海這家民宿不走了?
    這隻「怪鳥」身高足足有一米多,差不多和小女孩一樣高,看體態足有10公斤重。最奇特的是其頭頂和頸部裸露無羽,裸露的地方呈紅色,怪不得田田說是一隻「禿頭鳥」。嘴和腳都特別長,上體背部羽毛為黑灰色,下體腹部羽毛為白色。更奇怪的是,「怪鳥」似乎根本不怕人,跟誰都好像「自來熟」,一點不當自己是「客人」。
  • 只狼蜈蚣怪位置在哪?蜈蚣怪位置介紹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只狼最新資訊 > 正文 只狼蜈蚣怪位置在哪?蜈蚣怪位置介紹 只狼遊戲內的蜈蚣怪位置在哪裡,哪裡可以找到蜈蚣怪呢,我們來一起看下這個怪物具體的位置介紹。
  • 安陽市區現「怪鳥」 外形稀奇有長長的嘴
    當日14時30分許,記者來到文明大道與中華路交叉口附近的交警執勤崗,在一個儲物櫃內見到了被救助的鳥。只見它雙腿修長,有三個細長腳趾;身上羽毛呈灰褐色,雙翼翼尖呈黑色,翼下及腹下羽毛潔白;雙眼又圓又亮,有長長的嘴,呈黃色,嘴尖有一抹黑色,十分漂亮。「我是上午在警亭旁邊的綠化帶裡發現它的,當時它正撲騰著翅膀想要飛起來,可是總也飛不高,也就半米左右。
  • 榆林驚現一隻怪鳥 長的像貓頭鷹卻有著長長的耳朵
    據路過的網友反映,這隻「怪鳥」長的有點像貓頭鷹,但是耳朵卻特別長,不知道是什麼鳥。這位網友打電話報了警,巡警趕到後將其送到了神木野生動物保護站。記者從野生動物保護站了解到,這隻鳥學名叫長耳鴞,也是貓頭鷹的一種,也可以叫長耳貓頭鷹,屬於夜間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