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撿回來的怪鳥,原來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經小店區林業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紫背葦鳽(jin),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本報6月19日熱線消息(記者 安曉奕)今日一早,小店區小店街道二中的師老師在上班途中,路過汾河邊一片玉米地時,發現一隻長相奇特的鳥,它的羽毛有花紋、爪子是嫩綠色的,關鍵還有一張長長的嘴。雖然它長著長長的嘴,但是面對其他鳥類的攻擊,似乎完全沒有招架之力,而且也飛不起來。看著它實在可憐,師老師把它帶回了學校。
11時許,記者來到小店街道二中。為了不讓小傢伙亂跑,老師們用紙箱為它做了一間臨時小屋。擔心小傢伙受不了太陽的炙烤,老師們還特意把箱子放到了樹下的陰涼地兒。
師老師剛一打開盒子,一個毛茸茸的頭立即從箱子裡面探了出來。仔細一看,這隻鳥長得還真是不尋常:背部長著褐色、淺黃色相間的羽毛,肚子是白色的,爪子不是常見的黃褐色,而是鮮嫩的淺綠色,最特別的還是那張長長的嘴,足有5釐米,只可惜前面豁了個口子。「估計跟別的鳥打過架。」師老師說,他是在汾河邊的一片玉米地裡,發現這隻怪鳥的,「當時,有一隻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的鳥,從空中筆直地衝了下來,好像要對它發動攻擊,嚇得它一動也不敢動。」看著怪鳥蜷縮成一團,很是可憐,師老師便把它帶到了學校。
這是一隻什麼鳥?師老師的同事們看了,也都不認識。有生物老師說,它可能是一隻水鳥,有可能還是國家保護動物。大家一聽這話,便立即給小店區林業局撥打了電話。
11時20分許,小店區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趕了過來,工作人員看了怪鳥,斷定它應該是一隻紫背葦鳽,屬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此外,它還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南方、東南亞一帶比較多,主要吃小魚小蝦。看樣子,它已經好久沒吃飽了。」工作人員分析這隻紫背葦鳽可能有傷,準備把它送到太原市動物園的動物醫院進行診治,「如果能治好就放生,要是恢復得不太好,就只能留在動物園作觀賞鳥了。」
林業局工作人員說,隨著省城環境治理改造,生態環境轉好,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少見的野生動物。而且,近些年來,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在提高,發現這些不尋常的品種,都能想到向林業部門求助,這很有利於野生動物的保護。(第一報料人王先生獎50元)
(安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