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NBA的鵜鶘隊
籃球迷們應該不陌生
他們的當家球星
是這個叫「濃眉哥」的戴維斯
這隻「大嘴怪」的原型
就是下面這個大傢伙啦↓↓↓
鵜鶘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噢!
海南歷史上曾有兩種鵜鶘的記錄
但現在已經幾十年沒有過記錄了
最近,居然有人在海南島上又發現了鵜鶘的蹤跡
還拍下了視頻和圖片
李波老師1分鐘前
「重磅消息:鵜鶘來海南島上停留捕食,本周已有兩個地方發現啦。以前是很少有的。」1月8日中午,海南知名動物保護人士李波老師在朋友圈中發布了一則帶有現場視頻的消息,一時間,在海南觀鳥界掀起軒然大波。
在海口龍泉地區發現的鵜鶘
據李波介紹,他發布的這段視頻是由他指導了十多年的本土環保志願者龍登飛拍攝的,視頻記錄的是幾隻大型水鳥在水塘中覓食的場景,拍攝地點位於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大疊村卜巖水庫附近養鴨的水塘內,緊挨東線高速公路。
在海口龍泉地區發現的鵜鶘
「開始我還以為那是天鵝呢,但再走進一看,發現不對。」龍登飛告訴記者,8日上午,他的親戚告訴他,這兩天在養鴨的水塘裡發現了幾隻奇怪大鳥。聽聞消息後,他趕緊趕往水塘查看。從遠處看,這幾隻大鳥比起水塘裡的鴨子要大上好幾倍,龍登飛開始以為那是天鵝,但再走進一看,發現這些大鳥長得很特別,大長嘴之下還有一個大大的喉囊。
在海口龍泉地區發現的鵜鶘
龍登飛說,他這次發現的大鳥一共有7隻,其中2隻有點灰色,還有5隻有些黃白色。印象中,他在《人與自然》節目中見過類似的大鳥,他意識到這應該是珍稀動物,只是他一時說不上名字,於是他便當場拍攝了視頻發給李波請教。
在海口和樂地區發現的鵜鶘
據介紹,龍登飛在現場進行了超過1小時的觀察拍攝,期間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村裡一位老人還說,這種大鳥只是在他很小的時候見過,這是老人時隔幾十年後第二次看到。為了保護這些大鳥,龍登飛還專門提醒村民,這是國家保護物種,不能傷害。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龍登飛隨後又給記者發來多條視頻,這些視頻記錄的場景包括這些大鳥在水中覓食、起飛、低空盤旋、高空飛翔等。
「我已經將視頻傳到多個專家鑑定了,可以確定這就是鵜鶘!」李波說,他在海南從事動物保護事業20年,之前從未在海南發現或接觸過鵜鶘,而據他掌握的情況是,這已經是近4天內海南第二次發現鵜鶘的蹤跡了,上一次出現是1月5日,在萬寧和樂的樓頂上出現了16隻。這次得到在龍泉發現鵜鶘的消息後,李波曾打算趕到現場觀察,但是鵜鶘已經飛離現場。
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駐海南保育主任盧剛告訴記者,鵜鶘是一種大型水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南歷史上曾有過卷羽鵜鶘、斑嘴鵜鶘兩種鵜鶘的記錄,但是解放以後幾十年就再也沒有過記錄了。
「這次能在海南發現,確實意義重大。」盧剛表示,鵜鶘在中國分布的種群是很少,每年記錄到的也只有幾十隻,一般在中國東南沿海過冬,但很少會出現海南。由於容易受人為幹擾,如今在海南已經很少發現有類似的大型水鳥了,這次能在海南被記錄到,確實是非常的難得。
盧剛說,這次在龍泉地區被記錄到的鵜鶘,據村民所說,人靠得很近,都不願意飛離,說明這些鵜鶘不怎麼怕人,它們到底從哪裡來的,目前還不好說。另外,這次拍攝的圖片和視頻都不夠清晰,這些鵜鶘具體是什麼品種,到底是以前海南有過的,還是一些不太可能出現海南的品種,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確認。
不過傳說鵜鶘這種生物
真的是看到什麼吃什麼啊
吃鳥
吃熊
吃貓
這個正常點,吃魚
吃狗
吃小孩
吃長頸鹿
怕了怕了
不過鵜鶘主要以魚類為食
鵜鶘(學名:Pelecanus):鵜鶘屬8種水禽的統稱。身長約150釐米,全身長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有些種類的鵜鶘體形較大,其翼展寬3米,能以超過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長距離飛行。嘴長30多釐米,具有下嘴殼與皮膚相連接形成的大皮囊;皮囊可以自由伸縮。尾羽根部有個黃色的油脂腺,能夠分泌大量的油脂,油脂被用來塗抹羽毛,保持羽毛光滑柔軟,便於避水。
分布於全世界的溫暖水域。大型遊禽。喙長,喉囊發達,適於捕魚,但不貯存。主要棲息於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澤地帶。常成群生活,善於飛行,善於遊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飛行時頭部向後縮,頸部彎曲靠在背部,腳向後伸,兩翅鼓動緩慢而有力,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熱氣流來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沒有鷹飛得高。在水中遊泳時,頸常曲成「S」形,並不時地發出粗啞的叫聲。主要以魚類為食,覓食時從高空直扎入水中。
記者:胡誠勇(圖/視頻由龍登飛、理播動物保護中心提供 )
視頻製作:猴子也讀書
編輯:南瓜小粉象
點個「好看」讓朋友都來圍觀這個大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