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師學成語鷸蚌相爭

2021-01-08 名師領你學語文

名師領你學語文 語文不用愁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選自《戰國策燕策》)

鷸蚌相爭

[注釋]

①惠王:趙國國君。

②曝:曬大陽。

③鷸:ー種水鳥,嘴和腳都很長,以小魚或貝類為食。

④箝:夾住。③(hui):鳥的嘴。

⑥禽:同「擒」,提住。

習題訓練:

1.「熟」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解釋:

①植物的果實、種子成熟;

②熟,意熟了的;

③深入,周詳;

④熟練,熟悉;

⑤沉睡。

本文中「故願王熟計之也」的「熟」,應取第( )項解釋。(填序號)

2.解釋下列加黑的詞

(1)趙且伐燕

(2)蚌方出曝

(3)故願王熟計之也

(4)乃止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兩者不肯相含,漁者得而並高之。

4.蘇代用「蚌相爭」的故事勸說趙惠王有什麼作用?

文言文常識

「以」在初中文言文中的解釋比較靈活,應結合具體語境加以理解。這裡列舉其中常見的五種:①認為,以為。如:「以為且噬己也」(《黔之驢》)。②介詞,用,拿。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③介詞,因為。如:「歲以大穰」(《以蟲治蟲》)。④致使,以致。如:選文中的「以弊大眾」。⑤把。如:「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為學》)。

習題參考答案

③(1)將要(2)正在(3)希望(4)立(1)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會有死蚌了。(2)雙方誰也不肯放開誰,漁夫發現了,把它們一塊兒捉走了4.蘇代用「蚌相爭」的故事進行動說,生動形象,讓趙惠王能夠清楚地明白當時的形勢和自己的國家所處的境地,從而更容易接受蘇代的勸諫,放棄進攻燕國的計劃。

譯文:趙國將要進攻燕國,蘇代為燕國(到趙國)對趙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蚌殼)央住了鷸的嘴。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會有死蚌了。"河蚌也對說:「(你的嘴)今天取不出,明天取不出,那就會有死鷸了。"雙方誰也不肯放開誰,漁夫發現了,把它們一塊兒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進攻燕國,燕趙兩國如果長期相持不下,就會導致百姓疲意(,國家國乏)。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夫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這件事,趙惠王說:「好!」於是停止(出兵進攻燕國的計劃)。

精彩內容請關注:名師領你學語文

歡迎關注、分享、交流、探討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期待大家的留言進行互動交流。

相關焦點

  • 成語「鷸蚌相爭」快看不著了,鷸瀕危了,還有不到5萬隻
    蘇代給趙惠王講了這個故事,告訴他您看,趙國要是打燕國,就跟這鷸和蚌一樣,秦國就是那漁翁,把燕趙一鍋端。戰國時的王們都愛聽故事,還都特識勸,趙惠王當即決定不再出兵打燕國。後人根據蘇代講的這個寓言故事,概括出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河蚌不用多說了,大伙兒都見過,不光見過,還都吃過。
  • 成語故事:鷸蚌相爭
    我擔心強大的秦國要做鷸蚌相爭中的「漁夫」了。趙惠文聽了,恍然大悟,覺得蘇代的話很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就是出自這則寓言故事,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今天這篇寓言也告訴人們,在各種紛繁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 臨沂市民撿長嘴鳥 原來是鷸蚌相爭成語裡的丘鷸
    隨後,記者聯繫了臨沂動植物園,經過辨認後,其動管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隻鳥名叫丘鷸,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指的就是這種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了解到,丘鷸黃褐相間的毛色是一種很強的保護色,可以和環境渾然一體。丘鷸性格孤僻,喜歡獨自在黃昏時活動,主要以蚯蚓為食,平時極難見到。它廣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在我國東北和新疆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
  • 十二生肖常用成語,含四個動物的成語你知道嗎
    十二生肖常用成語狗急跳牆 狗仗人勢豬朋狗友 豬卑狗險圖片來源網絡含兩個動物的成語雞鳴狗盜 雞犬不寧 殺雞嚇猴 龍爭虎鬥 龍潭虎穴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龍飛鳳舞 龍躍鳳鳴龍馬精神 車水馬龍鷸蚌相爭
  • 《戰國策》成語英譯
    我們現在常用的不少成語都出自古書,比如《戰國策》、《左傳》以及《孫子兵法》等。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幾個來自於《戰國策》(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的成語不同的英文譯法。
  • 四字成語歸類大全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十三、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十四、描寫美的景和物
  • 無臺詞表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兒童劇《鷸·蚌·魚》把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的新表達《鷸·蚌·魚》由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編寫、青年導演吳旭執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戰國策》中燕國蘇代遊說趙文惠王時所用的「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國人皆知,但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故事過於簡單,戲劇線條不豐滿,主創在原故事上緊抓故事寓意主題,在故事的發展、戲劇矛盾的推動、人物形象的刻畫上作了富有想像、深入淺出、層次分明的創作,加入了「漁妻」的角色,不僅講述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也增加了「漁夫婦相爭,鷸蚌得利」的橋段,成語故事的道理在孩子們的心裡進一步深化。
  • 這份成語分類大全替孩子存下吧,小學到高中都需要!
    原標題:這份成語分類大全替孩子存下吧,小學到高中都需要!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基礎和積累,成語作為孩子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之一,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是考試中不可避免的考點。
  • 各類成語大全!快替孩子存下吧,很難找到的!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 描寫美的景和物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 鷸蚌相爭 蠶食鯨吞 蛛絲馬跡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指鹿為馬
  • 小學生對《鷸蚌相爭》課文,提出質疑,語文課本存在「漏洞」?
    文/勤親媽媽 語文這一學科作為我們從小要學到大的主科,一直在學習當中佔領著很高的地位。而且我們的母語就與語文息息相關,所以語文這一科目的學習對於學生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 譯經:源自古書的成語英譯
    「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我們常用的不少成語都出自《戰國策》和《左傳》這樣的古書,在做口譯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成語該怎麼翻譯?除了現場理解和發揮,日常學習中的積累也必不可少。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學習這些成語的英譯方式。
  • 學生質疑鷸蚌相爭 不能簡單用寓言的「筐」給蓋住
    這則鷸蚌相爭的故事,出自《戰國策•燕策》,許多人耳熟能詳。不過,最近有個小學生提出了疑問,「蚌的肉被鳥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怎麼開口說話的?」必須承認,寓言故事為了喻事明理,常常使用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這本身即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體現。倘要嚴格較真的話,鷸和蚌並不會說人話,大灰狼也不會扮作狼外婆,龜和兔怎麼可能去賽跑?
  • 試題資料]:小升初語文成語複習資料
    成語的學習是同學們必須要掌握的,在一段時間之後對所學習的成語進行複習能夠更好的幫助同學們學習。下面為大家提供的是小升初的語文成語複習資料,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   1.描寫春天的成語   春暖花開 春回大地 萬物復甦 早春時節 冬去春來 陽春三月 春歸大地 春滿人間   和暖如春 春意融融 春雨綿綿 春花怒放 春光蕩漾 春意正濃 春色怡人 春滿人間   春光明媚 春光無限 春風得意 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百花爭豔 百花盛開
  • 「鷸蚌相爭」的鷸長啥樣
    155××××0656問:鷸蚌相爭裡的鷸到底是什麼動物?浙江溫州綠眼睛環保組織工作人員林元配:鷸是種鳥類,學名叫做丘鷸。丘鷸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特別。它棲息在潮溼稠密的林地,主要以蚯蚓為食,也吃小魚小蝦。
  •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十道選擇題,五百多年歷史你能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跨度五百多年,不僅是諸侯爭霸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和思想文化璀璨的時代;其它不說,後世的不少成語都和這一時期息息相關,今天就以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出十道選擇題,看看你對那段五百多年歷史能了解多少?
  • 藥店飛龍、慘綠少年、瘦羊博士是成語?語文名師說:嗯,是成語!
    慘綠少年、瘦羊博士、冬日可愛、荷花大少、藥店飛龍、無腸公子……當這些成語近日被網友們搜羅整理出來,立即引起了熱議:這不是惡搞吧!這是什麼成語呀?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成語辭典裡也查不到……語文的問題還是交給語文老師吧。紅星新聞記者特地找到了成都教科院語文學科主任、國學研究室主任,原成都七中語文備課組長羅曉輝老師,請羅老師抽空給我們上一堂語文課。
  • 2020年第10期「成語裡的生物科學」系列分享課程預告
    眾所周知,植物學是生物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自然科學龐大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次講座將通過植物學的知識來闡釋和剖析成語中那隱秘而又有趣的生物學知識,從成語角度通過對植物形態、結構和功能的解讀,結合例如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植物組織和器官的形成與發展、植物的適應性及變異性等多個知識點
  • 小學生小古文學習:鷸蚌相爭
    (選自《戰國策燕策二》)解釋:1、鷸:一種水鳥,常在水邊或田野中捕食小魚、小蟲和貝類。2、蚌:生活在水中的一軟體動物。3、方:剛剛。4、曝:讀pù,曬。5、拑:通「鉗」,把東西夾住。6、喙:讀huì,鳥獸的嘴。7、雨:下雨。8、即:就,便。
  • 跟誰學第四次遭做空,鄭州買樓、名師薪資等被質疑
    ,針對跟誰學鄭州買樓、員工免費買課、名師薪資、虛假數據、課程質量等提出新的質疑。 天蠍還指出,若按財報數據,2019年的21億人民幣營收中有36%即7.2億元來自十大名師,則名師平均平臺分成是上千萬級別。而天蠍根據報告中展示的與「十大名師之一趙禮顯」的聊天記錄推測,其年薪並無千萬。
  • 跟誰學如何留住名師提升教學質量?拆解教研中的X大招數
    跟誰學通過在線直播大班課,實現大班教學、小班服務、個性體驗:找到行業內的頭部教師,將優秀老師的產能放大;配上輔導老師,通過小班的服務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學習效率;同時藉助技術的力量,通過數據分析,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在跟誰學的模型裡,名師是關鍵。通過名師,跟誰學保證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成績,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