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領你學語文 語文不用愁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選自《戰國策燕策》)
[注釋]
①惠王:趙國國君。
②曝:曬大陽。
③鷸:ー種水鳥,嘴和腳都很長,以小魚或貝類為食。
④箝:夾住。③(hui):鳥的嘴。
⑥禽:同「擒」,提住。
習題訓練:
1.「熟」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解釋:
①植物的果實、種子成熟;
②熟,意熟了的;
③深入,周詳;
④熟練,熟悉;
⑤沉睡。
本文中「故願王熟計之也」的「熟」,應取第( )項解釋。(填序號)
2.解釋下列加黑的詞
(1)趙且伐燕
(2)蚌方出曝
(3)故願王熟計之也
(4)乃止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兩者不肯相含,漁者得而並高之。
4.蘇代用「蚌相爭」的故事勸說趙惠王有什麼作用?
文言文常識
「以」在初中文言文中的解釋比較靈活,應結合具體語境加以理解。這裡列舉其中常見的五種:①認為,以為。如:「以為且噬己也」(《黔之驢》)。②介詞,用,拿。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③介詞,因為。如:「歲以大穰」(《以蟲治蟲》)。④致使,以致。如:選文中的「以弊大眾」。⑤把。如:「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為學》)。
習題參考答案
③(1)將要(2)正在(3)希望(4)立(1)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會有死蚌了。(2)雙方誰也不肯放開誰,漁夫發現了,把它們一塊兒捉走了4.蘇代用「蚌相爭」的故事進行動說,生動形象,讓趙惠王能夠清楚地明白當時的形勢和自己的國家所處的境地,從而更容易接受蘇代的勸諫,放棄進攻燕國的計劃。
譯文:趙國將要進攻燕國,蘇代為燕國(到趙國)對趙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蚌殼)央住了鷸的嘴。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會有死蚌了。"河蚌也對說:「(你的嘴)今天取不出,明天取不出,那就會有死鷸了。"雙方誰也不肯放開誰,漁夫發現了,把它們一塊兒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進攻燕國,燕趙兩國如果長期相持不下,就會導致百姓疲意(,國家國乏)。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夫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這件事,趙惠王說:「好!」於是停止(出兵進攻燕國的計劃)。
精彩內容請關注:名師領你學語文
歡迎關注、分享、交流、探討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期待大家的留言進行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