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綠少年、瘦羊博士、冬日可愛、荷花大少、藥店飛龍、無腸公子……
當這些成語近日被網友們搜羅整理出來,立即引起了熱議:這不是惡搞吧!這是什麼成語呀?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成語辭典裡也查不到……
語文的問題還是交給語文老師吧。紅星新聞記者特地找到了成都教科院語文學科主任、國學研究室主任,原成都七中語文備課組長羅曉輝老師,請羅老師抽空給我們上一堂語文課。
紅星新聞:羅老師,請問這些成語真的是成語嗎?從字面上看,他們不像是成語呀。
羅曉輝:凡是於典有據且被較多使用的四字格式短語,我認為都可以算作成語。成語其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哪些是成語,哪些不是成語,並沒有明確的界線。怎麼確定是不是成語呢?我的看法是:第一,在古籍上有依據,有出處;第二,這個詞語一般是四字格式的且有特定含義;第三,它在後世被較多地在表達中使用。
近年來,優秀傳統文化備受重視,一些從字面上看起來不像成語的成語被網友們搜羅出來,我認為是符合這個大形勢的,是好事。像所列舉的「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出自《左傳》杜預注,從前其實是比較常用的成語,只是後來不怎麼用了。
紅星新聞:但這些成語基本未收入到我們常用的成語辭典裡,成語是否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羅曉輝:我們常用的成語辭典,收羅的成語其實是相當稀少的。有的短語在古典中有出處,而古人不怎麼用,以前算不上成語,但今人突然有感,現在拿出來用,這就可以算作是成語了。
成語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快被「遺忘」的詞也有可能再度成為常用詞,因為語言本身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紅星新聞: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些成語可能還會有一些自己的解讀,比如慘綠少年,本來指風度翩翩的男子,現在就帶有一種調侃的味道了。這種偏離原意的變化,您如何看待?
羅曉輝:偏離原意不是問題,問題是其現在的意思能否達成表達共識。例如成語「渾渾噩噩」,本來的意思是指深厚廣大、嚴肅正直,後來作為成語,意思變成了糊裡糊塗、懵懂無知,意思不再是它本來的意思了,但我們現在都這麼用。
比如上面提到的「藥店飛龍」,本來是指藥店中的龍骨,現在網絡語言中好像是比喻身體消瘦。但它本來不是這個意思。它本來就是一個成語。《樂府詩集》中有《讀曲歌》:「自從別郎後,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這是南朝宋的作品,相傳作者是劉義康。劉義康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第四子。後來劉裕第三子劉義隆即位,劉義康被猜忌,先被廢官,最後被殺。後代人們就借《讀曲歌》中的「藥店龍」,來指失意鬱悶而死。古今意思不同,我覺得很正常。藥店裡面的龍骨,比喻身體消瘦得幾乎沒有皮肉了,不是很形象、很容易理解嗎?
紅星新聞:成語以這種方式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您覺得對成語文化是好還是不好?
羅曉輝:成語能夠成為熱門,無論以哪種方式,都是好事,都是有利於傳播祖國傳統文化的。成語是來自古代典籍的,成語是典型的書面語。我歷來講,表達還是要帶點書卷氣比較好。你以為全是口水話的社交是很好的嗎?不,那不好。語言有點高雅的品位,總是值得鼓勵的。
【成語再讀】
慘綠少年:
成語出自唐張固《幽閒鼓吹》,慘通「黲」,指色彩較淡,本意是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引申為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瘦羊博士:
成語出自《後漢書》,皇帝每年賞太學的博士各一隻羊,羊有肥有瘦,有位叫甄宇的在大家為公平分羊而爭論時選了最小最瘦的羊牽走。此成語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荷花大少:
成語出自《冷眼觀》第十四回:「你不曉得他們那班荷花大少的利害呢,到堂子裡來白相,身邊是奉旨不帶分文的。」大少,大少爺。指夏時衣著華美,冬季卻無力置辦冬裝者。
無腸公子:
成語出自晉代葛洪《抱樸子·登涉》,是古人對螃蟹的別稱。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學莉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