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你,你知道成語是什麼嗎?你一定會不屑地回答說:這誰還不知道啊,不就是「望梅止渴」「入木三分」「不一而足」「運籌帷幄」……等等嘛?
不過你一定不知道,在成語世界裡,還混雜著許多奇奇怪怪的詞語,比如,「慘綠少年」「博士買驢」「無腸公子」「冬日可愛」「酒店猛狗」等等。
看到這裡,相信你會大吃一驚吧:這些奇奇怪怪的詞,居然也是成語?
要解釋這件事,我們先要釐清一個概念:成語究竟是什麼?
簡單來說,所謂成語,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語言,它們一般有三個特點:固定的結構形式;固定的來源和說法;固定的內涵。
早在春秋時期,很多成語就已經出現了,然而,在之後漫長的時間裡,很多字的意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詞語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這樣一來,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那些遠古成語,就會覺得它們非常離譜。
就拿「慘綠少年」這個成語來說吧,看到這四個字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照我猜,你下意識想到的,肯定是「慘遭被綠的少年」吧,很遺憾,回答錯誤!
「慘綠少年」這個詞,出自唐代張固的《幽閒鼓吹》,它的本意是指穿著淡綠衣服的少年,後來被用於形容衣著講究、風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這個成語裡的「慘」字通「黲」,是指色彩暗淡。所以,慘綠的意思就是淺綠色,可不是指悲慘,更沒有殘酷的意思呀。
說起這個成語的來源,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唐代宰相劉晏的女兒嫁給了禮部侍郎潘炎,夫妻恩愛,育有一子。一日,兒子請同僚們;來家裡吃飯,潘夫人便暗中觀察這些少年的言談舉止。等大家都回家後,潘夫人對兒子說,你這些同事的資質都很普通,恐怕是不會有什麼大出息了。
接著潘夫人又問:「末座慘綠少年何人?」坐在最後的那位身穿淺綠色衣服的少年是誰呀?兒子回答說,那是戶部的候補官員杜黃裳。潘夫人感嘆說:「此人器宇不凡,將來必成一代名相。」
不得不說,潘夫人身為官宦小姐,眼光確實毒辣。這個「慘綠少年」杜黃裳後來果然榮登宰甫,「以法度整頓諸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討平了西川、夏綏諸處叛亂,一手造就了中唐時期「元和中興」的大好局面。
所以,「慘綠少年」這個成語就被人們用來指代那些雖然眼下身份低微,無華服榮身,但氣質風度不落俗套的出色人才。然而到了元代,官府明文規定,樂戶、倡優家男子必戴綠頭巾,以作卑賤人家的標誌。自此,綠頭巾就成為世人周知的貶義詞,而「慘綠少年」這個成語也漸漸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問,這個成語故事確實很有趣,不過,這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別急,成語這東西,和每個家長、每個孩子都是息息相關的,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哦。
2019年9月,教育部開始在全國推行「義務教育統編三科教材」,也就是俗稱的「部編版教材」,這部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孩子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這就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更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多多在這方面下功夫積累。怎樣積累呢?除了學習詩詞之外,學習成語也是幫助孩子學習和積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好方法。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成語來自古代文化典籍和詩詞文章,每一個成語背後的故事,不僅妙趣橫生,還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和道理,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歷史文化,提高人生修養,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成為一個有底蘊的人。
而且,成語最大的魅力不僅僅是辭藻之美,它們也展現了從倫理教化到浪漫抒情的豐沛情味,而成語背後那些肝膽相照的故事、情深義重的人物、生離死別的情緣,都會從情感上帶給孩子美的薰陶,讓孩子們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讀到篤誠、深情、執著等深厚情味。
例如,「囊螢映雪」告訴孩子們,即使沒有很好的學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刻苦學習,努力上進。而「半途而廢」用比喻的方式告訴孩子們,如果不積累和鑽研,很難學有所成,甚至之前所做的功夫都白費了。
你看,每個成語背後都有或深刻、或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偉大精神,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不過,成語雖好,但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樣引導孩子學習成語,讓他們輕鬆掌握大量成語,從而愛上成語,以及成語背後的傳統文化。其實,由陽光博客旗下的童書子品牌一米陽光出品的《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就是一套非常適合5-10歲孩子的成語圖畫遊戲書。
這套書針對5-10歲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心甄選100個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精心繪製100幅活潑生動的插圖,並細心設計了100個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精彩遊戲。
每個成語都註明了典故與出處,保證知識點的嚴謹與完整;都有注釋,便於孩子閱讀理解與使用。文中難點字詞標註了拼音,便於孩子獨立閱讀。真正做到每個成語都有出處、釋義、故事、插圖、遊戲,多維同步,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形成更深刻、牢固的記憶,幫助孩子對成語知識進行消化吸收,讓成語積累易如反掌。
最關鍵的是,每個成語配有一個相關遊戲,遊戲內容涵蓋迷宮、拼圖、塗色、連線、數字運算、常識等方面。
例如,在「東施效顰」的成語後面,有一個尋找蝴蝶的遊戲,不僅能讓孩子練習數數,還鍛鍊他們的觀察力哦。
再如,「一諾千金」背後的遊戲,是小學生必須做的加法練習遊戲,而且,形象的金字塔式造型,更是讓「一諾千金」這個成語深入腦海。
還有「黔驢技窮」後面的填色遊戲,不同區域,不同顏色,不僅考驗了孩子的識字能力,還能提升孩子的審美搭配和動手能力。
你看,通過「玩中學」的方法,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思維力和動手力等多方面能力,還能讓孩子自由地徜徉在成語的海洋中,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了解成語背後的含義,從而在孩子的頭腦中建立一個成語的立體網,學習效果超級棒。
比起買零食、買玩具,買書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這本《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一套四冊,囊括100個最常用的成語,目前京東僅售118。8元,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點擊下面的連結,為他準備一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