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旭化成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

LEDinside 發表於 2020-03-19 15:36:23

據了解,日本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與旭化成(Asahi Kasei)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LD),能夠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UV-C波長範圍內),潛在應用包括殺菌消毒、皮膚學及DNA分析等。

圖片來源:Nagoya University and Asahi Kasei

發射紫外光的雷射二極體基於AIN(鋁化氮)襯底,在室溫脈衝電流注入下,發射出全球最短的雷射波長——271.8nm。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短波長半導體雷射器僅能達到336nm,而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深紫外光波長範圍為200nm-280nm。

由於材料具有極高的電阻,研究員認為在紫外線範圍內進行電流注入下的雷射具有挑戰性。此次研發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使用專門設計的p側層,以同時實現足夠的光限制和降低器件電阻,以及通過採用缺陷少的AIN襯底來抑制光散射損耗。此外,旭化成還成功將其薄膜晶體生長技術與名古屋大學C-TEFs設備的工藝技術和評估技術結合起來。

因此,這項研究成果掌握了開發高輸出UV-C固態光源的關鍵。目前,研究小組正在開展進一步的合作研究,以實現持續室溫深紫外雷射,進而開發深紫外半導體雷射產品。深紫外半導體雷射器有望用於醫療殺菌消毒,牛皮癬等皮膚疾病治療以及氣體和DNA分析。

據悉,該研究已於2019年10月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Express)期刊上。(編譯:LEDinside Janice)
       責任編輯:wv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旭化成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
    打開APP 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旭化成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 可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 LEDinside 發表於 2020-03-19 15:36:23
  • 世界上最短的波長雷射二極體發出深紫外光
    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設計出一種雷射二極體,該二極體可以發出迄今為止最短波長的紫外線,在消毒,皮膚病學和DNA分析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成功設計了一種發射深紫外光的雷射二極體。名古屋大學未來電子綜合研究中心的Chiaki Sasaoka教授說:「在室溫下通過脈衝(電流)注入,我們的雷射二極體發射的雷射波長最短
  • 雷射二極體發射深紫外光
    遠場模式的UV-C雷射投影到屏幕上。UV-C半導體雷射器的截面結構。脈衝作用下UV-C半導體雷射器的發射特性。根據《應用物理學快報》雜誌的一篇報導,日本名古屋大學已經與旭華成公司合作製造了一種能夠發射深紫外光的雷射二極體。
  • 雷射二極體發出深紫外光
    脈衝作用下,UV-C半導體雷射二極體的發射特徵。 據《應用物理學快報》雜誌近日報導,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旭化成公司合作,成功製造了一種能夠發射深紫外光的雷射二極體。 名古屋大學未來電子學綜合研究中心的Chiaki Sasaoka教授說:「在室溫下,向我們設計的雷射二極體中注入脈衝電流,它可以發射出271.8納米波長的雷射,這比此前的紫外雷射二極體的發射波長縮短了近60納米。」
  • 世界上最短波長的垂直腔面表面發射雷射器得到驗證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ACS Photonics》報導,來自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為大家展示了一種世界山最短波長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VCSEL)。這一發現為將來的應用鋪平了道路,例如,消毒和醫療處理。
  • 日本研製出世界最短波長X射線雷射
    日本研究人員近日利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成功發射出波長僅0.12納米的X射線雷射,刷新了這種雷射最短波長的世界紀錄。
  • 微型晶片設備發射世界上最短波長的雷射
    北青網綜合報導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能產生世界上最短波長雷射的設備,一位諾貝爾獎得主預計這一突破將導致全球製造業的巨變。雷射用於精密設備和儀器,包括醫療和製造工具。名古屋大學和朝日Kasei公司的科學家團隊稱,雷射波長越短,切割就越精確。
  • 日研製出最短波長X射線雷射 僅0.12納米
    日本研究人員近日利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成功發射出波長僅0.12納米的X射線雷射,刷新了這種雷射最短波長的世界紀錄。根據日本理化研究所和高輝度光科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新聞公報,來自這兩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建在兵庫縣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出了波長僅0.12納米的X射線雷射,打破了美國的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於2009年4月創下的0.15納米的最短波長世界紀錄。
  • 深度解讀紫外光通信技術
    紫外光通信系統一般由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組成,其中發射系統將信源產生的原始電信號變換成適合在信道中傳輸的信號;接收系統從帶有幹擾的接收信號中恢復出相應的原始信號。 1968年,麻省理工學院S.E.Sunstein 的學術論文中最早出現了關於紫外光通信系統的具體實驗,研究了26公裡範圍內基於大氣散射效應的紫外光通信鏈路模型,實驗中採用大功率氙燈作為紫外光源,輻射出的光波為連續譜,波長最短為280nm,採用光電倍增管作為光電探測器。不久,Reilly研究了波長在200~300nm 範圍內的紫外光的大氣散射模型。
  • 世界「最短波長」的緊湊型雷射器誕生
    到目前為止,這類雷射器的商業應用大部分集中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上,如果可以將波長範圍進一步推向紫外線(UV),那麼VCSEL的用途勢必將更為廣泛。我們知道,紫外線可用於消毒,材料固化,螢光激發和醫學治療。隨著VCSEL技術的日趨成熟,在未來,更緊湊的紫外線VCSEL將毫無疑問是空間表面消毒殺菌系統以及皮膚病治療系統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 有史以來最短波長的VCSEL誕生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與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迄今為止所報導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VCSEL)最短波長:中波紫外線(280-320 nm,UVB),未來可用於消毒和醫療等應用。
  • 有史以來最短波長VCSEL誕生,可用於消毒和醫療領域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與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迄今為止所報導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
  • 雷射二極體徹底改變了光學傳感和材料加工
    雷射二極體徹底改變了光學傳感和材料加工據麥姆斯諮詢介紹,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s,LD)是一種雷射發生器,其工作物質是半導體,屬於固態雷射器,大部分雷射二極體在結構上與一般二極體相似。由於雷射二極體在工作中,電子的能量轉變過程只涉及兩個能階,沒有間接帶隙造成的能量損失,所以效率相對高。除了效率高,雷射二極體還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的優點,批量生產的產品單價低於1美元。目前,雷射二極體類型主要有單異質結(SH)、雙異質結(DH)和量子阱(QW),市場上的產品能提供從紫外光到長波紅外光的各種波長:中心波長由器件結構和半導體材料決定。下圖為雷射二極體的主要應用領域。
  • 自由電子雷射:我們的目標是波長更短、亮度更高!
    別著急,我正要講自由電子雷射最酷的一點:它的亮度跟其他光源相比可不是高一星半點啊。看下圖便知。自由電子雷射相比於X射線發射管,一代同步(如作為兼用光源的北京同步輻射裝置),二代同步(如合肥同步輻射裝置),三代同步(如上海光源)的亮度對比自由電子雷射華麗生成記自由電子雷射,是一個以波蕩器磁場為媒介,高能相對論性電子束和光場相互作用並進行能量交換的系統。
  • 美發明世界波長最短X射線雷射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製造出了世界上波長最短、最純的X射線雷射,這項成就實現了一個45年的預言,打開了向一系列新的科學發現進軍的大門。X射線雷射  X射線能幫助人們深入觀察原子和分子世界。
  • 一種雷射二極體精密驅動電路
    相比於其他類型的雷射器而言,半導體雷射器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如腔長較短、品質因子較低、固體增益介質受載流子濃度變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閾值電流附近,注入載流子濃度的瞬態變化會造成自發發射光場相位的波動;以及由於半導體雷射器內不完全的粒子數反轉所產生的自發發射光子會增加場強的波動,等等;這些特點使得半導體雷射器的雷射線寬相對較寬,頻率受電流和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顯著,這些特點制約了其在某些精密測試領域中的應用
  • 德國機器視覺雷射公司Laser Components開發雷射二極體模塊 MVpulse
    原標題:德國機器視覺雷射公司Laser Components開發雷射二極體模塊 MVpulse   據悉,機器視覺雷射公司Laser Components GmbH
  • 雷射二極體的工作原理
    雷射二極體就是可以產生雷射的一種半導體二極體,其產生雷射的三個條件是:實現粒子數反轉、滿足閾值條件和諧振條件。由於雷射二極體具有極高的靜電敏感性,所在在使用時要注意防靜電。   雷射二極體本質上是一個半導體二極體,按照PN結材料是否相同,可以把雷射二極體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SH)、雙異質結(DH)和量子阱(QW)雷射二極體。   量子阱雷射二極體具有閾值電流低,輸出功率高的優點,是目前市場應用的主流產品。
  • 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雷射二極體的物理結構是在發光二極體的結間安置一層具有光活性的半導體,其端面經過拋光後具有部分反射功能,因而形成一光諧振腔。在正向偏置的情況下,LED結髮射出光來並與光諧振腔相互作用,從而進一步激勵從結上發射出單波長的光,這種光的物理性質與材料有關。 半導體雷射二極體的工作原理,理論上與氣體雷射器相同。圖1(b)是雷射二極體的代表符號。
  • 將雷射調諧到紅外波長的創新方法
    他們與奧地利和俄羅斯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這項創新,現在已成為專利申請的主題。他們的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光學學會協會(OSA)的旗艦雜誌「Optica」上。    一束雷射光脈衝(藍色)從左側進入充滿氮氣(紅色分子)的空心光纖中,沿著傳播方向,光譜向更長的波長方向展寬,如圖所示為橙色輸出光束(右)在此研究領域中,如果雷射波長位於紅外區域並可能在紅外區域可調,則許多雷射應用都具有決定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