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inside 發表於 2020-03-19 15:36:23
據了解,日本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與旭化成(Asahi Kasei)合作開發出一個雷射二極體(LD),能夠發射迄今為止波長最短的紫外光(UV-C波長範圍內),潛在應用包括殺菌消毒、皮膚學及DNA分析等。
圖片來源:Nagoya University and Asahi Kasei
發射紫外光的雷射二極體基於AIN(鋁化氮)襯底,在室溫脈衝電流注入下,發射出全球最短的雷射波長——271.8nm。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短波長半導體雷射器僅能達到336nm,而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深紫外光波長範圍為200nm-280nm。
由於材料具有極高的電阻,研究員認為在紫外線範圍內進行電流注入下的雷射具有挑戰性。此次研發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使用專門設計的p側層,以同時實現足夠的光限制和降低器件電阻,以及通過採用缺陷少的AIN襯底來抑制光散射損耗。此外,旭化成還成功將其薄膜晶體生長技術與名古屋大學C-TEFs設備的工藝技術和評估技術結合起來。
因此,這項研究成果掌握了開發高輸出UV-C固態光源的關鍵。目前,研究小組正在開展進一步的合作研究,以實現持續室溫深紫外雷射,進而開發深紫外半導體雷射產品。深紫外半導體雷射器有望用於醫療殺菌消毒,牛皮癬等皮膚疾病治療以及氣體和DNA分析。
據悉,該研究已於2019年10月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Express)期刊上。(編譯:LEDinside Janice)
責任編輯:wv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