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到8月,累積了快10篇待發報告,再不寫都快忘光細節了,那就從後往前寫吧。今兒先來一篇南航A350商務艙報告,這也是本人第一次體驗南航的墨鏡俠。
2017年9月參觀HX第一架A350。
話說第一次見識墨鏡俠是在2017年9月1日,彼時有幸獲邀參觀了剛從土魯斯飛抵的香港航空第一架A350,還跑到駕駛艙坐了坐,那座椅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2017年9月HX的首架350過水門。
第二次A350體驗也是港航,在2018年。第三次就是這一次,獻給了南航。
抵達CAN
T2常年base深圳,對於機型選擇只能佛系,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從廣州飛上海的機會,當然要選擇A350。雖然知道颱風已經登陸浙江,但還是擋不住嘗鮮的衝動,好在這次整個旅途算順利,沒有延誤太久。本次航班機齡0.7年的B30C0,某旅縱橫上暫時沒有飛機成就可以查看。
廣州幾乎天天跑,但白雲機場卻已經很久沒來了,T2投用居然已經是前年的事情,以至於下了車後感覺來到了一座新城市。
南航的兩艙值機區在進門後最左側的C區,走過去的路上,有那麼點SZX往ZH貴賓區走的意思。雖然疫情已經過去,但是機場的人流不算多,兩艙CI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CI和休息室
抬頭看看,發現「鉑金」二字已經赫然在列。
CI的對面是一個禮賓區,但誰能告訴我這個禮賓區是做啥用的?因為趕時間所以就沒問也沒進去,下次可以體驗一下。CI完之後徑直向前,就是兩艙安檢區域,同樣沒什麼人。
過了安檢,休息室便在正前方,不得不說這樣一條直線完成CI、安檢到休息室的體驗非常NICE,果然還是大本營給力。
休息室分為兩艙鉑金區和金銀卡區,左轉便是兩艙休息區。如果我記憶沒錯的話,感覺T1的金銀卡休息室要比這兒亮堂不少,T2的兩艙休息室一進去時並沒有給人一種特別不同的感覺。
雖然CI時沒見到多少人,但休息室的人不少。
餐食選擇不算特別豐富,但已經比疫情期間在SZX全員吃麵要好太多了。
這次要了碗雲吞,順了兩顆費列羅,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內的休息室吃到費列羅……
出神地聽著雨滴隨意打在戶外院子的聲音,囫圇墊完了肚子,便去找個沙發處理點文件。
休息區域呈長廊狀,不會呈現上海V26那樣排排坐躺沙發的場景,至少每個座位前後左右享有的空間是非常充足的,但不如SHA東航V7的布局有條理(V7後面幾篇會專門寫到,我也是孤陋寡聞第一次體驗),要找到一個好位置可能需要走很長一段路。
而我就是在休息室的最盡頭找到了一處稍微安靜的角落坐了下來。 但是好景不長,剛打開文件,一位小哥就進來「請客」出去,原因是要做消毒。非常理解,萬分支持,只是我真的特別需要5分鐘的時間完成手頭的事情,小哥也為此等了我5分鐘,很不好意思!
道完謝之後離開這個隱秘的角落,找了半天才在另一處坐了下來。
休息片刻後正當我要離開時,一位小妹推著車走到前面:「先生您要登機了嗎?拿個水果再走吧!」贊啊,這服務這話術,一下子讓人好感倍增。
機艙設施
不過B254登機口略遠,從休息室走了有差不多10分鐘?而且登機口不適合拍飛機,只能在角落窺得墨鏡俠的腦袋。多年前便聽聞南航為350選了不配拉門的Recaro CL6710座椅,在網上翻看座椅資料時,配色是這樣的:
不過南航的配色就有點暗沉了,不知道南航對於藍色的理解是不是有什麼偏差,要麼就淡得像洗到脫色,要麼就深到發黑:
這暗沉的顏色讓我一走進機艙就驚呼「哇怎麼這麼擠!」 加上機艙本來就很熱,而且商務艙幾乎滿座,機艙給我的第一感覺並不是特別舒適,甚至覺得過道也特別窄。
迅速找到9A坐下,座椅的舒適度還是不錯的。
腳部空間任何強調私密空間的座位對我來說不太夠,可能還是大通鋪睡得舒服。
小水沒有放在外頭,而是置於小儲物櫃裡。
放置耳機的位置在座位頭部靠墊一側,比較不順手,不過一般我也不會用機上耳機,所以這個設計略顯不合理的區域,就當是幫我省下其他儲物的空間了。
坐墊旁小儲物槽可以放置一部手機(硬塞兩部也是可以的)以及其它物件,降落時可以將手機放進去,防止觸地時手機飛出去。
其他細節就大同小異了,不過手柄沒怎麼把玩,還是睡覺重要。
登機時已入夜,好像很久沒有見過雨天的機場了。四、餐食及服務再說說服務,或許是CAN的大佬太多了,前後的乘客被CC前呼後應地照顧,目之所及的大佬們已經點完餐、送完飲品,我這兒依舊無人問津,直到推出前的最後一刻,CC似乎才想起我來。
當然槽點不止這一個,起飛前我要了一杯蘇打水,CC滿口答應,結果等我用完餐了也沒見著影。詢問之下,CC說是蘇打水可能沒有了,再幫我看看。於是CC這一走就是永別,我的蘇打水和CC的回覆再也沒有出現。此時此刻,我心裡只有CAN休息室推著水果車的小妹,和廈航那比他親爹還舒心的服務。
餐食選了叉燒油雞飯,味道偏鹹,水果之外的出品感覺平平,甜品因為懼怕熱量所以沒有下肚。
不過7月份連吃了N餐東航的「卡路裡大禮盒」,這一餐有血有肉的正餐還是能讓人滿足的。五、尾聲
追著颱風的路途中,機翼忽閃的燈光被窗戶上的雨滴雜亂地折進機艙,照出了一副銀翼殺手的色調。
憑藉多年來在飛機上惡補的地理知識,我感覺飛機一定是繞著颱風和雲層,從東海上空迂迴了一陣子才落的上海,落地後打開app發現果不其然,而且還在溫州上空畫了一個圈。
落地後,熟練地打開隨身碼,匆匆結束了這段350之旅,也終於看到墨鏡俠的側身了。這趟出行,總的體驗尚可,休息室比機艙驚豔,不過一次行程說明不了什麼,期待下次還能再體驗一回。
離開機場,直奔元一希爾頓,發現原來幾天前換了業主,現在成了祥源希爾頓,具體報告待我另起Report。感謝大家賞臉,歡迎拍磚,謝謝送花!
本文源自飛客茶館會員「David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