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庫動態 | 回顧諾貝爾獎120年的非凡歷史

2021-01-09 澎湃新聞

1901年至2020年,諾貝爾獎共頒給過930名個人和25個機構(諾貝爾獎授予個人934次,授予組織28次,其中有4位個人和3個組織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回顧諾貝爾獎120年歷史,可以發現:

1.  西方國家主導了諾貝爾獎。

圖1顯示了113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分布(部分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兩個國家有關係,如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生於法國,任職於德國,那麼其諾貝爾獎的歸屬為法國和德國)。

圖1  1901年至2020年,諾貝爾獎歸屬地分布

按照這種統計方法,美國和加拿大是421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西歐是506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他們的和佔到了總數的81%。如果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計算在內,這一佔比將達到82.7%。

2.  諾貝爾獎歸屬國中,美國排名世界第一。

在過去的120年裡,共393個諾獎歸屬於美國,這幾乎是排名第二的英國(134個)的三倍。德國(111個)排名第三,法國(70個)排名第四,瑞典(31個)排名第五,日本(29個)排名第六,瑞士(28個)和加拿大並列第七,之後是俄羅斯(26個)和奧地利(22個)。

需要強調的是,美國諾獎數量比排名二至六名的和(375個)還多。

3.  拉丁美洲、亞洲、非洲和中東是11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佔總數的10.4%,儘管這些地區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85%。

4.  亞洲是59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佔總數的5.2%。亞洲人口數量佔全世界人口總數的55%。

亞洲國家中,日本諾獎數量排名第一(29個),排在日本之後的是印度(11個)和中國(8個)。

5.  中東地區是22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其中12個歸屬於以色列。

6.  非洲是18個諾貝爾獎的歸屬地,在所有的歸屬地中排名墊底。

7.  猶太人是諾貝爾獎主要的獲得者。

猶太人和猶太人後裔佔世界人口比重不到0.2%,但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達到208人,佔總數(930人)的比重達到了22.4%。

8.  按性別來劃分,共有873名男性獲得諾貝爾獎,共有57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

按比例計算,男性佔比為93.9%,女性佔比6.1%。

57名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33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或和平獎。

9.  表1顯示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

表1  獲得諾貝爾獎的十大研究機構

10.  按年齡來劃分,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跨度非常大,

既有17歲的少女Malala Yousafzai(2014年和平獎),也有97歲的John Goodenough(2019年化學家)。圖2顯示了9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分布,其平均年齡為60歲。2020年11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別是51歲、55歲、56歲、68歲、68歲、68歲、71歲、72歲、83歲、85歲和89歲。

圖2  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分布

註:本文由前灘綜研根據原文摘譯,文中觀點不代表本院及本公眾號觀點。

作者:Mark J. Perry(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

來源:2020年10月12日美國企業研究所官網(AEI)

相關焦點

  • 全球智庫動態 | 美國智庫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預測
    1月6日,歐亞集團發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該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把美國國內政治風險列為全球十大風險之首,其他風險包括中美關係、跨國公司面臨的政治壓力、印度、歐洲、氣候變化等。近10年來,人們一直生活在地緣風險不斷上升的環境中,但沒有出現真正的國際危機。除了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發展趨勢良好,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全球化至關重要。
  • 一個有著120年歷史的重要獎項
    《三聯生活周刊》第1109期封面文章《改變世界的人》中寫道:進入到21世紀之後,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正在急劇升高,性別失衡在諾貝爾獎創立了一個世紀之後開始縮小。時至2009年,創紀錄地有5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中又出現了4位女性,可以說是又一個小高潮。近幾年來,每到10月初記者們都要做一個關於諾貝爾獎的專題報導,這已經成了他們的一項固定任務。諾貝爾獎的意義在於它的歷史與現代性的結合。
  • 智庫·報告 | 危中有機:全球不動產租售市場運行回顧與展望(2019...
    印度得益於金融與IT行業的發展,國內外公司數量逐步增長,寫字樓租售需求則相對穩健,全年總吸納量約226.68萬平方米,達到歷史新高;新德裡東南部衛星城諾伊達全年總吸納量猛增至32.52萬平方米,歷史年吸納量均在其1/3的水平;班加羅爾2019年上半年吸納量同比上漲30%至35%。
  • 諾貝爾獎發了120年,卻還有錢發,那諾貝爾生前究竟有多少錢?
    1901年,算上今年10月份公布的諾獎名單(今年12月10日的斯德哥爾摩頒獎晚宴已被取消),諾獎至今已經頒發了120次。而且,今年的諾獎獎金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看到這組數字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既然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20年,卻還有錢發,那諾貝爾生前究竟有多少錢?諾貝爾確實很有錢,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化學家、發明家和工程師,同時還是一位非常有經濟頭腦的商人。
  • 諾貝爾獎120歲啦,為啥獎金越發越多呢?
    諾貝爾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榮譽獎項,而且獎金豐厚。到今年,諾貝爾獎已經120年啦,從十月五日起,將陸續揭曉各獎項的具體獲獎名單。而且,今年的諾貝爾獎金將恢復到1000萬瑞士法郎。第一屆諾貝爾獎於1901年頒發,設立了物理,化學,和平,生理或醫學,以及文學五個獎項。每項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一百年後,2001年,每項獎金已經達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從此,諾貝爾獎金就基本維持在了這個水平。不過,去年,也就是2019年,諾貝爾獎金是900萬瑞典克朗。今年,重新恢復到了1000萬瑞典克朗。
  • 居裡夫人120年前的筆記至今仍有輻射!諾貝爾官方:將持續1500年
    19世紀女科學家瑪麗·居裡(Marie Curie),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並且畢生為此奉獻,為獲得2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近日諾貝爾獎官方就上傳了瑪麗·居裡的筆記,更指出她曾用過的筆記本至今還有輻射,甚至還會持續1500年。▲居裡夫人為獲得2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瑪麗·居裡生於1867年11月7日,近日適逢她的冥誕,諾貝爾獎官方也發文回顧,指出瑪麗·居裡有著堅定的決心和無限的好奇心,讓她成為了現代科學界的偶像。
  • 居裡夫人120年前的筆記至今仍有輻射!諾貝爾官方:輻射將持續1500年
    19世紀女科學家瑪麗·居裡(Marie Curie),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並且畢生為此奉獻,為獲得2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近日諾貝爾獎官方就上傳了瑪麗·居裡的筆記,更指出她曾用過的筆記本至今還有輻射,甚至還會持續1500年。
  • 諾貝爾獎120年來首次!3位女性獲物理和化學獎,共計僅10位
    120年間的獲獎資料,諾貝爾物理學和化學獎僅頒給了10位女性,而今年就有3位,這是否在向全球的女性科學家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呢?,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也是目前唯一同時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科學家。
  • 為什麼諾貝爾獎,在全球最出名
    在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獎金當中,沒有一個像諾貝爾獎獎勵多領域、且不分國界、頒獎歷經120年、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獎。諾貝爾,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精神,鼓勵全世界上進步人士。紛份獻身於科學研究,紛紛效防他,設立類似的獎金,加速了全人類的文明進程。諾貝爾,終身未娶,沒有妻子,沒有子女。
  • 東方智庫丨2020,全球十大科技創新有哪些?
    本文共5067字#2020科技再造未來#2020年是人類歷史、世界歷史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COVID-19(新冠肺炎)不僅給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巨大傷害,而且給世界的幾乎所有領域、行業都造成了重大衝擊。疫情全面衝擊,科技創新堪稱例外但全球科技領域也許是一大例外。
  • 諾貝爾獎120年來首次!今年有3位女性獲物理和化學獎,共計僅10位
    檢索1901年至2020年共計120年間的獲獎資料,諾貝爾物理學和化學獎僅頒給了10位女性,而今年就有3位,這是否在向全球的女性科學家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呢? 長期以來,自然科學領域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比例一直偏低,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
  • 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對比衣、食、行開支等三方面,新加坡連續第五年被評為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香港則降至第四。
  • 諾貝爾獎僅3100萬,第一屆獎勵15萬,為何120年還沒花完
    文丨通史花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完諾貝爾獎是如今科學界的最高獎項,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研究,無疑都對人類歷史有著推進的作用,這些科研成果都是人類進步的證明。每年,諾貝爾獎的獎金可謂是非常豐富,即便是對於頂尖科學家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諾貝爾獎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了,為何至今獎金還沒花完呢?
  • 諾貝爾獎僅3100萬,第一屆就獎勵15萬,為何120年還沒花完
    文丨通史花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完諾貝爾獎是如今科學界的最高獎項,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研究,無疑都對人類歷史有著推進的作用,這些科研成果都是人類進步的證明。每年,諾貝爾獎的獎金可謂是非常豐富,即便是對於頂尖科學家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諾貝爾獎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了,為何至今獎金還沒花完呢?諾貝爾獎的創立諾貝爾獎的創立者是瑞典的科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也是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
  •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川普如願以償?榮獲諾貝爾獎,但有點特殊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期,國外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絡瘋狂轉發最新熱點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榮獲諾貝爾獎,但有點特殊。
  • 諾貝爾獎成立時有多少錢?為什麼發了120年還沒發完?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是科學界的盛事,巨星璀璨、豐厚的獎金吸引著聚光燈,諾貝爾獎背後的「神秘基金會」卻很低調,不為大眾所熟知。諾貝爾獎於1901年開始頒發,啟動資產大約為3100萬瑞典克朗,如今每一年的獎金幾乎都大於這一金額。發放了120年,諾貝爾基金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從最初的3100萬瑞典克朗增長到49.02億瑞典克朗(數據截止到2019年),增長160倍!
  • 尼古拉·特斯拉的非凡生活
    1月7日是特斯拉逝世75周年,這提供了一個及時的機會來回顧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卻聞名於世的人的一生;聲稱只致力於發現,但喜歡表演者的角色;吸引了許多女人的注意,但從未結過婚;產生的想法改變了日常生活,創造了多種財富,但幾乎身無分文地死去。
  • 智庫論壇|隆國強: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智庫之所以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由智庫在科學決策過程中的獨到功能決定的。1.以政策研究與評估為本職,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無論大事小事,決策正確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高度重視決策。在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很多專門出主意的謀士,但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智庫。現代智庫只有100年左右的歷史。
  • 2020諾貝爾獎相繼發布,這些大學又成贏家
    擁有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備受全球關注加州伯克利分校在全球諾貝爾獎得主大學排名第三,此外,學校還培養出14位菲爾茲獎得主和25位圖靈獎得主。可見,伯克利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對國家作出了的非凡貢獻。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
  • 疫情籠罩下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的意義在於它的歷史與現代性的結合。這個有著120年歷史的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獎項,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且繁複的評獎網絡,從對上千人的提名、討論,一直到正式宣布的那天上午的最後一輪投票。一年來的評獎工作最終會體現在每年的10月初,總共持續8天的一系列發布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