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科醫院如何高效運營?管理、人才缺一不可,唯醫攜手美國RIE...

2021-01-09 搜狐網

  近年來,醫療體制和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兩票制、高值耗材管控、取消藥械加成,中國骨科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在以手術為主的骨科醫院中,以往較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創新管理模式,優化運營管理,以質取勝。

  2018年5月12日,中國骨科醫院管理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巖,美國骨科醫院集團Rothman Institute Enterprise(以下簡稱「RIE」)創始人Richard H·Rothman,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上海長徵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吳海山,貴州省人民醫院院長田曉濱、山東淄博蓮池骨科醫院院長崔豔、浙江邦爾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集團副總經理黃蓓等業內人士參與論壇。

  圍繞「骨科專科醫院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釋放醫療生產力,提升醫生價值,優化患者就醫體驗」的議題,來自骨科行業的20餘位專家、院長、創業者展開討論。

  專科醫院湧現,運營和人才是關鍵

  骨科是介於消費型醫療和專業型醫療之間的專科,具有服務類項目較多、高值耗材使用較多、毛利潤較高的特點。

  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中記錄的每五年一次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在2013年我國15歲及以上居民的肌肉、骨骼結締組織類疾病的患病率已經達到3.73%,保守估計,中國每年新增的骨科病患者至少在200萬人以上。

  巨大的需求對骨科診療機構的資源配置提出了考驗,在分級診療的大環境下,各級醫院醫療實力分布不平衡,提高基層醫生整體水平,提高教育水平至關重要。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室發布《關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支持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堅持政府主導並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

  在國家政策扶持下,骨科專科醫院的發展迎來了春天,專科醫院如雨後春筍,高端骨科專科缺乏,人才和運營是專科機構發展的關鍵。

  捷邁醫療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劉嘉認為,雖然44號文件給與民營醫院前所未有的支持,但是民營醫院仍然面臨人才的挑戰及模式的挑戰,「人才是兩方面的人才:一是專家學者;二是醫院管理者。」

  王巖認為,「建立骨科醫院,首先要加強培訓,提升醫生的整體水平,其次,結合『網際網路+』,通過技術手段提升醫院的管理效率。最後,我們要與像RIE這種世界頂尖的醫院合作,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如此才能更快的推動中國骨科醫院發展,創造出引領世界的骨科醫院管理模式。」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巖

  對於骨科專科醫院而言,一個病人在術後能夠迅速的從急性期轉入康復,不單純是技術問題。山東淄博蓮池骨科醫院院長崔豔認為,技術是基礎,但更多的是通過有力的管理讓多學科協作落地,讓麻醉、護理、康復,甚至讓後勤行政保障聯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讓醫院提供的是優質的服務,「管理在其中起的更多的是怎樣以技術為主導、通過多學科協作把各個部門合作在一起,實現醫院管理的最大化。」

  競爭環境決定適者生存,中國的COE如何構建

  在國務院44號文件出臺後,市場迎來競爭的機制,Rothman教授提出「適者生存」的概念,他創辦的RIE在美國擁有2家骨科專科醫院,9個手術中心,31家診所。通過建立卓越骨科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以下簡稱「CoE」)的管理模式,RIE在提升醫院管理效率、提升科研能力、醫療服務標準化以及費用控費上取得了可觀的效果。

  

  美國骨科醫院集團Rothman Institute Enterprise創始人Richard H·Rothman

  根據Rothman教授的介紹, CoE的管理模式由1970年代由Charnley教授提出,CoE包含4個核心目標——分別為「降低併發症」、「降低費用」,「提升療效」和「提高效率」。

  在過去的幾十年的探索當中,他通過「流程管理」「人員招聘」「團隊建設」「評估體系」「創新管理方式的嘗試」等幾個方面的不斷調整和優化,總結出一套完整的醫院管理模式,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最終做到降低成本,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給患者提供「方便、便於觸達,並且成本低廉「的醫療服務。

  Rothman教授表示:「我們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控制費用,作為一家醫療服務機構同時也是私營企業,如何平衡盈利與醫療使命的關係,如何平衡醫學專家和管理者之間的目標衝突,在這樣的問題面前,CoE模式是完美的選擇。」

  唯醫首席醫療官趙輝認為,骨科疾病主要是三個方面:先天性畸形、後天性創傷和退進性病變,其特點在於易於達到標準化,因此通過標準化管理和大量病例可以實現對於骨科診療流程的標準化,而這個標準化正是我們能夠實現骨科卓越中心的基礎。

  而要在中國打造COE模式,在醫療管理上要實現三大目標——完善患者體驗、醫生價值的回歸以及標準臨床管理。同時不光在醫療流程上,在學科教育培訓的標準化、科研投入方面,都要下功夫。

  趙輝認為,基於過去5年唯醫已經有充分的數據積累,中國15萬骨科醫生有13萬在唯醫體系註冊,50%來自於三甲醫院,同時,平臺積攢了接近8萬個各種類型的學術數據,建立了醫生行為資料庫,以及產品資料庫進行數據挖掘。「這些數據學術也便於我們更好的理解臨床診療行為、醫生行為,從而制定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診療流程。」

  

  美國RIE創始人Richard H·Rothman與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合力打造中國的骨科COE,在當天的論壇上,唯醫與RIE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表示,雙方將基於自身資源優勢,合作探索骨科專科醫院管理新型模式、骨科醫生的臨床技能及醫院管理培訓、面向骨科醫院和相關產業的共同投資和建設、建立骨科國際轉診網絡,以及基於骨科大數據的科研創新等。

  據介紹,唯醫線下實體骨科醫院網絡體系將包含定位於高端醫教研綜合中心的旗艦醫院、承載區域核心診療手術任務的標準醫院,以及合作骨科中心三種模式。

  唯醫將通過此次合作,全方位借鑑RIE骨科醫院集團的管理經驗,其中包括管理架構、信息系統、標準化流程等。與此同時,雙方將共同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醫院管理形式,打造全新骨科商業模式。

  談及今後發展的願景,劉崢嶸說:「Richard H. Rothman教授將膝關節置換的手術的3.5萬美金醫保支出降低到2萬美金,對整個美國控費作出了巨大貢獻。未來30年,唯醫也希望為中國骨科醫院拓展做出貢獻。」

  網際網路+骨科,將為骨科生態帶來怎樣的變革?

  網際網路+的應用與實踐,重要價值是有利於解決多個行業痛點。目前的痛點在於:針對醫生,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患者需求與醫生專業間的錯位、大量重複性病例的書寫、術後隨訪效率低下,以及大量非結構化數據難以應用於準確篩查和科研;對於患者而言,信息的不對等讓患者無法判斷自己適合的醫院,同時,對於骨科病人來說,路程遠、「排隊兩小時,就診5分鐘」的就診體驗相對較差。

  理想化的骨科醫院應脫離『一屋一醫』的傳統模式,既要有線上平臺,也要有實體診室,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唯醫總裁郝婧表示:「醫生資源突破了單體醫院的限制,可以得到一個資源最大化的在社會價值上的共享,這是我們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建立結合空中和線下的新型骨科醫院的概念。」

  從智能的網際網路醫院到實體診所、醫院,再到手術中心,患者可以通過在線問診和智能分診步入線下治療,乃至之後的隨訪與康復。這一流程下來,源於多方和整體貫通的患者健康數據將被整合,支持人工智慧分析的同時,亦可及時「反哺」骨科鏈條前端各個環節。

  郝婧認為:「 困難的事情我們不要單打獨鬥,不同模式的數據底層建設不是我們一個公司可以打造的,要和大型領先公司合作,做一些應用上的嘗試。在整個生態中,所有的合作夥伴對我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做CoE,大家要一起用資源完成這個目標。」

  通過「線上問診+線下專科醫院」的全流程服務,連結醫生、藥械廠商和骨科患者,唯醫目前已與美年大健康、阿里雲等企業展開合作,共建骨科生態鏈。在網際網路+醫療政策的利好下,唯醫的網際網路醫院早在2017年3月已在銀川上線,實體骨科專科醫院也將逐步落地全國。

  通過與各方的合作,唯醫除了要打造中國最大骨科醫生教育、骨科藥械營銷、骨科網際網路醫院、骨科實體醫院、骨科智能診療系統在內的一站式骨科平臺的骨科平臺,為骨科全產業鏈(醫、患、商)提供整合服務外,還要建立建立包括醫療研發平臺、專業合作平臺、臨床手術中心、康復中心等在內的周邊配套產業,打造國際標準骨科產業鏈。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上線「網際網路+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 (HRP)」
    廣州2017年11月13日電 /美通社/ --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近日宣布,在推進創新智慧型醫院建設過程中選擇與金蝶醫療合作,攜手打造「網際網路+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 (HRP)」。
  • 常德第一人民醫院9個專科被省裡「點名」
    紅網時刻常德12月4日訊(通訊員 彭佩 潘曉琴)12月3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發文對2020年湖南省臨床重點專科評審的公示結果予以確認,常德一醫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護理4個臨床重點專科繼續獲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骨科、感染科、老年病科、
  • 銳觀察 | 如何借力資本提速發展?幾大專科連鎖巨頭有話說
    資本加速民營專科連鎖擴張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精神專科醫院集團,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寧醫院)繼2015年登陸港股後,又在A股IPO排隊中。憑藉「A+H」雙平臺模式,康寧醫院將提速全國布局。該計劃在2014年推出,即以符合一定資格的核心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為合伙人股東,與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新醫院,在新醫院達到一定盈利水平後,公司依照相關證券法律、法規,通過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或兩者相結合等方式,以公允價格收購合伙人所持有的醫院股權。愛爾眼科希望通過「合伙人」計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盟,讓更多員工分享公司發展成果,凝心聚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
  • 【動態】中山醫院專科聯盟和名醫工作室組團下沉 同質化、高水平...
    儀式上,寶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萍,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寶山區副區長陳筱潔,寶山區醫保局局長周裕紅,吳淞街道黨工委書記顧建斌,寶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黨委書記王建、主任羅文杰,吳淞醫院院長朱疇文、黨委書記範紅娟、執行院長郭鶯、常務副院長肖潔汶共同為中山醫院醫聯體放射科聯盟、腫瘤專科聯盟、泌尿外科聯盟、胸部腫瘤外科聯盟、麻醉科聯盟、檢驗醫學聯盟、教學聯盟和危重症護理聯盟等8個專科聯盟以及「大國工匠」周平紅教授內鏡工作站和董健教授骨科名醫工作室揭牌
  • 瑞派寵物醫院告訴你最牛醫院的正確打開方式!
    科學的運營管理助力瑞派關忠十裡堡院近年來迅猛發展,院長顧強表示,目前醫院科室通過輪崗打破科室牆及專業瓶頸;系統的培訓提升團隊技能,快速轉化生產力,優化提升人效;並擁有住院醫晉升+ICU專人+化驗室強化完善人員梯隊建設。
  • 【口碑TOP10】武漢骨科「人氣」最旺的三甲醫院
    武漢作為大都市,各種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林立,而醫生是大家求醫時最關注的方向標,醫師人數不僅折射出醫院的綜合實力,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相關專科的發展水平。本報綜合網絡數據,對武漢市三甲醫院的骨科醫師人數進行排行,僅供參考。
  • 康復產業調查——康復科在醫院是什麼地位?八大專科你知道嗎?
    而與之相對應的骨科術後康復,在多數地區甚至某些大城市的大型醫院,均處於較低水平,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骨科臨床的需求不斷向縱深發展。特別是對功能恢復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骨科康復的需求更是迫切。如何使骨科和康復科快速融合、取長補短、互惠互利、一體化協作,將彼此專業相結合發揮優勢,在短期之內,催化骨科康復的快速發展來滿足骨科臨床的需求。
  • 美國麻省總醫院支持建設的嘉會國際醫院重點專科回顧
    2017年10月20日8點49分,上海宣布啟動首個國際多學科診療平臺——嘉會國際醫院多學科診療平臺。這個平臺是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支持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醫療建設的舉措之一,旨在為中國的患者提供直接連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專家醫療資源並在上海實現國際化高標準治療。
  • 山東省中醫院5個專科獲2019屆中國中醫醫院最佳專科
    11月16日,中國醫院協會中醫醫院分會第五屆年會暨2019年中醫醫院院長論壇在成都召開。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在會上發布了2019屆中國中醫醫院最佳專科評選結果,山東省中醫院骨科、心病科、針灸科榮獲最佳研究型專科獎,肛腸科、腦病科榮獲最佳臨床型專科獎。
  • 全國各專科排名公布,廣東這9家醫院最強
    大洋網訊 廣東9家醫院進入全國綜合醫院排行「百強」,最佳名次為全國第六。11月10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8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七大區域醫院綜合實力和專科聲譽排行榜。今年是該榜單發布的第十年。
  • 中國醫院管理獎 | 浙大一院「五位一體」打造藥學重點專科
    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9月底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自此,藥品零差率時代來臨,醫院的藥品加成盈利模式宣告終結。這意味著以往靠藥品來獲得利潤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而與此相關的主要學科——藥學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藥學職能如何轉變?藥師執業價值何去何從?
  • 首批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授牌 華山等6家醫院榜上有名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以醫療需求和醫療質量為導向,以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目標,以藥品臨床綜合評價、臨床ADR監測、個體化給藥技術應用為重點,提升臨床藥學的服務能力和研究實力,鑄就藥學人才高地,出臺了《華山醫院用藥處方審核規範》,建成HIS臨床藥師工作站,完成「個體化給藥決策輔助支持系統」,開設藥學門診,開展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及研究,啟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啟動「網際網路+藥學服務」項目
  • 醫聯與美國醫學會雜誌達成合作 「JAMA 搶鮮看」欄目正式上線
    10月26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院醫聯與美國醫學會(AMA)旗下的權威刊物美國醫學會雜誌(以下簡稱JAMA)籤約儀式在京舉行。JAMA主編Howard Bauchner教授、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副主任趙東兵教授出席了籤約儀式。
  • 醫聯與美國醫學會雜誌達成合作 「JAMA 搶鮮看」正式上線
    10月26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院醫聯與美國醫學會(AMA)旗下的權威刊物美國醫學會雜誌(以下簡稱JAMA)籤約儀式在京舉行。雙方宣布,醫聯與JAMA共同打造的「JAMA 搶鮮看」欄目在醫聯平臺上線。JAMA主編Howard Bauchner教授表示,「醫聯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中國的醫生有一個學術交流的陣地,雖然公司的核心業務現在專注於打造慢病管理全流程的網際網路醫院,但學術交流始終是醫聯平臺深受中國醫生歡迎的重要理由,所以JAMA選擇與醫聯建立在內容層面的合作也在情理之中。
  • 喜報| 東昌府人民醫院成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一批關節外科專科...
    2019年10月18日—19日,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關節外科學分會第二屆學術會議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關節外科專科聯盟成立大會在濟南召開。東昌府人民醫院成為第一批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關節外科專科聯盟35家醫院成員單位,脊柱關節外科苗峰田醫生作為代表出席本次會議及授牌儀式。
  • 頂尖醫院是如何養成的 大咖們這樣說
    近日,「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發布,北京協和醫院(下稱協和)依然穩居榜單之首,至今已經連續7年。而在2015年度中國最佳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總參評學科37個,協和共有26個專科位入圍,上榜率70.3%,其中8個專科名列榜首,6個專科位居第二。擁有一個強勢專科不難,難的是擁有這麼多?協和是如何做到的?聽聽這些專家們是如何說的。
  • 成都醫院「群英譜」來了:全市「龍頭」專科都在這裡
    重點專科覆蓋25種二級學科、22個區(市)縣,涉及近50餘個醫院,在全市形成了廣覆蓋態勢。在此基礎上,我市率先形成了一批「龍頭」專科。那麼現在,小錦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全市各大醫療機構的「群英譜」。市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鍾南山院士創新工作站、成都市呼吸內科質控中心、四川省呼吸內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四川省呼吸臨床研究中心核心單位、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醫院呼吸專科醫聯體慢阻肺協作組成員單位。
  • 致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泰州四院醫衛康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江蘇網12月29日泰州訊 室外寒風凜冽,卻擋不住泰州四院人投身醫院建設的熱情。12月25日下午,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信息化項目啟動大會在醫院行政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此次攜手醫衛康(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信息化項目,是醫院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 用友醫療推出HRP醫院運營管理信息系統
    日前,由用友醫療與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聯合舉辦公立醫院改革下的醫院經濟管理與信息化建設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探討了在國家政策環境和醫院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如何構建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
  • 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將建一所高品質國際醫院
    深圳前海泰康國際醫院(籌)將以患者需求為核心,打造全人全鏈條健康服務,重點建設婦女兒童健康、骨科與運動醫學、老年醫學三大學科群(卓越醫療中心),在此基礎上整合腫瘤相關內外科、影像診斷、病理診斷等學科,發展橫向貫通的腫瘤學科群、健康管理與心理服務平臺及科研平臺。建成後,醫院將提供普惠與滿足多層次需求相結合的高品質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