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民進黨宣告未來經貿談判將採黑箱作業

2020-12-06 觀察者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0日報導,民進黨宣稱未來兩岸及國際經貿談判應仿效美國「貿易促進授權」(TPA)機制。但在美國華盛頓方面聽來,民進黨無異宣告將採黑箱作業。因為TPA在美國遭到的最大質疑就是「黑箱」。

抗議「黑箱」,反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

報導稱,針對兩岸服貿、貨貿等協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重要財經幕僚、前「金管會主委」施俊吉說,所有貿易協議都應資訊充分公開、「國會」完全監督。施俊吉同時說,應仿效美國TPA法案,授權「政府」直接與「外國」進行貿易談判,「國會」僅能就談判結果表決通過或否決,不得修改談判內容。

報導指出,民進黨說的TPA,原文是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系美國國會對總統(行政部門)與外國談判經貿協定之特別授權;對於談判結果,國會只能同意或否決,不得修改,亦不得拖延不予審議,藉由冗長發言以阻撓議事。

TPA在美國有很大爭議,原已在2007年失效,但行政部門難以忘懷此一法案賦予的便利,所以歐巴馬上任後要求國會重新授權。國會在2015年通過,並經歐巴馬籤署,重新施行。

美國反對TPA者,主要認為它不透明。理由有二,其一,經貿協定內容往往很繁複,談判完成後,一個「大包裹」送到國會,國會要如何細細察驗?要如何發現其中的微妙或疏失?其二,談判過程中,國會議員可向行政部門查詢,只須具結保證不洩密;但國會議員發現,行政部門常常找些理由搪塞議員,業者卻較容易知悉談判內容(當然也要具結保密)。

反對TPA的另一理由是它違憲。美國憲法明文規定,總統(行政部門)與外國締約一事,不但需獲參議院2/3多數同意,且「須得到國會建言(advice)」。可是TPA使國會只有同意與否之權,無建言機會,故不符憲法規定。

儘管反對者振振有辭,但目前美國國會是共和黨佔多數,而共和黨較支持自由貿易,例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因此也就支持TPA,並藉此為TPP加把勁兒。於是反對者繼續「黑箱」罵個不停,行政部門卻已經吃了定心丸。

文章最後質疑,民進黨反服貿,理由是「反黑箱」;現在執政有望,卻開始主張仿效TPA。這不是明白告訴大家:國民黨不可以黑箱,我可以黑箱?民進黨一方面要「資訊充分公開,國會完全監督」,另一方面卻又要「仿效美國TPA法案」,豈不自相矛盾?

抗議「黑箱」,反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警方遭學生勒脖推擠

豬爸爸解讀:
馬英九的偷是偷,買也是偷。蔡乙己的偷是竊,搶也是竊,竊不是偷,民主的事你懂什麼

相關焦點

  • 民進黨明知服貿談判絕非黑箱 攪混水
    臺灣《中國時報》26日社論說,我們非常清楚,反對「服貿協議」人士訴求的「反對黑箱作業」並非事實。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回溯相關資料可以發現,在談判前及談判期間,臺當局相關部門曾與島內金融、遊戲、會展、海運、印刷、美容、餐飲、旅遊、廣告、物流等產業代表,總共舉行110次小型座談會。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蔡英文不要玩火!
    民進黨近期悄悄在黨部私下連署「禁掛五星紅旗」等5大「公投案」,還拜託黨工幫忙籤名,湊人數。此舉不光引來黨工直批黨部不該強迫湊連署,嗆聲要離職。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警告蔡英文別玩火
    民進黨近期悄悄在黨部私下連署「禁掛五星紅旗」等5大「公投案」,還拜託黨工幫忙籤名,湊人數。此舉不光引來黨工直批黨部不該強迫湊連署,嗆聲要離職。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
  • 民進黨當局證實:日本每次談判都會提
    民進黨當局證實:日本每次談判都會提 2020年12月04日 13: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訊  臺灣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一事吵得沸沸揚揚,如今又傳出民進黨當局明年3月將接力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地區食品進口。
  • 民進黨當局搞「臺獨」?「海峽中線不存在」才是最好的穩定器
    美國高官接連來訪,讓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有點暈,連衛生部長在總統繼承中的排名順序也拿出來顯擺一下。至於副國務卿克拉奇來臺更是宣傳上了天,說他是1979年美臺「斷交」後美國務院訪臺最高層級官員,更有人說他是與1978年底來臺的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一樣大的官。 眼看著美臺「實質關係」在提升,現在民進黨當局開始眼巴巴地期待美國的「十月驚奇」了。
  • 國臺辦:民進黨執迷不悟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石龍洪、劉歡、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為謀求政治私利,幹擾限制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號稱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他們蓄意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導致臺胞臺企直接喪失本應享有的發展先機,嚴重損害臺胞臺企發展利益。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
  • 民進黨的「黑箱」顯示臺灣的民主已倒退
    但,質詢的暴風核心是民進黨當局在臺美經貿談判過程中,除少數決策者,整個臺灣全被蒙在鼓裡,政令一出,就要逼百姓出賣健康換取空頭支票。評論認為,當年高舉公開透明旗幟的民進黨,現在卻在創造臺灣最大「黑箱」;面對檢驗,還把輕浮當有趣,藐視民意,臺灣的民主已倒退一大步。
  • 華盛頓一決定讓蔡英文心涼,臺媒這「一刀」補得漂亮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政治利益,緊緊貼靠美國政府。為了討好美國,蔡英文2020年更是不顧島內民眾強烈反對,執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蔡英文當局還宣稱,該決定能有效促進所謂「臺美關係」。
  • 民進黨「倚美謀獨」必自食惡果
    民進黨「倚美謀獨」必自食惡果(日月談)日前,美國務院副國務卿克拉奇一行竄訪臺灣,這之前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到過臺灣。民進黨當局藉機極力渲染所謂的臺美實質關係「突破」,配合美國演出。在本已緊張的兩岸關係形勢下,民進黨當局還一邊倒配合美國打「臺灣牌」,甚至企圖利用美國因素漁利,島內社會各界對此必須高度警惕。
  • 民進黨連「詐騙劇本」都懶得改
    要知道如今民進黨當局已通過一系列「綠色恐怖」措施牢牢控制住媒體手腳,此時日本核食的「躥紅」,顯見背後灌注了綠營的政治意志。在經過媒體一波「預熱」之後,日前,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也坦承有來自日方壓力,並重申強化臺灣參與國際經貿體系的正當性。另外,資深「助日代表」謝長廷也把核食、臺豬輸日、CPTPP列為與日本方面進行後續交流的方向,讓開放核食與CPTPP產生連結。
  • 「萊豬」海嘯狂飈 民進黨又耍老招
    民進黨當局明年元旦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美牛入臺,臺灣民怨沸騰、反彈強烈,蔡英文、蘇貞昌的民調也遭受重挫。「親綠」媒體的《美麗島電子報》28日發布民調,儘管民進黨當局強調開放「萊豬」是臺灣推動國際經貿的關鍵,仍有7成4民眾認為開放「萊豬」是偏向美國利益;就連民進黨的支持者也有6成認為是偏向美國。整體而言有6成6民眾反對開放「萊豬」政策,僅2成7支持民進黨當局的決策。距離「萊豬」入臺只剩幾天,島內相關議題一派亂象。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左起: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 圖源:臺媒 綜合臺媒消息,總體而言,113席「立委」中,民進黨獲得61席,比上屆減少7席;國民黨獲得38席,比上屆增加3席。與此同時,他競逐「立委」也宣告失敗。 吳敦義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4位,按國民黨獲得約33.3%的政黨票,只能有13人「入閘」,因此剛好被卡,緊隨其後的名嘴謝龍介同樣無緣「立委」。
  • 臺媒社論:蔡英文連任,綁架臺灣未來駛向深淵
    對此,有臺媒評論選舉「不公平、不對稱、不道德」,痛斥「『臺獨』與『綠色恐怖』正雜糅成一具具可怕的怪胎,把臺灣推向一條不歸路」。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1日晚發布以「莫讓臺灣民主登上屍速列車」的社論文章。社論表示,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給了「楊蕙如們」一張通行證,從今往後,綠色網軍將如蟑螂般無所不在,並在綠色恐怖護航下更加囂張。
  • 民進黨有人竟要刪「國家統一」字眼 臺媒警告:或掀臺海滔天巨浪
    蔡易餘(臺媒資料圖)5月8日,民進黨有人對島內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國家統一前」字眼開刀。據臺灣「中央社」8日報導,民進黨籍民代蔡易餘等人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要刪除第一條「國家統一前」的文字。
  • 學術界開放獲取矛盾又起,MIT、愛思唯爾談判宣告破裂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杜偉、小舟繼去年加州大學宣布取消所有愛思唯爾期刊訂閱之後,MIT 與愛思唯爾的談判也宣告破裂。眾所周知,愛思唯爾是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和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其中我們所熟知的知名學術期刊《柳葉刀》和《細胞》都由愛思唯爾出版。
  • 蔡當局自列政績感覺好 臺媒: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裡
    為了擴大對民眾的溝通,民進黨新增2位7年級生(19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發言人,並公布「2016我們一起完成的事」,匯整民眾關心的經濟與勞動權益政策各20項。在民進黨的官方臉譜網(Facebook)上,以問答方式與網友互動,目的是「讓更多民眾了解臺當局施政的決心。」
  • 單仁平:民進黨的激進派太不知天高地厚
    民進黨內的意見也不統一,溫和一點的提出只監督今後兩岸的談判,激進一些的則主張有權修改兩岸已經談好、但尚未生效的協議,如服貿協議就屬這類情況,這等於是要求重新談判。最不知天高地厚的就是叫囂重審2008年以來兩岸已籤23項協議的「溯及派」。少數狂妄的民進黨「立委」大概以為只要島內權力在握,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 圍堵「陸資」民進黨當局又出「么蛾子」
    么蛾子」(日月談)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民進黨當局向來深諳此道。民進黨當局竟「量身定罪」,特意為此修改規定,稱不管資本比例如何,只要認定「陸資具實質控制力」就是陸資公司。  此前臺經濟主管部門宣布,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流媒體平臺服務,因精準封殺被譏為「愛奇藝條款」,如今結合「淘寶臺灣」等情形再次收緊管制,並煞有介事地將陸資認定標準無限放寬,封鎖打壓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 圍堵「陸資」民進黨當局又出「么蛾子」(日月談)
    民進黨當局竟「量身定罪」,特意為此修改規定,稱不管資本比例如何,只要認定「陸資具實質控制力」就是陸資公司。 此前臺經濟主管部門宣布,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流媒體平臺服務,因精準封殺被譏為「愛奇藝條款」,如今結合「淘寶臺灣」等情形再次收緊管制,並煞有介事地將陸資認定標準無限放寬,封鎖打壓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