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流金歲月》讓 「鎏學」這個新詞迅速出圈。
鎏學,源自《流金歲月》中的每一位鎏女郎。
它是一門新女性處世哲學,是女性獨立的力量和從容自信的人生態度。
蔣南孫和朱鎖鎖,一對從小就相識的閨蜜,不同的家庭背景,相同的人生態度,一路扶持,一路成長。
生活的沉浮,歲月的更迭,她們經歷了家庭的變故,感情和事業的挫折,彼此包容、理解、保護。
她們是清醒自知、通透有見識、獨立自信的「鎏女郎」代表。從她們身上演繹著「鎏學」的溫柔與堅韌的力量。
就如蔣南孫的那句話:
「生活給我蜜糖,我就安享蜜糖,生活給我考驗,我就披甲上陣。我可以是不諳世事的小公主,也能是獨當一面的蓋世英雄。」
在自己人生路上,命運不能阻止我們,唯有秉持自己的人生態度,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1
鎏女郎,是人間清醒自知的人#流金歲月#
楊冪在《奇葩說》裡說:「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人間清醒,但未必真的清醒,我覺得清醒的人,都是努力活著的人。」
蔣南孫和朱鎖鎖,她們就是人間清醒,並努力活著的人。
蔣南孫的出身看似公主,但空有其表,在一個重男輕女封建家庭裡長大的她很清醒。
父親跳樓自殺,她獨自承擔下了父親生前的所有債務,放棄和母親去義大利生活,留在了從小輕視她的奶奶身邊。
她拒絕了去大公司的工作機會,而選擇了小公司。只因為活少、掙錢多,可以照顧奶奶並儘早還完債。
她說: 「工作不是為了夢想,工作只是為了掙工資拿獎金,儘快把帳還清。」
有時候,我們總認為女人成功很重要,但你要相信,成長在女人身上,比成功更重要。
朱鎖鎖,從小被母親拋棄,父親是一名海員,常年在外對她也是不管不顧,只把她寄養在舅舅家。
父親換了新女友來上海度假時,與她匆匆見了一面,第二天就和女友去杭州度假,此時的瑣鎖心裡沒有責怪父親,離別時她深深的擁抱了父親。
她說:「父母沒有給我什麼,一切都要看自己的了,不闖它一闖,豈非白活一場。」
寄人籬下的朱鎖鎖,懂得看人眼色,知世故卻不世故,清醒自知。
舅媽不喜歡她,她依舊在有點錢時給舅舅和舅媽買禮物,哄舅媽開心。
表哥喜歡瑣鎖,對瑣鎖表白說:「我們可以做一對平凡夫妻,就像你舅和我媽一樣。我媽膽結石手術,你舅日夜陪在身邊,這是愛情。因為有你舅,我媽才不會痛苦。」
瑣鎖說道:「那是因為請一個護工一天要花好幾百,我舅捨不得花那錢。八百塊自費一個鎮痛泵,那才叫不痛苦,就算舅舅親自照顧舅媽,也不能減輕她受的苦、遭的罪。」
都說一個女孩最好的狀態,就是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看不見難過。
朱鎖鎖和蔣南孫她們善良、通透,即使生活怠慢了你,我卻仍熱愛它的一切。
唯有強大,才能治癒現實的不安。
從少女的懵懂青澀到進入社會獨立擔當,她們保持身上的那份堅韌和善良,直面一切從前不曾面對的事和人。
人間清醒的女孩,對她們來說:不在困境時將就,經濟獨立,內心豐盈,這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02
鎏女郎,要活得更精緻
記得詩人顧城有一句很美的詩:「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我們的一生就如同螞蟻,經歷著各種壓力,可生活是要繼續,清醒、精緻的活著,才不負最好的自己。
明國時期貴族大小姐中,很喜歡郭婉瑩的一生。
她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的四小姐,被人們稱為郭四小姐。
從小,她生活在錦衣玉食、藝術薰陶的環境裡。
6歲時,她隨父親從澳大利亞回國,平日裡父親對她疼愛有加,但也對她教育有方。
每天來找郭婉瑩玩的孩子,大都是貴族出身,多少沾點大小姐脾性,而父親時刻提醒她:「你要像花兒一樣嬌豔,但也要有花兒一樣的傲骨。」
郭婉瑩在燕京大學深造學習時認識了丈夫,倔強的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每天為丈夫用心做早餐,照顧丈夫起居,她覺得自己很幸福。
但丈夫卻出軌了一個年輕的寡婦,她在得知後,強壓自己的痛苦,依然體面的一如從前為丈夫做早餐。
丈夫最後被劃到右派,關進了監獄直至去世,她承擔下為丈夫還國家14萬的責任。此時她家中生意也衰敗,她被下放農村去改造。
在農村改造的那段時間,她被批鬥、辱罵,但她卻依然在生活上讓自己過得精緻。
她喜歡吃西餐,沒有烤箱,就用鐵絲擰成烤盤在煤球火爐上烤土司,用麵粉和雞蛋在鋁鍋裡做聖彼得風味的蛋糕,沒有精緻的茶杯,她用搪瓷缸子煮下午茶。
她還每天穿著喜歡的旗袍去刷馬桶,絲毫沒有被艱苦的生活所打敗。在別人不理解她的生活方式時,她笑著回應:
「這才是人活著的樣子呀。」
晚年的郭婉瑩在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時,記者讓她講講文革時吃得苦,她很淡然的說:「勞改有助於保持我的好身材。」
一個女人真正的富足是能出入高檔的米其林餐廳,也能吃得了路邊攤。有一種精緻,就如花兒一樣,無論境遇如何,也放不下那傲嬌的姿態,優雅的活著。
高曉松在《奇葩說》裡說:「反正生活遲早會打敗你。不如趁現在狠踹它幾腳。最怕你在最好的年紀,把最醜的樣子留給了世界。」
水到絕境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這個世界,你的生活再糟糕,稍微拐個彎也會有不同的活法。
生活得意時,我精緻動人;失意時,我亦不放棄自我,優雅且熱愛生活。這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人生態度吧。
03
鎏女郎,有賺錢的欲望不丟人
電影《寄生蟲》裡有句臺詞:「錢就是熨鬥,能把一切都熨平了。」
辛芷蕾是近幾年開始火的,她那張性感且虛張聲勢的臉,毫不遮掩的掛著欲望和野心。
印象最深的是在《演員的誕生》裡,很多演技一流的老演員和辛芷蕾同臺表演,在一場戲表演完評委點評後,辛芷蕾面對同臺更資深的對手演員舒暢,大膽表述自己的言論:
「我沒有預設過自己會輸,我不覺得舒暢有特別好。」
此番話讓網友炸鍋式的對她開始攻擊,很多網友直言:想紅想瘋了吧。
她對此並不在乎,因為只有她自己知道,事業和錢對於她來說意為著什麼。
辛芷蕾從小在黑龍江長大,性格直爽剛烈,父親在她大學時突然癱瘓了,母親又要照顧父親,又要供弟弟妹妹讀書,這讓本不富裕的家雪上添霜,陷入困境。
她開始邊學習邊打工,每月掙到的2000元,她給家裡1600為父親治病,自己留400做生活費,生活的艱辛並沒讓她放棄,而是更努力的去拍戲讓自己和家人走出困境。
那幾年,她生活很拮据,父親在床上癱瘓了5年,期間很想要臺電腦和親友偶爾視頻聊聊天,但她卻沒能完成父親的心願,這件事讓她成了終生的遺憾。
此後,父親去世,她經濟條件好起來了,她便每年在給父親燒紙時會把紙做的電腦燒給父親以彌補她的遺憾。
辛芷蕾在一次演講上講道:
「我承認我對錢有欲望,我認為欲望不丟人,丟人的是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還告訴自己不想要,然後去嫉妒、去嘲笑別人的欲望。
不知足不安分不是錯,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也不是錯,一定不要欺騙自己,一定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
就像辛芷蕾在採訪中所說:我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給的。
深以為然。
捨得對自己狠的人,才能活得有底氣。
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太多顧慮,不必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和評價,不去看重朋友圈裡的點讚和微博下的留言,強大才會治癒你的不安。
賺錢能治癒一切矯情,有錢能治癒一切自卑。
女人,擁有賺錢的能力,能活出自我,不論怎樣雄心勃勃都不過分。
04
東野圭吾在《變身》說:「別為難自己,活得像你自己就行了。」
當我們在與「打工人」、「內卷」、」職場PUA」等許多熱門詞共情時,同樣也在「鎏學」裡看到經歷過原生家庭的痛、社會的各種壓力、愛情婚姻裡的困惑,然後努力成長、脫變後的自己。
只要心中有火,眼裡有光,腳下乾涸的泥窪也會變成一片熱土,任你去熱愛它。
願你在人生的路上劈荊斬棘,享受成長,做一個發光的自己。
點個讚,願我們過好當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