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搬出窮山溝,開啟新生活

2020-12-0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西省隰縣龍泉鎮上留村集中安置區與產業實現融合

  行駛在京冀高速路,最直觀的感受是一馬平川。往西駛入山西地界,則明顯感覺山多、彎多、坡路多。長久以來,在這大山深處溝壑之間,居住著受地貌交通影響而生活貧困的人們。

  近年來,為使這些大山深處的人們「走出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從太行山到呂梁山,處處呈現「山莊窩鋪搬出來,陡坡耕地退下來,荒山荒坡綠起來,光伏產業亮起來,轉移就業走出來,貧困群眾生活好起來」的生動局面。2017、2019年,山西省易地扶貧搬遷受到國務院表彰激勵;2018年,忻州市「六環聯動」推進整村搬遷做法被國務院通報表揚。緣何國務院連續三年肯定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做法?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了山西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

  搬得出:「六環聯動」推動整村搬遷

  中國經濟導報:為了讓貧困人口搬出「窮窩」,山西做了哪些工作?實際成效如何?

  劉志傑:山西省的特點是貧困村多、小、散,尤其是深度貧困村生產落後、生活貧困、生態脆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薄弱,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也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近年來,山西以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為重點,採取精準識別對象、新區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和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辦法,集中推進整村搬遷,這已成為易地搬遷的一大山西特色。「十三五」期間,全省分期分批搬遷貧困人口36.2萬人,同步搬遷11萬人,建設集中安置區1122個,安置住房17.5萬套。目前,工程建設和搬遷安置任務已全面完成,正在持續強化產業就業配套、基層組織建設,以及社區治理和社會融入等後續工作。

  「六環聯動」推動整村搬遷的模式始於忻州市。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進入到目前階段,要重點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問題。」「解決深度貧困要有深度舉措,整村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的有效辦法。」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2017年8月,在忻州市岢嵐縣召開全省有關工作推進會,發揚釘釘子精神,下足繡花功夫,咬定目標集中攻堅,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全部實現搬遷。

  穩得住:聚焦七個問題壓實責任創新舉措

  中國經濟導報:整村搬遷是解決地區深度貧困較為有效的辦法,為解決好「人、錢、地、房、樹、村、穩」的問題,山西採取了哪些實踐舉措?又是如何落實的?

  劉志傑:圍繞解決人往哪裡搬、錢從哪裡籌、地在哪裡劃、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態如何護、新村如何管等問題,我們逐項研究、逐年深化、逐個破題。

  為破解「人」的問題,我們逐村逐戶逐人核准搬遷對象,實現人、房精準對接;制定幫扶措施和責任人,實現以崗定遷、以業促遷。為破解「錢」的問題,省一級成立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籌措200餘億元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同時,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資金31.97億元,專項用於易地扶貧搬遷。為破解「地」的問題,出臺專門政策,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為契機,統籌安排搬遷項目用地,搬遷用地應保盡保。全省增減掛鈎結餘指標交易7萬畝,交易金額127億元。為破解「房」的問題,突出科學規劃,嚴格選址,統籌考慮產業、就業、土地、環境等因素,依託縣城、集鎮、工業園區、鄉村旅遊區和中心村建設移民新區;將集中安置區建設納入縣域鎮村規劃體系,同步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堅持住新房拆舊屋,明確搬遷過程中政府責任和群眾義務,用好用活獎補政策,解決舊房拆除難題。「十三五」期間,全省城鎮安置貧困人口23.2萬人,佔比64.1%;其中,縣城安置貧困人口18.6萬人,佔比51.4%。為破解「樹」的問題,整村搬遷後,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實施人退林進,將舊村樹木和林地確權到戶,集體所有的樹木、林地仍歸集體經營,收益共享;屬於農戶的頒發林權證,仍由農戶承包和經營。優先聘用搬遷戶為護林員,在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同時,恢復生態增加植被。為破解「村」的問題,按照「就近並、重新組、自然銷」原則,依法有序推進村莊銷號、行政村撤併。搬遷村撤併後,「兩委」成員待遇不變,作為村民小組的獨立經濟單元性質不變,脫貧攻堅期內原轉移支付繼續保留。為破解「穩」的問題,加強搬遷後的基層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村委會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聚焦老年特困群體,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兜底政策,建設集中養老中心或日間照料中心,採取政府引導、社會捐助、子女出資的辦法解決運營費用問題,為特困群體營造「家」的氛圍。

  拆除復墾是易地搬遷最難啃的硬骨頭。工作之初,我們就強調搬遷安置與舊房拆除協議雙籤。特別是今年以來,將拆除復墾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堅持退耕還林等各類政策補貼保持不變;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等合法權益保持不變;農村醫保、養老、低保、五保等社會保障權益保持不變;對農村、農民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和渠道保持不變;享有的脫貧攻堅各項支持政策保持不變。在「五個不變」保障下,全省舊房拆除13萬套,復墾復綠4.7萬畝。

  在臨縣,搬遷貧困人口達2.35萬人,同步搬遷1.64萬人,整體搬遷自然村117個,通過邊拆除邊復墾等超常規舉措,以獎促拆、以獎促墾,全縣拆除率、復墾率、收歸率均達100%,復墾面積7000餘畝。榆社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分片入戶宣傳,總結推廣以點帶面攻堅戰術,黨員幹部帶頭拆、動員親屬主動拆、周圍群眾跟著拆,老百姓由「不想拆」轉變為「自願拆」。五臺縣為避免舊房拆除出現兩頭佔、拆小代大、拆廚代房、拆次留好等問題,將任務條塊化、項目化、清單化,實施全程監督……

  能致富:多措並舉強化後續扶持

  中國經濟導報:「搬得出」「穩得住」只是完成了易地扶貧搬遷的階段性目標,最終目的還要實現「能致富」,在這方面山西是如何探索的?「十四五」期間,帶領搬遷群眾增收致富還有哪些計劃?

  劉志傑:我們把產業就業作為易地搬遷根本支撐。城鎮安置區突出就業幫扶,落實好培訓持證、輸出穩崗、轉崗拓崗和託底安置等優先政策,打造出「天鎮保姆」「呂梁護工」「太行家政」等具有山西特色的勞務品牌,確保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搬遷家庭至少一人就業。農村安置區突出產業扶持,統籌遷入、遷出兩地資源,通過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等改革措施,因地制宜選產業、因戶施策定項目,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在農村安置區周邊配套農業產業園區,培育扶貧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帶動搬遷貧困群眾轉產增收。

  在長治市,依託10大特色種養加工品牌基地、10大農業產業化旗艦型企業以及百企千村產業扶貧企業定向建設集中安置區,實現搬遷貧困群眾有業安置。在武鄉縣,土河坪村移民新區與潞安集團食用菌大棚和油用牡丹種植項目同步規劃,解決94戶276人的後續發展問題;在湧泉鄉,新龍移民小區與多維養殖公司研發中心同步建設,27個搬遷貧困戶實現就地就業。

  「十四五」期間,我們把搬遷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作為後續扶持重點,築牢產業就業保障,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深化社區服務治理,加快確權登記頒證,通過扶貧車間吸納一批、公益崗位安排一批、外出務工轉移一批、職業培訓輸送一批、扶持創業帶動一批,有力保障搬遷貧困戶產業就業。此外,結合生態扶貧工作強化搬遷後續扶持,採取造林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增收,傾斜支持安置區發展林下經濟,支持護林員搬遷後繼續參與生態管護等三項舉措,確保搬遷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攻堅戰。

  搬遷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下一步,我們將下足精準施策穩崗就業「繡花功」,培育強鏈延鏈壯大產業「致富花」,栽好生態扶貧增綠增收「搖錢樹」,織牢託住民生底線「保障網」,充分發揮安置區基層黨組織作用,把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建成穩定脫貧的新起點、全面小康的新支點、鄉村振興的新亮點,讓搬遷貧困群眾生活越過越好。(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荊文娜、崔志強)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搬出大山 新生活從「沐恩邸」開始
    對此,沐恩邸社區多級聯動,通過「一戶一檔」積分管理法、彝繡居家就業、建立壹基金等切實有效的手段,助力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融得進、能致富」,真正實現「搬出大山挪窮窩,闊步邁向新生活」。
  • 山溝溝「飛」出金葡萄
    漫山遍野的野葡萄,成了「飛」出山溝溝的金葡萄。  「捧著金疙瘩要飯吃」   雲鎖重巒,杉木高聳。歸東村的葡萄育苗基地,滿腳是泥的黃國平蹲在地裡,細細打量葡萄苗的長勢。看著眼前綠油油的苗,濃密的葉,黃國平掩飾不住內心的歡喜,「再有一個月,等葉子掉完就可以移栽了,村民就可以種葡萄賣錢了。」
  • 種田文推薦:穿越成窮山溝裡的農女,還是個剛送進洞房的衝喜娘子
    種田文推薦:穿越成窮山溝裡的農女,還是個剛送進洞房的衝喜娘子哈嘍,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很多朋友都愛看網絡小說,但是小說看多了,眼界就高起來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一起來看看吧!種田文推薦:穿越成窮山溝裡的農女,還是個剛送進洞房的衝喜娘子田園嬌寵:毒醫娘子山裡漢簡介:掌人生死的鬼醫,穿越成窮山溝裡的農女,還是個剛送進洞房的衝喜娘子。林小福立刻爬窗逃走,沒想到路遇求救的漢子竟是新郎本人!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治山治坡斷窮根,復地復綠變美景。」6月15日,我省易地扶貧搬遷拆除復墾現場推進會在呂梁市臨縣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實地觀摩了靳家裡村、沙坡底村、多士村和周會村的拆除復墾現場,紛紛對臨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給予稱讚。  易地扶貧搬遷是攻堅深度貧困的超常舉措,事關脫貧進度和脫貧成色。
  • [新聞早報-吉林]新聞速覽 「孤獨大象」抵達柬埔寨 開啟新生活...
    >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3日 11:21 視頻簡介 新聞速覽:「孤獨大象」抵達柬埔寨,開啟新生活
  • 小金貫為用戶開啟理財新生活
    小金貫為用戶開啟理財新生活 時間:2017-05-04 09:08:19 來源: 隨著網際網路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理財再也不是「精英階層」的特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理財大軍的行列中來,5萬存款怎麼理財能讓收益最大化、10萬元如何理財收益高也逐漸成為人們聊天的重點話題。
  • 搬進新家園 開啟新夢想
    「搬遷群眾說變化」系列報導之三搬進新家園 開啟新夢想我出生在武陵山區的一個極貧小山村——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龍井仡佬族侗族鄉貓寨村。今年高考,我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北大學子。但是,在我兒時的老家,那個「天無三日晴,地無半畝平,吃穿住行難,十戶九家窮」的山溝溝裡面,家,對於我來說卻是另一番感受:一家5口擠在低矮破舊的木房子裡,飯桌是我學習的地方,晚上,客廳又變成了我和爺爺、姐姐的臥室。四周的木板牆潮氣襲人,昏暗的角落裡,漆黑的土灶更顯涼意,那時的家,是一個沒有溫度的房子。
  • 時尚際華園·開啟新生活——重慶際華園奧特萊斯購物中心開幕
    重慶際華園 奧特萊斯購物中心 4月28日,「時尚際華園,開啟新生活」重慶際華園奧特萊斯購物中心開幕活動在重慶際華園舉行 際華集團董事長李學成 打造旅遊綜合體 引領時尚新生活 在際華集團強力推動下,際華園項目不僅順應國家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趨勢
  • 年代軍寵文,夫家空蕩蕩,她從空間搬出鍋碗瓢盆,高冷軍夫變妻奴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夫家空蕩蕩,她從空間搬出鍋碗瓢盆,高冷軍夫變妻奴!」希望小編的推薦能讓大家喜歡,從此告別書荒!標題來自本文推薦的第一本小說,小說講述的是女主穿回70,夫家空蕩蕩的,於是她從空間搬出鍋碗瓢盆,從此高冷軍夫變妻奴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趕緊點擊書籤閱讀!
  • 山西發現西漢銅器,年代不合理,且出現在了「錯誤」的位置
    1962年考古隊在山西右玉縣發掘到了一批西漢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2件筒形胡傅溫酒樽;這件筒形胡傅溫酒樽乃是商代青銅器,它造型精美,其上雕刻著著精美的花紋,上面還刻有隸書銘文,就有十分重大的研究價值;但是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地方,那就是在山西北部,從未出現過商代青銅器,而且十年後在右玉縣域內
  • 山溝溝裡突然冒出一座大城!工程量可以建三座三峽
    說起延安,給我們的地貌印象應該是這樣的,窯洞黃土山溝溝。新區西區位於鳳凰山西側,毗鄰老城。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造展示聖地延安歷史記憶的新「窗口」。山溝溝裡出大城,延安歡迎你。
  • 6旬大叔住山溝一年四季吃蘿蔔,養豬養羊年賺30萬,看生活是啥樣
    大叔姓周,只說他已經年過花甲,住在山溝裡頭已經有40多個年頭了,獨居大約有30多年的時間,祖籍河南,18歲時候隨家人落戶到此,娶妻生子在這1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裡,上世紀80年代,村子移民搬遷,家人和村民一道都離開了山溝溝,唯獨他留了下來,繼續生活在這裡,當然是有原因的,他看上小山村這裡風水好,是個修身養性,發財致富的寶地,外人不研究陰陽風水自然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2017年4月,張鋒搬進了盛灣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開始了新生活。社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距離鎮政府、衛生院、中心小學都不足500米。他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上學的事,自己也能安心打工掙錢了。」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
  • 搬出大山住新居 車間上班鼓荷包
    她說:「我家搬出大山,喜事一樁接一樁。」周娟的老家在沿河沙子街道民心村,與重慶市酉陽縣交界,她的婆家人與娘家人都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山高路遠、土地貧瘠、房屋狹窄破舊……老家景象讓周娟從小就夢想能搬出大山,去城裡居住。結婚後,房屋不夠居住,她便與丈夫商議到山外租房。
  • 山溝裡的「1種植物」,被稱為「竹節蓼」,葉片像海帶,珍貴!
    在山溝裡一般會有很多頑強的植物,在山溝比較潮溼、陰涼的位置,就有一種垂盆草,其實這種垂盆草也是一種多肉植物,植株有著翠綠、肥厚的葉片,並且生長速度快,它雖然是低矮的,不過種植在花盆裡很容易就可以繁殖出來一大片了,有花友還將它當成「護盆草」,和虎皮蘭、吊蘭、龜背竹、長壽花、綠蘿、蟹爪蘭等花卉一樣
  • 她被嘲笑窮又醜,額頭紅眉心開啟空間,獲得藍晶玉石萬噸,空間文
    她被嘲笑窮又醜,額頭紅眉心開啟空間,獲得藍晶玉石萬噸,空間文!大家早上好呀!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感謝大家來到幼依的小說世界,書蟲們最近都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呀,小編也是一個特別鍾愛看小說的書迷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本好看的空間文,她被嘲笑窮又醜,額頭紅眉心開啟空間,獲得藍晶玉石萬噸!
  • 國金礦業:山溝溝裡的綠色礦山
    2006年,由世界500強、世界品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公司所屬的中鐵資源集團和中鐵三局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武川縣國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武川縣,從此,在武川縣哈樂鎮的大青山北坡的山溝溝裡,建起了一個集黃金探、採、選、冶、銷售為一體的央企金礦。武川是我市的資源大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金、銀等貴金屬儲量可觀。
  • 中央高層批示嚴查,土煉油牽出硫酸大案山西驚現「酸湖」
    (南方周末記者 曹海東/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山西第一起使用禁毒大隊查處的土煉油案件,第一個被環保部督辦的巨型「酸湖」,揭開了山西土煉油長期隱匿的地下硫酸黑市內幕。該工藝已採用數十年,由此產生的酸液、酸渣往往被傾倒至山溝、河流或挖坑掩埋,沒有進行任何無害化處理,對環境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2016年7月,南方周末即刊文指出,山西土煉油企業呈現企業化、大型化、規模化特點,酸液、酸渣不容忽視(參見2016年7月7日南方周末《山西怪象:遍地都是「土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