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道防煙分區-長邊長度的爭議及處置!

2021-01-09 氣體滅火消防設計

石崢嶸 劉麗波:走道防煙分區的爭議較大,主要集中在走道局部放大對防煙分區長度的影響,以及口形、日形走道長邊長度的計算方式上。

這些問題,各地方標準差異甚大,以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為例,相同的口形走道,不同地方標準的取值差距可達4倍!

本文要點:

1 走道局部放大對防煙分區長度的影響。

2 異形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確定。

3 住宅建築的走道長度的確定。

4 敞開式外廊要不要設排煙設施。

第一章 常規概念

一、防煙分區的概念:

在設置排煙系統的場所(或部位),需要劃分防煙分區。

防煙分區是採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牆等劃分的區域,設置目的是將煙氣控制在著火區域(所在)的頂部空間範圍內(儲煙倉內),通過自然排煙或機械排煙的方式將煙氣排出,限制煙氣向其他區域蔓延。

二、走道防煙分區的面積及長度要求:

1、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及其長邊最大允許長度規定:

防煙分區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排煙效果,《防排煙技術標準》4.2.4規定了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及其最大允許長度。

2、走道防煙分區長邊長度的規定:

依《防排煙技術標準》4.2.4可知:當公共建築、工業建築中的走道寬度不大於2.5m時,其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60m;當走道寬度大於2.5m時,按表4.2.4確定,比如,空間淨高不大於3m的走道,長邊最大允許長度為24m。

第二章 走道寬度局部放大對防煙分區長度的影響!

疑問:當走道寬度局部大於2.5m時,如何控制防煙分區長邊長度?

實際應用中,確實存在走道寬度局部大於2.5m的情況,本文認為,一定比例和規模的局部放大,應予通融:

一、基本處置原則:

由《防排煙技術標準》4.2.4可知,對於公共建築和工業建築的走道,當走道寬度不大於2.5m時,其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60m。對於局部寬度大於2.5m的走道,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的復函(煙標[2019]31號)明確:「《防排煙技術標準》尚無針對走道局部超過2.5m情形的具體技術規定」。也就是說,類似問題應依現行規範要求處置:當走道寬度大於2.5m時,應按《防排煙技術標準》表4.2.4確定長邊最大允許長度,比如,走道寬度大於2.5m,空間淨高不大於3m的走道,長邊最大允許長度為24m。

二、本文觀點:

本文認為,走道有特殊性,一定比例和規模的局部放大,應可以參照走道寬度不大於2.5m的情形確定長邊最大允許長度,即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60m。

示例:疏散走道的候梯廳局部擴大空間(圖示1),以及旅館走道的局部擴大空間(示例2),等等,這些擴大部位的深度不大,對煙氣流的影響有限,如大部分走道的寬度不大於2.5m,則其防煙分區的長邊最大長度仍應可按不大於60m確定。

(圖示1)

(圖示2)

三、實施困境:

實際上,各地方標準均有走道局部放大的特許情況,關鍵爭議是局部放寬部分的規模控制,目前主要有兩個控制要求:一種是控制局部放大部分長度所佔走道總長度的比例,一種是控制局部放大部分的面積,或兩者兼而有之。

具體操作要求,有地方標準的地區,依地方標準確定,沒有地方標準的地區,由設計師酌情處置。

本文第五章附有廣東、浙江、廣西等地區的地方標準要求,以供參考。

第三章 怎樣確定異形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

疑問:一字形、L形、折線形、H形、口字形、日字形等走道,怎樣確定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

怎樣確定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地方標準各執一詞,差距甚大,以相同的口形走道為例,不同地方標準的取值差距可達4倍!

一、目前的主流觀點:

目前的主要爭議是口形、日形走道計算,下面以口形、日形走道為例(圖示3),將目前地方標準的三大主流觀點列示如下:

觀點1:以計量軌跡不重複為原則計算最大長度L,圖示1中L=2a+2b。

觀點2:以任意兩點之間最大的沿程距離計算最大長度L,圖示1中L=a+b。

觀點3:按任一條長邊長度計算(非環形內走廊的總長),圖示1中L=b。

由上可知,對於四邊相等的口形或日形走道,觀點1和觀點3的取值差距可達4倍!

(圖示3)-口形、日形走道示意圖

二、本文認為,限制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目的是確保排煙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長邊長度的確定,應與排煙風管的設置形式相關,不應採用固化的規則條文!

防煙分區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排煙效果,《防排煙技術標準》4.2.4明確了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和最大允許長度,這是相互制衡的兩個要素,直接影響排煙效果,最大允許長度的確定,不應採用固化的規則條文!

三、基本原則及計算示例:

本文認為,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可依兩個原則確定,以相對較大值為準:

原則1:不應小於走道任意兩點之間的最大沿程距離(以最快捷路徑計)。

原則2:不應小於排煙總管出口至最遠處排煙口的最大沿程保護區域長度(沿排煙風管方向的走道長度)。

註:具體要求,參專題:走道防煙分區-長邊長度的確定!。

備註說明:

1、原則2的沿程保護區域即沿排煙風管方向的保護區域,保護區域起點為排煙總管出口第一個排煙口的保護區域,終點為最遠處排煙口的保護區域。

2、規範限定了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長度,原則2可防止某路排煙風管保護距離過長的極端情況。

注1:排煙風管過長,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應予適當控制。

注2:只要合理設置排煙風管,原則2的長度就不會超過原則1

3、對於一字形、L形、折線形、H等形式的走道(圖示4),原則2的計算長度不會大於原則1,可直接依原則1計算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L。

(圖示4)

4、對於口字形、日字形等類似走道(圖示5),原則2的計算長度L2可能大於原則1的計算長度L1,取較大者作為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L。

(圖示5)

5、對於自然排煙系統,規範已限制了的自然排煙口的設置距離,不存在機械排煙系統的極端情況,可直接按原則1處置。

6、具體計算方式及相關要求,參專題:走道防煙分區-長邊長度的確定!

7、說明:觀點僅參考,有地方標準者,依地方標準執行,本文第五章附有廣東、浙江、廣西等地區的地方標準要求。

第四章 其他疑問

一、規範中沒有規定住宅建築內疏散走道防煙分區長邊允許長度,怎樣確定?

通廊式住宅已較少使用,單元式住宅通常不會出現走道過長的情況,特殊情況下可參公共建築的相關要求執行。

二、民用建築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要設置排煙設施,如在走道上設置門,將走道分為不超過20m的區段,是否可以不設排煙設施?

1、疏散走道不應設置門、捲簾等影響疏散的隔離設施。

2、即使因功能需要必須在走道設置門(比如醫院等場所),也應按總長度確定是否設置排煙設施。

三、敞開式外廊要不要設置排煙設施?一部分為敞開式外廊,一部分為內走道的情況,怎樣設置排煙設施?

1、敞開式外廊具備更好的自然排煙條件,應可以不設置排煙設施。

2、一部分為敞開式外廊,一部分為內走道的情況,可在內走道和外廊交接處設置擋煙垂壁,外廊不需要設置排煙設施,內走道如超20m,則需要設置排煙設施。

第五章 附錄:地方標準

附錄1:不規則走道防煙分區長邊長度的確定:

一、廣東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問題釋疑:

問題 33:第4.2.4條,不規則內走道如何計算長度以及劃分防分區?

內走道按計量軌跡不重複來計算最長的長邊即計算長度, 防煙分區的劃分按表4.2.4。

二、《浙江省消防技術規範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

19、對於矩形、L 形、多邊形等形狀的房間,一個防煙分區的任一邊長度不應大於《標準》第4.2.4條中規定的防煙分區長邊的最大允許長度;對於圓形且為一個防煙分區的房間,其直徑不應大於防煙分區長邊的最大允許長度。對於走道(迴廊),其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是指任意兩點之間最大的沿程距離。

三、南京《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技術研討會信息:

12、條文4.2.4規定防煙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和長邊最大允許長度,當遇到坡屋頂時空間淨高如何選取?走道長邊的最大允許長度,環形內走廊如何確定?

答:坡屋頂的空間淨高按照防排煙圖示P140頁第2.3條說明確定。環形內走廊長邊最大允許長度可理解為任一條長邊的長度,而非環形內走廊的總長。

四、廣西製冷學會《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問題釋疑:

28 第4.2.4條,對於「口」「日」型走道的防煙分區長度如何計算?

答:按防煙分區中任意兩點的沿程中線最大值計算。

附錄2:局部放大走道防煙分區長度的確定:

一、廣東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問題釋疑:

問題 45:當內走道局部淨寬>2.5m 時,走道防煙分區如何劃分?

內走道單個區域局部淨寬>2.5m 的區域:面積<100㎡時仍按走道設計, 面積≥100㎡時加設擋煙垂壁,劃分獨立防煙分區。

二、《浙江省消防技術規範難點問題操作技術指南》:

20、《標準》第4.2.4條附註中,對於主體寬度不大於2.5m的走道,當其局部變寬(該局部的累計長度不超過該走道總長度的1/4,變寬的寬度不超過6m)時,該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45m;對於寬度大於2.5m且小於或等於3.0m的走道,該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50m。

三、蘇州《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宣貫疑難問題解答

問題 18:規範4.2.4,假如走道部分寬度大於2.5m,如何執行?

解答:局部有小部分走道寬度大於2.5m,不影響走道寬度的定性,仍然按照小於2.5m的走道。若局部面積較大,可將局部區域與走道分別對待。

四、廣西製冷學會《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問題釋疑:

30 第4.2.4條,對於總體寬度不大於2.5m但局部超過2.5m的走道,如何處理?

答:(1)對於總體寬度不大於2.5m、局部寬度超過2.5m的走道,局部變寬的累計長度不超過該走道總長度的1/3,且單一局部變寬區域長度不超過該走道總長度的1/6,變寬區域的寬度不超過5米,變寬區域無除疏散、候梯之外的其他功能的,可按走道寬度不大於2.5米情況劃分防煙分區。(詳下述示例)

(2)對於酒店建築客房層等,若走道總體寬度不大於2.5m,每間客房門處局部變寬,寬度超過2.5m,考慮到該走道疏散寬度為不超過2.5m,本走道按寬度不大於2.5米情況劃分防煙分區。且每間客房門處局部變寬為均布性的,不計入(1)所述各項指標。

示例:

圖 30

以圖30為例,上圖走道總長度為54.8m,走道總體寬度 2m。走道左上角局部寬度為2.8m,長度為9m,約佔總長度的16.4%<1/6。走道右端局部寬度為3.7m,長度為5.6m,約佔總長度的 10.2%<1/6。兩部分變寬區域累計長度為 14.6m,約佔總長度的 26.6%<1/3。此時該走道最大允許長度可按走道寬度不大於2.5m時選用,即不大於60m可僅作為一個防煙分區。

五、《湖南省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及處理意見》第五章暖通中(二)排煙系統

問題 11. 公共建築內走道寬度局部區域大於2.5m時,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尺寸如何確定?

處理意見:局部有小部分走道寬度大於2.5m,不影響走道寬度的定性,仍然按照小於2.5m的走道。若局部面積較大,可將局部區域與走道分別對待,不滿足按 「必須修改(消防安全)」處理。

相關焦點

  • 劃分防煙分區的目的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劃分防煙分區的目的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所謂防煙分區是指用擋煙垂壁、擋煙梁、擋煙隔牆等劃分的可把煙氣限制在一定範圍的空間區域。 劃分防煙分區與劃分防火分區的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在於防止煙氣擴散,要用擋煙垂壁或者擋煙梁或者擋煙隔牆等措施來實現,以滿足人們安全疏散和火災撲救的需要。
  • 四川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的實施細則
    3、 對於主體寬度不大於 2.5m 的走道,當其局部變寬(該局部的累計長度不超過該走道總長度的 1/4,變寬的寬度不超過 6m) 時,該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 45m;對於寬度大於 2.5m 且小於或等於 3.0m 的走道,該走道防煙分區的長邊長度不應大於 50m。
  • 河南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標準》技術研討會紀要,設計師看過來咯
    6、機械加壓送風系統需豎向分段時,每段服務高度不應超過 100m(對於防煙樓梯間高度按照防煙樓梯間底層地面至建築屋面之間高度計算)。7、在採用壓力均衡措施的情況下,不超過 4 層的樓梯間可直接採用直灌式加壓送風系統。
  • 圖解速記:防火、防煙分區及防火分隔
    一、防火分區具有較高耐火極限牆和樓板等構件作為一個區域的邊界構件劃分出的,能在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向同一建築的其他區域蔓延的防火單元。防火分區的劃分主要是控制火災的蔓延、設定人員安全疏散區域。1、廠房的防火分區根據不同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合理確定廠房的層數和建築面積,可以有效防止火災蔓延擴大,減少損失。
  • 一級註冊消防考試之,防火分區與防煙分區的區別及其他
    1、規範關於這兩個的定義防火分區:《建築設計防火規範》2.1.22術語解釋,防火分區是在建築內部採用防火牆、樓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設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築的其餘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間。防煙分區:《建築防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中沒有明確的關於「防煙分區」的定義。在條文4.2.1說:設置排煙系統的場所或部位應採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牆等劃分防煙分區。
  • 杭州-《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7疑難問題解答
    規範 4.1.2 同一個防煙分區應採用同一種排煙方式問題:根據條文解釋, 2 種排煙方式時,自然排煙口可能會成為機械排煙方式的進風口。但相鄰兩個防煙分區,按理可以採用不同的防煙方式,但也會產生排煙口成為進風口的問題。根據美國 NFPA 條文,一個防火分區內以擋煙垂壁分割的防煙分區只能一種排煙方式。
  • 判斷防煙排煙系統工作狀態
    了解防煙排煙系統的分類與主要組成。2.熟練掌握防煙排煙系統工作狀態的檢查判斷方法。【知識要求】一、防煙系統的分類與組成防煙系統是通過採用自然通風方式,防止火災煙氣在樓梯間、前室、避難層(間)等空間內積聚,或通過採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阻止火災煙氣侵入樓梯間、前室、避難層(間)等空間的系統。1.
  • GB51251-2017《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文匯總!
    GB51251-2017《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於2018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當前室為獨立前室時,因其漏風洩壓較少,可以採用僅在樓梯間送風,而前室不送風的方式,也能保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樓梯間——前室——走道)形成壓力梯度。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機械加壓送風的樓梯間溢出的空氣會通過合用前室的其它開口或縫隙而流失,無法保證合用前室和走道之間壓力梯度,不能有效地防止煙氣的侵入,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
  • 建築防火-安全疏散距離控制原則及要求,附規範爭議
    因此,安全疏散距離包括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以及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一、除躍層式住宅的戶內樓梯、商業服務網點的室內敞開樓梯以及躍廊式住宅的戶外樓梯等情況外,疏散距離的控制通常以樓層的防火分區為單位確定,安全疏散距離的控制,通常只考慮水平疏散距離,不考慮疏散樓梯等豎向疏散通道的距離。
  • 煙氣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劃分防煙分區和選擇合適的防煙、排煙方式...
    多選題煙氣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劃分防煙分區和選擇合適的防煙、排煙方式。防排煙系統可分為( )。 A、排煙系統  B、機械排風方式  C、自然通風方式  D、防煙系統  E、空調系統 【正確答案】 AD【答案解析】 防排煙系統可分為排煙系統和防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