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251-2017《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於2018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
其中,第3.1.2、3.1.5(2、3)、3.2.1、3.2.2、3.2.3、3.3.1、3.3.7、3.3.11、3.4.1、4.4.1、4.4.2、4.4.7、4.4.10、4.5.1、4.5.2、4.6.1、5.1.2、5.1.3、5.2.2、8.1.1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3.1.2建築高度大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條文說明:當建築物發生火災時,疏散樓梯間是建築物內部人員疏散的通道,同時,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隊員進行火災撲救的起始場所。因此在火災時首要的就是控制煙氣進入上述安全區域。對於高度較高的建築,其自然通風效果受建築本身的密閉性,以及自然環境中風向、風壓的影響較大,難以保證防煙效果,所以需要採用機械加壓來保證防煙效果。
3.1.5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2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3當採用剪刀樓梯時,其兩個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
條文說明:本條對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如何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做出規定。根據氣體流動規律,防煙樓梯間及前室之間必須形成壓力梯度,才能有效地阻止煙氣,如將兩者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合設一個管道甚至一個系統,很難保證壓力差的形成,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樓梯間、前室分別加壓送風。當前室為獨立前室時,因其漏風洩壓較少,可以採用僅在樓梯間送風,而前室不送風的方式,也能保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樓梯間——前室——走道)形成壓力梯度。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機械加壓送風的樓梯間溢出的空氣會通過合用前室的其它開口或縫隙而流失,無法保證合用前室和走道之間壓力梯度,不能有效地防止煙氣的侵入,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
對於剪刀樓梯無論是公共建築還是住宅建築,為了保證兩部樓梯的加壓送風系統不至於在火災發生時同時失效,其兩部樓梯間和前室、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風機、風道、風口)應分別獨立設置,兩部樓梯間也要獨立設置風機和風道、風口。
3.2.1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應在最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於1.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當建築高度大於10m時,尚應在樓梯間的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且布置間隔不大於3層。
條文說明:一旦有煙氣進入樓梯間如不能及時排出,將會給上部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進攻帶來很大的危險。根據煙氣流動規律在頂層樓梯間設置一定面積的可開啟外窗可防止煙氣的積聚,以保證樓梯間有較好的疏散和救援條件。
3.2.2前室採用自然通風方式時,獨立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面積不應小於2.0㎡,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
條文說明:因為可開啟窗的自然通風方式如沒有一定的面積保證,難以達到排煙效果。本條文沿襲了國家消防技術規範對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的技術要求,在多年的工程實踐中也被證明有較強的可實施的條件。
3.2.3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於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2%,且每個朝向的面積不應小於2.0㎡。
條文說明:發生火災時,避難層(間)是樓內人員尤其是行動不便者暫時避難、等待救援的安全場所,必須有較好的安全條件。為了保證排煙效果和滿足避難人員的新風需求,須同時滿足開窗面積和空氣對流的要求。
3.3.1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建築,其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每段高度不應超過100m。
條文說明:因為建築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築,其加壓送風的防煙系統對人員疏散至關重要,如果不分段可能造成局部壓力過高,給人員疏散造成障礙,或局部壓力過低,不能起到防煙作用,因此要求對系統分段;這裡的分段高度是指加壓送風系統的服務區段高度。
3.3.7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採用管道送風,且不應採用土建風道。送風管道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且內壁應光滑。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20m/s;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非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15m/s;送風管道的厚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43的規定。
條文說明:送風井(管)道應採用不燃燒材料製作。根據工程經驗,由混凝土製作的風道,風量延程損耗較大易導致機械防煙系統失效,因此本標準規定不應採用土建井道。對於送風管道、排煙管道的耐火極限的判定應按照國家標準《通風管道耐火試驗方法》GB/T 17428的測試方法,當耐火完整性和隔熱性同時達到時,方能視作符合要求。
3.3.11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頂部設置不小於1m2的固定窗。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m2的固定窗。
條文說明:通過對多起火災案例的實際研究後發現:為給滅火救援提供一個較好的條件,保障救援人員生命安全、不延誤滅火救援戰機,應在樓梯間的頂部設置可破拆的固定窗以及時排出火災煙氣及熱量。
3.4.1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計風量不應小於計算風量的1.2倍。
條文說明:本條給出了機械加壓送風系統風壓和風量計算的原則,充分考慮實際工程中由於風管(道)的漏風與風機製造標準中允許風量的偏差等各種風量損耗的影響,為保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效能,設計風量應至少為計算風量的1.2倍。
4.4.1當建築的機械排煙系統沿水平方向布置時,每個防火分區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獨立設置。
條文說明:本條文規定機械排煙系統橫向按每個防火分區設置獨立系統,是指風機,風口,風管都獨立設置。這樣做為了防止火災在不同防火分區蔓延,且有利於不同防火分區煙氣的排出。
4.4.2建築高度超過50m的公共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住宅,其排煙系統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公共建築每段高度不應超過50m,住宅建築每段高度不應超過100m。
條文說明:建築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築是重要的建築,一旦系統出現故障,容易造成大面積的失控,對建築整體安全構成威脅。本條文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及時排出煙氣,防止排煙系統因擔負樓層數太多或豎向高度過高而失效,且豎向分段最好結合設備層科學布置。
4.4.7機械排煙系統應採用管道排煙,且不應採用土建風道。排煙管道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且內壁應光滑。當排煙管道內壁為金屬時,管道設計風速不應大於20m/s;當排煙管道內壁為非金屬時,管道設計風速不應大於15m/s;排煙管道的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43的有關規定執行。
條文說明:排煙管道是高溫氣流通過的管道,為了防止引發管道的燃燒,必須使用不燃管材。在工程實踐中,風道的光滑度對系統的有效性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在設計時,不同材質的管道在不同風速下的風壓等損失不同,為了更優化設計系統,選擇合適的風機,所以對不同材質管道的風速做出相應規定。
4.4.10排煙管道下列部位應設置排煙防火閥:
1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
2一個排煙系統負擔多個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
3排煙風機入口處;
4穿越防火分區處。
條文說明:規定排煙系統在負擔多個防煙分區時,主排煙管道與連通防煙分區排煙支管處應設置排煙防火閥,以防止火災通過排煙管道蔓延到其他區域。
4.5.1除地上建築的走道或建築面積小於500m2的房間外,設置排煙系統的場所應設置補風系統。
條文說明:根據空氣流動的原理,必須要有補風,才能排出煙氣。排煙系統排煙時,補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形成理想的氣流組織,迅速排除煙氣,有利於人員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員的進入。對於建築地上部分的機械排煙的走道、小於500m2的房間,由於這些場所的面積較小,排煙量也較小,可以利用建築的各種縫隙,滿足排煙系統所需的補風,為了簡便系統管理和減少工程投入,本條文規定可以不用專門為這些場所設置補風系統。
4.5.2補風系統應直接從室外引入空氣,且補風量不應小於排煙量的50%。
條文說明:補風應直接從室外引入,根據實際工程和實驗,補風量至少達到排煙量的50%才能有效的進行排煙。
4.6.1排煙系統的設計風量不應小於該系統計算風量的1.2倍。
條文說明:本條文規定了排煙系統排煙量的確定方法。綜合考慮實際工程中由於風管(道)及排煙閥(口)的漏風及風機製造標準中允許風量的偏差等各種風量損耗的影響,規定設計風量不小於計算風量的1.2倍。
5.1.2加壓送風機的啟動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手動啟動;
2通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啟動;
3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
4系統中任一常閉加壓送風口開啟時,加壓風機應能自動啟動。
條文說明:本條文對加壓送風機和常閉加壓送風口的控制方式作出更明確的規定。加壓送風機是送風系統工作的「心臟」,必須具備多種方式可以啟動,除接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信號聯動啟動外,還應能獨立控制,不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故障因素的影響。
5.1.3當防火分區內火災確認後,應能在15s內聯動開啟常閉加壓送風口和加壓送風機,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開啟該防火分區樓梯間的全部加壓送風機;
2應開啟該防火分區內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閉送風口,同時開啟加壓送風機。
條文說明:由於防煙系統的可靠運行將直接影響到人員安全疏散,火災時按設計要求準確開啟著火層及其上下層送風口,既符合防煙需要也能避免系統出現超壓現象。
5.2.2排煙風機、補風機的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手動啟動;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啟動;
3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
4系統中任一排煙閥或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補風機自動啟動;
5排煙防火閥在280℃時應自行關閉,並應連鎖關閉排煙風機和補風機。
條文說明:本條文對排煙風機及其補風機的控制方式作出了更明確的規定,要求系統風機除就地啟動和火災報警系統聯動啟動外,還應具有消防控制室內直接控制啟動和系統中任一排煙閥(口)開啟後聯動啟動,目的是確保排煙系統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8.1.1系統竣工後,應進行工程驗收,驗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條文說明:系統竣工驗收是對系統設計和施工質量的全面檢查,主要是針對系統設計內容進行檢查和必要的性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