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煙系統和排煙系統有哪些區別?又如何設置?

2020-12-03 中華消防網校

防煙系統和排煙系統的區別分析如下:

防排煙系統是合起來說的,就是只防煙系統和排煙系統。防煙系統是指在火災的時候,對需要設置防煙系統的區域進行正壓送風,保證區域內人員的安全。一般是防煙樓梯,前室等。排煙系統是指設置在一定區域,當火災的時候,對火災發生區域進行排煙的系統。防煙系統是向區域正壓送風,排煙系統是將煙氣排出。目的都是保證人員安全和救援的進行。

防排煙系統是防煙系統和排煙系統的總稱。防煙系統採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或自然通風方式,防止煙氣進入疏散通道的系統;排煙系統採用機械排煙方式或自然通風方式,將煙氣排至建築物外的系統。

防排煙系統,都是由送排風管道、管井、防火閥、門開關設備、送、排風機等設備組成。 防煙系統設置形式 樓梯間正壓。機械排煙系統的排煙量與防煙分區有著直接的關係。高層建築的防煙設施應分為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設施。

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開的陽臺、凹廊或前室內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排煙設施。 利用建築的陽臺、凹廊或在外牆上設置便於開啟的外窗或排煙進行無組織的自然排煙方式。

防排煙系統之防煙系統

一、系統選擇

1、一般規定

建築內應設置防煙設施的場所或部位:

1)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

2)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

3)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間)。

注意:建築高度不大於50m的公共建築、廠房、倉庫和建築高度不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當其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樓梯間可不設置防煙系統:

前室或合用前室採用全敞開的陽臺、凹廊。前室或合用前室設有兩個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獨立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於2.0㎡,合用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於3.0㎡。2、自然通風系統

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電梯前室應採用自然通風系統。當不能設置自然通風系統時,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防煙系統的選擇,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口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牆面時,樓梯間可採用自然通風系統;當機械加壓送風口未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牆面時,樓梯間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防煙樓梯間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採用自然通風時,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裙房的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且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送風口的設置方式應符合上條的規定。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1)建築高度大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建築地下部分的防煙樓梯間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當無自然通風條件或自然通風不符合要求時,應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3)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和建築高度小於或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當採用獨立前室且其僅有一個門與走道或房間相通時,可僅在樓梯間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獨立前室有多個門時,樓梯間、獨立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採用剪刀樓梯時,其兩個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4)封閉樓梯間應採用自然通風系統,不能滿足自然通風條件的封閉樓梯間,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地下、半地下建築(室)的封閉樓梯間不與地上樓梯間共用且地下僅為一層時,可不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首層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於1.2㎡的可開啟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門。

5)避難走道應在其前室及避難走道分別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下列情況可僅在前室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避難走道一端設置安全出口,且總長度小於30m。避難走道兩端設置安全出口,且總長度小於60m。6)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建築,其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每段高度不應超過 100m。

二 、系統組件

1、送風機

1)機械加壓送風風機宜採用軸流風機或中、低壓離心風機。

2)送風機的進風口應直通室外,且應採取防止煙氣被吸入的措施。

3)送風機的進風口宜設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下部。

4)送風機的進風口不應與排煙風機的出風口設在同一面上。當確有困難時,送風機的進風口與排煙風機的出風口應分開布置,且豎向布置時,送風機的進風口應設置在排煙出口的下方,其兩者邊緣最小垂直距離不應小於6.0m;水平布置時,兩者邊緣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

5)送風機宜設置在系統的下部,且應採取保證各層送風量均勻性的措施。

6)由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內的兩隻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隻火災探測器與一隻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相關層前室等需要加壓送風場所的加壓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

7)防煙風機的啟動、停止按鈕應採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並應直接手動控制防煙風機的啟動、停止。

8)加壓送風機應有現場手動啟動、通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啟動、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等啟動方式;且系統中任一常閉加壓送風口開啟時,加壓風機應能自動啟動。

9)當防火分區內火災確認後,應能在15s內聯動開啟常閉加壓送風口和加壓送風機。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開啟該防火分區樓梯間的全部加壓送風機。應開啟該防火分區內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閉送風口,同時開啟加壓送風機。2、送風口

1)除直灌式加壓送風方式外,樓梯間宜每隔2層至3層設一個常開式百葉送風口。

2)前室應每層設一個常閉式加壓送風口,並應設手動開啟裝置。

3)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於7m/s。

4)送風口不宜設置在被門擋住的部位。

5)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場所,樓梯間應設置常開風口,前室應設置常閉風口。

3、送風管道

1)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採用管道送風,且不應採用土建風道,送風管道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且內壁應光滑。

2)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20m/s;當送風管道內壁為非金屬時,設計風速不應大於15m/s。

3)豎向設置的送風管道應獨立設置在管道井內,未設置在管道井內或與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的送風管道,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

4)水平設置的送風管道,當設置在吊頂內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50h;當未設置在吊頂內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

5)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管道井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1.00h的隔牆與相鄰部位分隔,當牆上必須設置檢修門時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4、外窗

1)採用自然通風防煙方式時:

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應在最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於1.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當建築高度大於10m時,尚應在樓梯間的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且布置間隔不大於3層。獨立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面積不應小於2.0㎡,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於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2%,且每個朝向的面積不應小於2.0㎡。可開啟外窗應方便直接開啟,設置在高處不便於直接開啟的可開啟外窗應在距地面高度為1.3m至1.5m的位置設置手動開啟裝置。2)採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時:

採用機械加壓送風的場所不應設置百葉窗,且不宜設置可開啟外窗。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應在其頂部設置不小於1㎡的固定窗。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尚應在其外牆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於2㎡的固定窗。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避難層(間),尚應在外牆設置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於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1%。

防排煙系統之排煙系統

一、防煙分區劃分

1)防煙分區

2)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應分開設置;當確有困難時可以合用,但應符合排煙系統的要求,且當排煙口打開時,每個排煙合用系統的管道上需聯動關閉的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的控制閥門不應超過10個。

3)排煙風機應滿足280℃時連續工作30min的要求,排煙風機應與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轉。

4)排煙管道下列部位應設置排煙防火閥:1.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2.一個排煙系統負擔多個防煙分區的排煙支管上;3.排煙風機入口處;4.穿越防火分區處。

5)防煙分區內任一點與最近的排煙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30m,排煙口的設置宜使煙流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排煙口與附近安全出口相鄰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10m/s。

6)當一個排煙系統擔負多個防煙分區排煙時,其系統排煙量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系統負擔具有相同淨高場所時,對於建築空間淨高大於6m的場所,應按排煙量最大的一個防煙分區的排煙量計算;對於建築空間淨高為6m及以下的場所,應按同一防火分區中任意兩個相鄰防煙分區的排煙量之和的最大值計算。

二、排煙系統控制

排煙風機、補風機的控制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手動啟動;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啟動;

3)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

4)系統中任一排煙閥或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補風機自動啟動;

5)排煙防火閥在280℃時應自行關閉,並應連鎖關閉排煙風機和補風機。

三、排煙系統安裝:

1)排煙防火閥的安裝:閥門應順氣流方向關閉,防火分區隔牆兩側的排煙防火閥距牆端面不應大於200mm;

2)排煙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構件的距離不應小於1.5m。

3)風機外殼至牆壁或其他設備的距離不應小於600mm。

四、機械排煙系統的聯動調試方法及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任何一個常閉排煙閥或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均應能聯動啟動。

2)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調試。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發出火警信號後,機械排煙系統應啟動有關部位的排煙閥或排煙口、排煙風機;啟動的排煙閥或排煙口、排煙風機應與設計和標準要求一致,其狀態信號應反饋到消防控制室。

3)有補風要求的機械排煙場所,當火災確認後,補風系統應啟動。

4)排煙系統與通風、空調系統合用,當火災確認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15s內聯動開啟相應防煙分區的全部排煙閥、排煙口、排煙風機和補風設施,並應在30s內自動關閉與排煙無關的通風、空調系統。

相關焦點

  • 消防工程師考試,防排煙系統知識點講解
    第十一章 防煙排煙系統四年共考了18分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防煙排煙系統及其組件的實物組成、實物結構;掌握防煙排煙系統組件安裝前檢查方法和要求;熟悉防煙排煙系統安裝要求;掌握防煙排煙系統檢測、驗收和維護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 防火閥和排煙防火閥的區別都有哪些?
    該類閥門通常又稱為防煙閥。     提示:根據工程需要,有的防火閥上既設有溫度熔斷器又與煙感器聯動,這類閥門稱為防煙防火閥。     在兼用系統中,有的在幹管上設排風口。排煙時改風口就應關閉,這時便可採用防火閥與百葉風口組合而成的防火風口。
  • 講解防排煙系統的重要性!
    防排煙系統的重要性體現在哪呢?下面合景消防為大家詳細講解。防排煙系統火災事故說明,煙氣是造成建築火災人員傷亡的主要因素。煙氣中攜帶有較高溫度的有毒氣體和微顆粒,對人類的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有關實驗表明,人在濃煙中停留1-2min就會暈倒,接觸4-5min就有死亡的危險。
  • 防排煙系統性能現場驗證方法熱煙試驗法
    前言:今天分享的是關於防排煙調試的部分內容,目的在於了解調試的一些具體工作,方便了解系統調試的意義,無論施工單位還是業主單位,在不計取一些調試費/系統調試時候,要做到有理有據有節熱煙試驗的目的是在建築防排煙系統調試過程中,通過試驗火源產生定量的煙氣來考察火災工況下防排煙系統的煙氣控制能力。
  • 防排煙及通風系統工藝
    所有的送風管道及新風管道三通處均設置三通拉杆閥。10、風管安裝的最大允許偏差:11、風管法蘭連接用鍍鋅螺栓和螺母,其螺母應在同一側。空調風管法蘭間採用3mm厚軟橡膠板作襯料,風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設置在牆體或樓板內。凡有閥門、風管檢查門處的吊頂應留檢查孔。12、風管穿過牆體和樓板處與牆壁或樓板間時,使用防火柔性材料密實填充。
  • 四川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的實施細則
    2、 在滿足《標準》 3.1.3、 3.2.1 條文要求前提下,採用「三合一前室」的剪刀樓梯間可採用自然通風的防煙方式。3、 共用前室對應的防煙樓梯間在任何情況下均應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包括自然通風設施和機械加壓送風設施。
  • 河南省《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標準》技術研討會紀要,設計師看過來咯
    近期,針對《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 GB51251-2017 中的部分技術問題召開了專家研討會,經討論,形成以下會議紀要:一、防煙部分1、建築高度大於 50 米的公共建築,除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 GB50016-2014(2018 年版)5.4.10 條規定的情形外,所有地上部分的防煙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均應採用獨立的機械加壓送風防煙方式
  • 高層建築防煙排煙系統如何收與維護管理
    高層建築防煙排煙系統維護管理:  1.對安裝情況的檢查 主要檢查風機、排煙口等主要設備的安裝是否一與施工圖相符,設備有無明顯標誌,外觀有無損傷,各排煙口的安裝有無被擠壓變形,影響動作的情況;各排煙口處的手動操作裝置操作是否方便,有無防止誤動作的保護裝置;結構豎井作為排煙豎井或正壓送風豎井時
  • 杭州-《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1251-207疑難問題解答
    封閉樓梯間地下僅為一層時,可不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首層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於 1.2㎡ 的可開啟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門?問題: 1. 若地下 2 層的封閉樓梯間(<10 米),是按防煙樓梯的要求滿足頂部設置>1㎡的可開啟外窗還是要設置 1.2㎡(地下一層的要求還大於地下二層?)還是不能自然排煙?
  • GB51251-2017《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文匯總!
    3.1.5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2當採用合用前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3當採用剪刀樓梯時,其兩個樓梯間及其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條文說明:本條對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如何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做出規定。
  • 煙氣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劃分防煙分區和選擇合適的防煙、排煙方式...
    多選題煙氣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劃分防煙分區和選擇合適的防煙、排煙方式。防排煙系統可分為( )。 A、排煙系統  B、機械排風方式  C、自然通風方式  D、防煙系統  E、空調系統 【正確答案】 AD【答案解析】 防排煙系統可分為排煙系統和防煙系統。
  • 幫考網:消防大咖宿吉南精講機械排煙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和設置
    第三篇第九章知識點7——機械排煙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和設置:一、機械排煙系統的組成包括擋煙垂壁、排煙口、排煙防火閥、排煙道、排煙風機、排煙出口(2018年綜合能力第49題)。其中擋煙垂壁可以是活動式的也可以是固定式的。
  • 2017一級消防工程師複習:防煙排煙系統檢測
    單選題:某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已完工的防煙排煙系統進行檢測。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採用發煙器分別對消防電梯前室及附近的兩隻感煙探測器進行模擬火災試驗,待相應的正壓送風機啟動後,使用風速儀對消防電梯前室設置的送風口處的風速進行測量,獲得測量結果並觀察消防聯動控制器是否接收到相應正壓送風機的動作信號B、對二層商場電動擋煙垂壁附近的一隻感煙探測器進行發煙試驗,觀察電動擋煙垂壁的自動降落情況C、手動打開設在地下車庫的排煙閥,待相應的排煙風機啟動後
  • 防煙排煙系統中,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 ) m/s。
    防煙排煙系統中,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 ) m/s。
  • 消防設施技術檢驗規程:防排煙裝置
    7 防排煙裝置7.1 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 7.1.1 風口風速 技術要求:加壓送風口的風速不應大於7m/s. 檢驗類別:B 檢驗器具:風速儀。 檢驗方法:按7.4規定用風速儀測量風口風速,看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 防排煙標準怎麼用?專家給你支幾招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作為基本的設計規範,只是提出要做什麼,針對防排煙系統就是哪些部位要防煙哪些部位要排煙,而具體的做法(怎麼做 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採取了全新的方法,也就是性能化設計方法,也引進了許多新的概念,包括煙羽流、火災功率、煙層厚度、儲煙倉等等。
  • 菠菜關於防排煙系統使用軟接頭工程量計算注意及定額選用建議
    今日繼續分享《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相關內容依據1:2.1 設於排風兼排煙系統上的軟接管必須為不燃性材料,同時一定要滿足在280℃的環境條件下能夠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的要求。依據2:關於3.3 機械加壓送風設施 未見類似依據1的說明依據3:關於4.5 補風系統 未見類似依據1的說明今日討論以下問題1、是否僅在排煙/排風兼排煙系統中,風機出風口處設置的軟連接以及在有吊頂情況下使用的柔性連接風管使用滿足280℃環境條件下能夠連續工作不小於30min的
  • 消防排煙餘壓監控系統定義及原理-電子發燒友網
    餘壓監控系統,又名智能壓差測控系統、餘壓控制系統、防排煙餘壓監測系統、消防餘壓探測系統、通風壓差檢測系統等,主要輔助高層建築正壓送風系統在防煙排煙過程中,滿足走廊至消防前室、封閉避難層(間)、防煙樓梯間的壓力呈遞增分布,對其餘壓進行檢測和控制。
  • 判斷防煙排煙系統工作狀態
    了解防煙排煙系統的分類與主要組成。2.熟練掌握防煙排煙系統工作狀態的檢查判斷方法。【知識要求】一、防煙系統的分類與組成防煙系統是通過採用自然通風方式,防止火災煙氣在樓梯間、前室、避難層(間)等空間內積聚,或通過採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阻止火災煙氣侵入樓梯間、前室、避難層(間)等空間的系統。1.
  • 新《煙規》實施後,防煙分區怎麼劃分?
    防煙分區今年至少要考1-2分,請務必重視!     1、設置排煙系統的場所或部位應採用擋煙垂壁、結構梁及隔牆等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     2、擋煙垂壁等擋煙分隔設施的深度不應小於儲煙倉厚度,當採用自然排煙方式時,儲煙倉的厚度不應小於空間淨高的20%,且不應小於500mm;當採用機械排煙方式時,不應小於空間淨高的10%,且不應小於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