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崢嶸:排煙口最大排煙量的計算,與排煙系統吸入口最低點之下的煙氣層厚度(db)相關,本文指出:依據規範正文及NFPA92的要求,db取值宜採用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不宜採用排煙口中線。
同時,本文提出,設計應用中,尚應注意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Vmax與排煙口自身的尺寸的關聯,以及排煙口之間的間距要求,並提出了解決措施!
《建築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技術標準》)中,db參數為排煙系統吸入口最低點之下的煙氣層厚度,但在《技術標準》的條文說明和圖示中,當排煙口安裝於側牆上時,db取值採用了排煙口中線以下的煙層厚度。本文指出:依據規範正文及NFPA92的要求,db取值宜採用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不宜採用排煙口中線。
一、在《技術標準》的條文說明和圖示中,當排煙口安裝於側牆上時,db取值採用了排煙口中線以下的煙層厚度。本文認為,依據規範正文及NFPA92的要求,db取值宜採用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不宜採用排煙口中線,解說如下:
1、為什麼要限制每個排煙口的最大允許排煙量?怎樣確定最大允許排煙量?
如果一個排煙口的排煙量太大,就可能會在煙層底部撕開一個「洞」,捲入儲煙倉以下的新鮮冷空氣,從而降低實際排煙量,參見圖示1:
(圖示1)
因此,有必要規定每個排煙口的最大允許排煙量,《技術標準》4.6.14明確了機械排煙系統中單個排煙口的最大允許排煙量(Vmax)的確定方法,Vmax宜按下式計算,或按《技術標準》附錄B選取。
式中db參數為排煙系統吸入口最低點之下的煙氣層厚度(m),很明顯,最大允許排煙量(Vmax)與db密切相關。
2、爭議由來:《技術標準》4.6.14明確表示「db為排煙系統吸入口最低點之下煙氣層厚度」,但在規範條文說明和圖示中(圖示2),當排煙口安裝於側牆上時,db取值為排煙口的中線,並沒有取排煙口的最低點,由此引發爭議:
(圖示2)
3、本文認為,當排煙口安裝於側牆上時,db取值宜採用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不宜採用排煙口中線,原因如下:
本公式引自於NFPA92的5.6.3b(註:db與NFPA92的5.6.3b的d對應),NFPA92明確表示:「d為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見圖示3:
(圖示3)
至此,綜合NFPA92及《技術標準》4.6.14正文要求,本文認為,規範條文解釋和圖示欠妥,db應修正為排煙口最低點以下的煙層厚度,從系統功能的角度,這種取值方式也相對更有保障,修正後的圖示如下(圖示4):
(圖示4)
二、設計應用中,尚應注意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Vmax與排煙口自身的尺寸的關聯,《技術標準》忽略了與此相關的要求,應予以補充:
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Vmax與排煙口自身的尺寸是有關聯的,可參考NFPA92中5.6.7的要求(圖示7):
db/Di應大於2,Di為排煙口當量直徑。
注1:《技術標準》中的db與NFPA92的d對應。
注2:排煙口當量直徑可依據《技術標準》4.6.14計算。
三、另外,當設置有多個排煙口時,排煙口之間應滿足一定的間距要求,《技術標準》也沒有提及,可參照NFPA92的5.6.9執行:
遺憾:本文討論了排煙口向下設置以及排煙口安裝於側牆上時的計算方式,但對於排煙口設於排煙管道頂面的情況,規範沒有明確db的取值方式,以及排煙口與頂板的距離要求,設計無規可依,也就是說,當排煙口設於排煙管道頂面,Vmax將無法確定,期待規範修訂時完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