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靠衛星,導航的方式多種多樣

2020-08-22 大小眼看世界8

近日,美國宇航局正式將「六分儀」技術應用在脈衝星導航中,並驗證了其在太空導航的可行性。或許有一天,脈衝星導航會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燈塔」。有人會問,導航難道不是要靠衛星嗎?事實上,導航方式的多樣性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導航分自主和非自主

你可知道,導航可不僅只靠衛星,事實上,導航的多樣性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比如,美國宇航局前不久提出的脈衝星導航技術:太空導航需要確定一維時間和三維空間的參數,即「我現在在哪」和「現在的年、月、日、時、分、秒」。這樣,太空導航問題就轉變為求解3個位置坐標及1個時間參數的問題,脈衝星導航將會是太空導航問題的完美答案。

目前,已發現的脈衝星已經超過2000顆,就像是散布在宇宙中、相距上千光年的「燈塔」,所以太空飛船不管飛到哪,都能接收到來自不同方向的「燈塔信號」。科研人員通過測量脈衝星輻射到達的時間,可計算出飛船相對於脈衝星的距離,從而得到一個方程式,解決探測器在太空中的導航難題。或許有一天,脈衝星導航作為探測器的「燈塔」,會成為未來人類探索太空任務的「標配」。

無論是地球上的人類、太空中的探測器還是武器系統,都需要導航設備,導航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

視覺導航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導航方式

導航設備根據對外部的依賴性,可將其分為非自主導航設備和自主導航設備。

非自主導航技術是通過接收外部信息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最常見的是以北鬥和GPS為代表的衛星導航,該導航技術具有優異的導航精度,位置精度可達亞米級,速度精度可達0.05米/秒,在眾多領域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但在實際應用中,衛星導航系統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衛星導航所採用的電磁波信號到達地表時相對微弱,容易受外界幹擾。

其次,當衛星導航用於武器系統時,容易「受騙」,即可以通過外部設備輸入假的定位信息,讓武器系統誤以為自己在某一區域。2011年12月4日,伊朗使用俄羅斯援助的電子戰系統輸入的「假消息」幹擾了衛星導航信息,成功誘騙了一架美軍的RQ-170無人偵察機,得到了非常完整的機體。

再次,衛星信號在山洞、地下、水下等複雜環境下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如使用手機導航,在經過地下通道、隧道、兩側高樓大廈林立的道路時,經常會聽到「導航信號弱,當前定位不準確,請謹慎駕駛」的提示。

概括起來說,非自主導航設備需要外界設備告訴你在哪裡,如果通訊的通道被打斷,或者信息被截獲並給出假的信息,則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因此,人們在一些領域也採用自主導航技術。那麼,自主導航和非自主導航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些導航系統各有所長

自主導航是系統憑藉自身的能力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這時有人就會想,既然脈衝星脈衝比較穩定,那麼地面的武器設備是否可以使用脈衝星導航呢?答案否定的,因為脈衝星導航使用的信號主要為X射線,X射線無法穿越地球稠密的大氣層,因此地面設備無法使用脈衝星導航。

目前的自主導航技術依靠自身設備確定與外界固有規律(如重力加速度、地球自轉角速率、天體等之間的關係)完成自身定位,如慣性導航、天文導航、視覺導航、資料庫匹配導航、仿生偏振光導航、聲學導航。那麼,這些自主導航是怎樣工作的呢?

聲學導航通常用於魚雷、潛艇等為代表的水下應用領域

慣性導航系統內含有可以測量3個方向角度變化的陀螺儀和3個方向速度變化的加速度計,陀螺儀可以告訴武器裝備正在往哪個方向運動,加速度計可以告訴武器裝備在空間中飛得有多快。

由於慣性導航完全不依賴於外界環境的信息,可以全天候、全區域、實時、連續地進行導航,且可以提供武器裝備控制所需的所有導航參數,由此也奠定了慣性導航在武器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其他導航方式主要用於輔助慣性導航提高導航精度為主。當前,天上飛的巡航飛彈、制飛彈藥、超音速無人機,陸上的裝甲車、發射車,海面的艦船、水下的潛艇都配備了慣性導航設備。

天文導航和脈衝星導航類似,把天上的星星視為「燈塔」,是最早採用的導航手段。古代航海過程中,人們通常是採用天文導航的方式,如根據北極星的方向,可以確定當前航行的方向;根據與多個星星之間的方位及距離推算出當前的位置。這種通過檢測當前位置與多個已知的自然天體之間的距離或者角度,從而解算出當前的位置信息及姿態信息就是天文導航,天文導航自主性強且精度高,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慣性導航的導航設備,受到了較高的重視。

視覺導航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導航方式,因為我們一直都在用視覺進行導航——我們通過眼睛觀察周圍環境確定自己與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以及自己所處的位置,為我們要怎麼走提供依據。

而武器系統中的視覺導航是通過攝像頭,它與我們的眼睛一樣,可以採集環境信息,若環境中存在已知絕對位置的坐標點,通過測量與改點的距離及方位,可以確定自身的位置;若環境中沒有絕對的位置信息,則可以測量與某一固定位置距離的變化確定自身的速度信息;也可以通過採集環境信息中的視覺圖像與自身存儲的地圖進行比較,確定自身所在的位置。視覺導航廣泛應用在飛行器、無人車等領域。就在今年4月, 美國宇航局對Draper實驗室研發的視覺導航系統進行了測試,以期望其在登錄月球時使用。

資料庫匹配導航的「出鏡率」並不高。它的原理是預先將某一區域內的信息(如重力、地磁等)在一定時間內,將不會變化的固有特徵信息採集並存儲在設備中,當導航設備在這一區域運動時,將實時採集的數據信息與存儲的數據信息進行匹配對比,從而得到自身所處的位置信息。資料庫匹配導航由於僅能在有資料庫的區域進行導航,因此在使用時也存在諸多的限制,通常在海底等特殊領域採用這一導航方式。日本東京大學的重力匹配導航目前可達到75米的精度指標。

而仿生偏振光導航的靈感來自於昆蟲。研究表明,多種昆蟲、鳥類、兩棲類生物都進化出了感知天空偏振光航向角並將其用於導航的奇異能力,通過研究這些生物對偏振光感知的機理並製作相應的傳感器,可以幫助武器裝備實現導航的目的。當前仿生導航已經成為導航領域的研究熱點,仿生偏振光導航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尚未在實際工程中應用。

仿生偏振光導航的靈感來自於昆蟲

聲學導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接觸到:當一輛車向我們駛來,以及駛離我們的過程,我們會聽到車輛聲音的變化,這種變化就是耳朵接收聲波頻率的變化,在聲學領域稱之為都卜勒效應,利用這種聲波頻率的變化可以測算出運動的速度信息。聲學導航設備也可以向固定位置發射聲波,通過解算發射聲波及收到發射聲波之間的時間,確定與已知位置點的相對位置,從而得到位置信息。聲學導航通常用於魚雷、潛艇等為代表的水下應用領域,目前國內聲學導航定位精度可優於亞米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種導航設備進行數據融合,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從衛星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導航,衛星導航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了,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五十年前 ,我上小學三年級,剛好十歲,那個我與衛星兩相望的日子至今仍記憶猶新。1970年4月23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34;發射成功,記得那天天晴氣朗,藍藍的天空一絲白雲都沒有,那時經濟落後,環境沒汙染,天空那種藍色如今只有在高原上才見得到。
  • 衛星導航原理,北鬥導航到底如何?
    無源定位由於要靠終端計算,性能有限,定位速度慢,但在其他方面全面領先。無源定位系統則是用戶終端不向衛星發送請求信號,而是直接同時接受4課衛星的信號,在用戶終端完成定位計算工作。②2004年,中國啟動了具有初步全球導航能力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北鬥二號)。
  • 衛星導航概念:四細分領域分享4000億元盛宴
    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了《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在此前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2年度)》。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為810億元,在全球佔比不足8%。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端社會持有量為23萬餘套,相關產值接近40億元,僅佔國內比重的5%。
  • 衛星導航知識
    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縮寫GPS)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是在子午儀衛星導航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採納了子午儀系統的成功經驗。和子午儀系統一樣,全球定位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接收機三大部分組成。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
  • 導航增強不是導航衛星,李書福想當哪門子馬斯克?
    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又把我們拉回了現實中:既然沒有低軌衛星,自動駕駛將成為無稽之談。那麼,自動駕駛之前都靠什麼進行導航的(谷歌表示不服)?而一個疑問,又觸發了接下來的一連串疑問:這兩顆衛星跟已經建設完備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是什麼關係?兩顆衛星,就能滿足自動駕駛的導航定位?如果要發射很多顆,那要燒一家民營企業多少錢?
  • 衛星導航行業龍頭名單(建議收藏)
    7月31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據精算,北鬥「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一秒。在我們的印象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只擁有導航定位功能,其實布不止這些,它可以進行通信數傳,定位導航授時、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七大類功能服務。不僅如此,它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之後會增加水下,室內,和太空導航。
  •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兩件事是直接原因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目前,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都建立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1994年,中國在財政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其直接原因,可以用兩件事說明:第一,海灣戰爭引發新軍事革命。
  • 北鬥衛星導航
    北鬥衛星導航 地圖導航
  • GPS現代化與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聯邦的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系統和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BDS)是另外三個組成部分。
  • 衛星導航概念股有哪些 2018衛星導航概念股一覽
    衛星導航是指採用導航衛星對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常見的GPS導航,北鬥星導航等均為衛星導航。那麼,衛星導航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衛星導航股票有哪些?華測導航: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注於國產GNSS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 【車仔你懂得】車載導航的小夥伴—衛星
    儘管時下手機導航風頭正盛,但是從安全與續航的角度考慮,車載導航是過去、現在也是未來。從技術層面上講,車載導航應該成為車載衛星導航,導航的基礎,便是衛星和衛星技術。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嘮嘮車載導航的小夥伴——衛星的那些事兒?快上車!
  •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成功,巴基斯坦興奮:對這一天的到來期盼已久!
    巴基斯坦國內的反響和興奮程度貌似更甚於國內,巴鐵如此興高採烈不僅僅是因為巴基斯坦是除中國以外第一個使用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巴鐵毫不掩飾的欣慰與讚嘆,是建立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堅定穩固的傳統友誼基礎上,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建交後,兩國關係迅速升溫,多年以來兩國本著高度互信的原則,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合作,屬於互幫互助的莫逆之交。
  • 衛星+5G,導航不再變磚
    本文來源: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論文集 衛星導航技術日新月異,進入定位,導航,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的多源信息融合新時代。5G 通訊技術以其定位服務的小區域密集化和大規模陣列天線等技術為導航通訊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 四分鐘,帶你了解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7月31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七星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那麼中國的北鬥衛星到底是做什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就是它的字面意思,即導航我們只要出門就會經常用到導航那麼導航是個啥?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國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怎麼樣
    目前共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除了中國北鬥之外,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這三大系統發展狀態如何呢?《環球時報》記者23日採訪了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龐之浩介紹說,當前最成熟的依然是美國GPS系統。
  • 衛星導航技術 與汽車應用系統
    其特點之一是在汽車上安裝衛星導航應用設備GPS)。GPS系統是由24顆位於2萬多公裡高空的衛星組成的星座構築起來的。地面或近地空間的移動目標,只要收到其中四顆衛星的信號,便能準確地確定自己的三維位置。本來利用電波時延的三角學方法,只要有三顆衛星信號,就能確定一個點的三維(如X、Y、Z)位置,利用四顆星的目的是同時求解另一個在變化著的未知量(時位)。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英文期刊《衛星導航》(Satellite Navigation)已正式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國新辦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首先,我向大家宣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今天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相關情況。第三,衛星導航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國民經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社會生產效率、轉變人民生活方式、提高大眾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