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11時,嶽陽市南湖新區湖濱街道月形湖防汛大堤的內湖堤垸,易亞亮扛著一把鐵鍬來到大堤上,就著節能燈投射的光,甩開膀子開溝瀝水。當晚,湖濱街道防汛大堤水位超過保證水位。從7月4日上堤,易亞亮已連續值了8個晚班。
「社區男同志中我最年輕,晚上當然由我們年輕人值守。」易亞亮擦了把臉上的汗水說。 易亞亮是湖濱街道湖濱社區一名「90後」的民政專幹,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戰鬥中表現出色,破格批准在「火線入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防汛值班分在防汛月形湖防汛大堤1#營地,防汛期間實行「三班倒」,易亞亮主動向社區黨組織申請值晚班,從晚上12時到次日8時。
易亞亮
「我是年輕人扛得住,何況我還有秘密武器呢。」易亞亮從口袋裡掏出一盒清涼油,「困了時,就用它揉一下太陽穴,鼻孔上塗一點。既能防瞌睡,還能驅蚊子。」易亞亮咧嘴一笑,臉上汗水夾著雨水滾到嘴角。
陳明
記者沿著大堤繼續往北走,發現這次抗洪大軍裡,有不少年輕的面孔。正在巡堤的湖濱街道工委副書記徐凝告訴記者,晚上值守大堤的有10多名年輕的預備黨員,都是主動要求值晚班。「這些年輕預備黨員幹部真的不簡單,抗疫時主動要求上前線,抗洪時又申請值守最辛苦的時段。」徐凝說。
陳明
離易亞亮不遠處的八仙臺社區防汛3#營地的陳明正在大堤上查險,他手臂上別著著一枚紅袖章,穿著深統雨鞋,一手拿著竹杆,一手拿著手電筒,兩隻褲腳裹滿了泥土。今年32歲的陳明是街道今年發展的預備黨員,因工作成績突出,在6月29日街道召開的慶祝建黨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上,他代表16名預備黨員上臺激情發言,獲得熱烈掌聲。防汛上堤以來,這些天吃住幾乎都在堤上。他說,查險他還是個「半桶水」,日夜守在堤上,正好可以隨時向防汛老專家請教。陳明查險的地方都是一些燈光難以照射到的角落,這是老專家傳授的經驗,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容易出現險情。
袁龍
夜漸深,雨也慢慢減弱了,駐紮在關門湖大堤上的雷公湖社區4#值班營地的預備黨員袁龍,提前20分鐘趕到防汛值班點,從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金舟手裡辦完交接班手續後,隨即戴上值勤紅袖章,左手拿著手電筒,右手拎著一把鋤頭,逕自走下陡峭的堤腳,履行他從晚上12點到次日早上8點這個時間段的巡查職責。據在大堤上值班的社區書記楊其志介紹,今年31歲的袁龍從7月4日上堤參與巡查以來,不管是暴雨傾盆的夜晚,還是在蚊蟲、毒蛇橫行的湖岸,他都一往無前,大堤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小夥子巡查的足跡,但他從無半點退縮和怨言,一直默默堅守在最難熬的後半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入黨時的誓言。
袁龍
11時45分,在湖濱洞庭湖關門湖大堤北端方向,不知是誰唱起了改版後趙雷《成都》的歌:「和我到湖濱的堤上走一走,喔哦喔哦,直到所有的雨都停止了,也不回頭……」歌聲夾著笑聲,在長長的大堤上傳出很遠很遠……
【來源:嶽陽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