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10歲的黑人女孩被幾個壯年男子拉拽著拖到吉普車旁,女孩一邊使勁掙扎一邊發出短促的哭聲,三毛見此狀對她喊道:「傻瓜,上車啊,你打不過的。」
女孩的親哥哥卻笑著說:「不要緊張,這是風俗,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這樣拼命打才是好女子。」
三毛嘆著氣:「既然要拼命打,不如不結婚。」
女孩的哥哥說:「等一下入洞房還得哭叫,你等著看好了,有趣得很。」
以上是三毛《撒哈拉的故事》中「娃娃新娘」篇章的內容。
女孩名叫姑卡,是三毛住在撒哈拉的鄰居,她父親是當地的警官,她是家中大女兒,雖然只有10歲,但按照當地撒哈拉威的風俗,她要被父親指婚,而且要嫁給誰,何時結婚一概不知,還是三毛聽她父親說起來轉告她後才知曉。
可憐的姑卡,本來是一位性格活潑開朗的女孩,但自從知道自己要嫁人後她先是惶恐,而後沉默不語接著滿面愁容。三毛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是面對當地的風俗她無可奈何。
三毛去鎮上買東西時碰到姑卡的哥哥和另一位叫阿布弟的青年——姑卡父親的部下,他高大英俊,說話有禮,目光溫和,給三毛的第一印象很不錯,他就是姑卡的未婚夫。
也正是這位儀表堂堂的青年男子,就在婚禮那天,也許是因為當地風俗的要求,也許是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無論什麼年齡的女性只不過是他們徵服的物件或附屬品,沒有任何尊嚴與感受可言,做出來的事情令三毛這個外鄉人匪夷所思,不甚其解。
當姑卡在被接親的幾名男子拖拽上車時,發出無助的哭喊聲無人能施以援手,洞房內發出的「啊」——一聲撕心裂肺般的叫喊聲也無人能予以安慰,也只有三毛在一旁默默地為她感到憤怒與不忍心,可是當新郎拿著一塊染著血跡的白布走出房門時,他的朋友開始呼叫起來。
房間外的男子在慶賀奪取女孩貞操而取得的勝利,而房間內一位10歲的女孩卻要遭受人生當中最悲慘的時刻,而這還只是以後灰暗人生的最開始。這樣的婚禮太過可笑,簡直愚蠢至極,看不下去的三毛很是失望,她憤憤地離了場。
婚禮慶祝了6天,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值得慶賀的日子,可對於姑卡來說卻像是在地獄般忍受煎熬與折磨。當三毛再次見到她時,原先的小胖臉竟凹陷下去,三毛看了心疼不已,可是姑卡卻要求三毛給她吃沒有小孩的藥,害怕就這樣懷孕了,三毛答應給她準備,叫她不要擔心,並保證這是她們倆之間的秘密,無人知曉!而後姑卡在三毛的陪伴下安心地睡去。
生長如此這般風俗中的女孩是不幸的,她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一點點的掌控權,她們如同物品被無情地販賣(她們的父母會收取很大一筆費用作為聘禮),無人能理解她們的想法與追求,也無人能尊重她們的感受與體會,她們的人生在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往後的走向,她們沒有反抗的資本與能力,更沒有說「不」的權力與實力,她們有的只是委曲求全,向自己的父母屈服,向未來的丈夫屈服,向當地的風俗屈服。
但姑卡至少比其他女孩要幸運一些,因為有三毛這樣的外鄉人在幫她,會同情她的遭遇,會聽取她的想法,還會尊重她的要求,也只有三毛會真心對待姑卡,把她當成一位真正的小女孩,一位有自尊有想法的女孩。
所以姑卡信任三毛,才會毫無顧忌地向她表現出自己最脆弱最無望的一面,還會把心底的秘密告訴她。因為她相信三毛無論如何都會幫她,三毛就是她的希望,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光。
可三毛畢竟是外鄉人,她的幫助是有限的,如果某天當三毛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姑卡應該尋求誰,誰才能成為她的依靠與支柱?
姑卡的婚姻與人生是撒哈拉威土地上千千萬萬女孩的人生走向,當地的陋習讓女孩們身陷婚姻的「萬丈深淵」,她們沒有自己選擇和做決定的權利,她們能做的只有無奈地等待命運安排,被迫隨波逐流,她們的人生既可悲又可嘆!
我是笑媽聊情感,與書為友,分享閱讀感悟,用文字聊情感品人生!歡迎大家點讚、關注和評論,後續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