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彭加木遺骨第一發現人:乾屍一年前就被發現

2020-12-05 荊楚網

據《大連晚報》報導隨著中國科考探險隊進駐羅布泊地區,外界開始對庫姆塔格沙漠中發現的乾屍產生了極大的關注。敦煌市七裡鎮的有關人員聞訊馬上對外宣稱,乾屍最早是他們發現的,他們才是第一發現人。乾屍曾被移動30公裡15日上午10時,探險隊員在乾屍第一發現人———劉學仁的帶領下,前往庫姆塔格沙漠見證乾屍的發現地。「他們搬運乾屍的地點,並不是第一發現地。」劉學仁說。

據劉學仁介紹,2005年4月,時任敦煌市七裡鎮南臺堡村村委書記的他,準備在魔鬼城雅丹及庫姆塔格沙漠中尋找旅遊可開發項目,當時是一行8人,乘坐3輛汽車。「2005年4月16日,我們突然發現在一處沙丘上,趴著一具乾屍。」劉學仁說,「當時,乾屍的左手呈舉著的形狀,右手則放在胸前,其腹部還有一些腐爛的地方。我們經過仔細查看,發現乾屍是男性,於是我們就將其抬到了車上。」

劉學仁告訴記者,在前行了約30公裡後,由於汽車被陷,為了減輕重量,他們不得不放棄運出乾屍。「隨後,我們將此事反映給了蘭州沙漠研究所。而前幾日,敦煌市有關部門組織搬運乾屍的地點,就是我們當初拋棄乾屍的地方。」

發現地有根紅柳木棍子此外,劉學仁還介紹,在發現乾屍的同時,他們還在乾屍附近發現了一根用紅柳木製作的棍子,估計是乾屍生前所使用的拐杖。而乾屍身上並沒有衣服,其頭髮為不到一寸的短髮、成棕黃色;乾屍全長約165釐米。

昨日下午,在劉學仁帶領的第一發現地處,記者看到,周圍都是普通的沙漠,但是那根紅柳木製作的棍子卻依然在原處。隨後,探險隊依靠先進的金屬探測儀器等物,並沒有發現周圍還有任何金屬物品。

乾屍現存敦煌事出有因敦煌市博物館負責人稱,乾屍的第一發現人確實是該市七裡鎮政府的幾名幹部和當地農民。而就在董治保研究員用自製的木匣將乾屍運出沙漠並計劃運送到蘭州時,被當地政府和群眾攔截至敦煌,最終經敦煌市政府出面協商,才將乾屍暫時存放於敦煌市博物館。


    乾屍取樣分析即將開始

據新華社電有關專家16日上午已經抵達甘肅省敦煌市,對被懷疑為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遺體的乾屍的取樣分析即將開始。據介紹,抵達的專家將對乾屍取標本以備進行DNA分析,並將初步確定乾屍的一些體貌特徵,以便儘早確定乾屍身份。

相關焦點

  • 2005年敦煌發現疑似彭加木乾屍,引起國內外巨大轟動
    初步鑑定乾屍為彭加木 2005年10月11日,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組織的庫姆塔格沙漠科學考察隊董治保研究員對該乾屍進行鑑定,疑為26年前失蹤的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遺骨。據劉國漢說,當時他們委託中科院對該乾屍鑑定,強調第一發現人為敦煌七裡鎮幾名考察隊員,其他人不得以第一發現人的名稱出現。鑑定完後,由於各種原因將乾屍埋回原地。
  • 羅布泊發現乾屍 可能是彭加木遺體(組圖)
    彭加木留下的字條  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探險隊在神秘的羅布泊東緣發現一具乾屍,懷疑是26年前失蹤的、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的遺體。4月14日,一支探險隊在甘肅敦煌集結,向彭加木失蹤區域進發,準備確認乾屍是否為彭加木的遺體。  彭加木曾經發起並且組織大規模羅布泊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進入羅布泊次數最多的中國沙漠研究專家夏訓誠是彭加木生前的科研夥伴,他說:「發現那具遺體的地理位置,距離當時彭加木失蹤的地點不遠。我們將對發現的乾屍進行採樣,通過DNA測定,比對彭加木親屬的DNA信息,確認遺體身份。
  • 羅布泊發現乾屍與彭加木五處相似-(組圖)
    近日,4名探險者在羅布泊發現一具乾屍,屍體特徵、身上衣著和手錶等五處都與彭加木極為相似。  「我往東面去找水井。」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留下紙條從此失蹤。27年來,無論是官方組織的搜救隊,還是民間的探險團隊在這塊土地上苦苦尋找,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氣一樣在羅布泊地區神秘蒸發了,留下諸多的猜測給後人。現在,幾位野外探險者發現的這具乾屍會是彭加木嗎?
  • 同事紛紛否認乾屍就是彭加木
    4月18日,中科院基因研究所專家組一行帶著從乾屍上提取的樣本離開敦煌回京,著手進行DNA鑑定。面對各種猜疑,在沒有其它證據的情況下,要確定乾屍究竟是不是彭加木遺體,DNA鑑定將「一錘定音」。   昨日,記者聯繫到多位彭加木生前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同事,這些同事均表示屍體是彭加木的可能性不大。
  • 當年隊友鑑別後宣稱哈密大戈壁乾屍不是彭加木
    點半,「疑似彭加木乾屍求證隊」將採集到的乾屍遺物送到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求證。彭加木為給隊友找水,獨自一人走向沙漠深處,再也沒有回來。▲無名乾屍讓人想起彭加木一具乾屍仰面躺在沙地裡。它的左手腕骨已經斷裂,約兩釐米處,是一隻已經靜止了的機械手錶,錶盤上印著「上海」字樣……「疑似彭加木乾屍求證隊」幾經周折趕到哈密南湖大戈壁乾屍所在地,眼前的情景同探險者劉先生之前的描述並無二致。劉先生是這具無名乾屍的發現者,死者遺留的物證,讓他同27年前在羅布泊科考時失蹤的科學家彭加木聯想起來。
  • 羅布泊乾屍加緊身份確認(圖)
    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攝  本報蘭州4月18日電從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了解到,對疑為彭加木遺體乾屍進行取樣分析的中科院專家18日離開敦煌返回北京,相關後續工作即將展開,確認乾屍是否是彭加木遺體的工作將分兩步展開。
  • 尋找彭加木
    其實,這具疑似彭加木的乾屍並不是2006年4月13日被發現的,而是早在2005年4月11日,就已經被發現了,而且乾屍還險些被拿去展覽賣錢。這具疑似彭加木的乾屍,到底是不是彭加木的遺體呢?  見到這具乾屍的人得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彭加木的遺體,原因是:一、這具乾屍身高1.72米左右;二、腳穿42碼鞋;三、死者年齡55-60歲;四、死亡時間在30年左右;五、留短髮;六、牙齒可疑。這些特徵都與彭加木基本吻合。
  • 雙魚玉佩之謎,彭加木深入羅布泊之後發現了什麼?
    而發現雙魚玉佩的,就是久負盛名的探險家彭加木。1980年,彭加木一行九人進入了羅布泊,這是中國最為神秘,最為危險,也是無數探險家心心嚮往之地。彭加木一行之所以進入這片生命禁區,除了探險之外,還有一個特殊使命,那就是尋找神秘的「羅布泊病毒」。之前,有一夥盜墓賊進入了羅布泊,企圖找到古城遺址,盜取文物販賣。
  • 當年隊友經鑑別後稱乾屍不是彭加木
    攝/記者童光來7月9日上午,記者帶著從羅布泊帶回的乾屍物品取樣,再次找到一直關注此事的彭加木生前好友、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專家閻鴻建。此次去羅布泊求證,本報記者一共帶回了6件物品取樣,分別是乾屍的頭髮、襯衣、褲子、皮帶、手錶、毛衣的取樣。在經過一系列細緻觀察後,閻鴻建告訴記者:「我發現沒有一件物品是屬於彭加木的,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彭加木的遺體。」
  • 戶外團隊新疆無人區發現乾屍,可能是劉銀川、彭加木或餘純順嗎?
    某戶外團隊,在自駕穿越新疆沙漠的無人區時,沿途發現了一具乾屍。 通過圖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腳上穿著的是現代人的鞋子。據不少網友猜測,此事有可能發生於5年之內。
  • 他是彭加木夥伴,入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
    找到失蹤的彭加木  2005年4月11日敦煌七裡鎮的一支沙漠考察隊意外發現兩具乾屍。隨後送往研究所,其中一具乾屍極有可能是失蹤的彭加木,此後乾屍被送往敦煌博物館。2006年4月16日兩位北京法醫趕往敦煌博物館對那具疑似彭加木的乾屍進行DNA比對。
  • 他是彭加木夥伴,進入新疆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了樓蘭美女的...
    2、找到失蹤的彭加木 2005年4月11日敦煌七裡鎮的一支沙漠考察隊意外發現兩具乾屍。隨後送往研究所,其中一具乾屍極有可能是失蹤的彭加木,此後乾屍被送往敦煌博物館。2006年4月16日兩位北京法醫趕往敦煌博物館對那具疑似彭加木的乾屍進行DNA比對。
  • 當年彭加木在羅布泊到底發現了什麼,又為何無故失蹤
    彭加木(1925─1980),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人,漢族。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在羅布泊不幸失蹤。
  • 當年隊友鑑定後稱羊毛衫和手錶不是彭加木穿戴
    當年隊友鑑定後發現乾屍羊毛衫有紐扣 彭加木當年穿的沒紐扣 所戴手錶也不一樣  確定不是彭加木有兩樣物證  北京手錶廠表示 乾屍手錶可能是拼接的  ▲穿戴不符  昨天上午,呈現在閻鴻建眼前的乾屍襯衣碎片上有一道道整齊的豎條暗紋。  「失蹤那天,彭加木穿一件純白色襯衣,說是白色,顏色略微偏藍。」閻鴻建說,帶暗條紋的,顯然不是彭加木的。  傅春利告訴記者,幾天前,在他聽說乾屍身穿白色的確良襯衣時,連忙向彭加木當年的隊友核實,在他們仔細觀看乾屍照片後,希望的肥皂泡又一次破滅了。
  • 孕婦喝「多美滋」奶粉發現疑似蟑螂「乾屍」欲維權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牛顯達 攝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牛顯達 商鼎)3月30日9時01分,網友「牛哥張」在新浪微博上稱,他為懷孕4個半月的妻子衝泡由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美滋」奶粉時,發現奶粉內有疑似蟑螂的物體。哈爾濱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展開採訪。
  • 彭加木兒子不相信遺體是父親的(圖)
    羊城晚報供圖彭加木家鄉廣東的探險者曾八次赴羅布泊,探險隊員每次都會自覺尋找線索  羅布泊乾屍追蹤  本報訊據羊城晚報15日消息羅布泊發現乾屍,懷疑是失蹤26年的著名科學家彭家木的遺體?14日,彭加木的侄女彭丹凝打通了彭加木兒子彭海的電話,「堂哥已經知道了,他說這些年傳得太多,他不相信是真的,讓我也別相信。」
  • :羅布泊發現乾屍 疑是彭加木遺體
    1958年在羅布泊東部鹽殼地上被發現時,機上人員全部死亡。本來是東西方向飛行,何故改飛正南,釀成慘劇?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警衛員騎馬衝出重圍而走失。
  • 羅布泊曾發現乾屍,是50年前在四川失蹤的男子,他經歷了什麼?
    羅布泊曾發現乾屍,是50年前在四川家中失蹤的男子,他經歷了什麼?受到彭加木事件的影響,羅布泊地區被人提及的時候,總是和超自然現象聯繫在一起。自從彭加木事件出現之後,羅布泊也流傳著一些駭人聽聞的傳說。2016年,一位探險家在進入羅布泊地區之後發現了一具乾屍。由於風化的程度非常的嚴重,整個人早就難以辨別,探險者在看到之後迅速撥打了報警電話,在經過了DNA比對和調查之後才發現,這具乾屍來自於四川的一位男子,在50年前從老家當中神秘失蹤,沒想到在50年後的今天,竟然出現在了新疆的羅布泊,從四川到新疆間隔數千公裡,那麼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 不是失蹤者遺骨! 韓媒:世越號所發現遺骨為動物骨頭
    【環球網綜合報導】韓國海洋水產部28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證實,當天上午在載有「世越」號船體的半潛船甲板上發現疑似失蹤者遺骨。然而,韓聯社晚間報導稱,據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的鑑定結果顯示,該遺骨不是人骨頭而是動物的骨碎片。
  • 消失在羅布泊的彭加木教授,是否發現雙魚玉佩,啟動了平行宇宙
    此後再沒有飛機的消息,所以當時的人認為飛機肯定失蹤了,就把飛機當作普通空難處理。但在九年後的1958年。羅布泊附近發生空難,機內所有工作人員全部遇難。而且經過專家核實,這是1949年離開重慶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但讓人很不解的是,這架飛機的目的地烏魯木齊距離最後一個發出信號的鄯善縣有200多公裡。而烏魯木齊在鄯善縣西北部,卻發現了飛機殘骸。這個羅布泊在鄯善縣的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