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1925─1980),原名彭加睦,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人,漢族。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在羅布泊不幸失蹤。
彭加木是以隊長的身份,率領著一支十一個人組成的科考小隊,去湖盆中採集土壤和生物標本。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說法很多,最多的說是被隊友害了,1980年他帶一支考察隊赴新疆羅布泊考察,六月十七日,彭加木獨自一人去找水,然後就失蹤了,隊友沒有找到他,各種傳聞都有,有說他被毒蛇咬了,有說投敵的,有說碰到外星人了,傳得離題。
官方說法:沙漠裡普通失蹤事件。彭加木冒著50℃多的高溫單人找水,這在沙漠裡是極其危險的。他當時可能迷失方向找不到宿營地;可能被突然坍塌的雅丹地貌砸住;可能被狼群吃掉;可能不幸陷入沼澤被吞沒;可能在蘆葦包中躲避炎熱暈倒,最後風沙掩埋。儘管當時部隊對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地毯式搜索,但是仍然沒有找到他!前幾年在羅布泊地區找到了疑似他的乾屍,但是最後經確認並不是彭加木!
很多人質疑一個失蹤的科學家為何會動用巨大規模的力量進行長周期和大規模的搜索?這就不得不提前幾次彭加木進入羅布泊科考的經歷了,對於第二次科考的評價原話是這樣的:此行取得了許多驕人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尋找到了許多稀有的寶藏。這次科學考察發掘填補了我國一些重大科研領域的空白,糾正了外國探險者的一些謬誤!
官方說法是目前大眾接受度最高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疑點,比如彭加木離開營地去找水時,身上背著兩架照相機和一個水壺,另有一把地質鐵榔頭,據說還有珍貴的考察記錄,病毒樣本。一個出去找水的人,為何要帶兩架相機,考察記錄和病毒樣本呢?而其所帶的病毒樣本據說正好是那神秘的「羅布泊病毒」!
至於羅布泊的各種傳說中最具科幻的就是羅布泊生存著大量的鏡像人,而彭加木曾經在第一次進入羅布泊時收穫了一枚雙魚玉佩,後來帶回去研究,在實驗室裡發現這塊玉佩有靈異功能,將玉佩放在水中,能夠複製出一條同樣的魚出來。再聯想中國將核試驗地選在羅布泊,目的的順便幹掉這種可怕的鏡像人。結合起來好像挺神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