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戈壁灘一望無際,沒有草叢,沒有溪水,夏天溫度高達70℃。天空中的一隻小鳥不見了,羅布泊,沒有一隻鳥敢越過。但以前的羅布泊並不是沙漠。遠古時,那裡是成群的牛馬,被綠色的森林包圍,河水清澈,生命之洲。
如今,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部的羅布泊,在歷史上曾是一片輝煌。這種水曾經誕生過著名的樓蘭,但在它變成了一大片荒漠之後,便徹底變成了恐怖之地。實際上,它的名氣還得從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它開始,當年斯文赫定一無所有來到羅布泊,在這裡找到消失了幾千年的樓蘭。
由於羅布泊和樓蘭的關係,斯文赫定一夜成名。又由於斯文赫定的發現,羅布泊開始因樓蘭之謎而為人所知。而且使其更添神秘色彩的是彭加木的失蹤,與其之後餘純順的遇難,羅布泊也成為許多探險家們夢寐以求的地方。當彭加木在1980年消失的時候,他只留下了一個便條,他到底去哪兒了?1925年5月19日,彭加木出生於廣東南海省,童年時在廣東度過。
由於家裡條件還可以,彭加木有幸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受過教育。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自北向南,日軍先後在上海、武漢、南京、長沙等地發動了進攻,南面的日軍也不放過。一九三八年十月,廣州佛山被日軍佔領,彭加木隨家人移居香港。但是,1941年12月25日,香港也陷落了,彭加木不得不逃回廣州的大後方韶關。
因此他的學業一直是斷斷續續,不過也算是順利地完成了學業,高中畢業後,彭加木考入了重慶中央大學農學院。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時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全面結束。新中國需要像彭加木這樣的人才,1949年初,他就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工作。第一次接觸新疆是在1956年,當時彭加木有機會到蘇聯學習核磁共振新技術,但他卻選擇去新疆考察。自此以後,他除了生病外,幾乎每天都去考察,新疆、雲南、福建等地都留下了足跡。
15次赴新疆考察期間,他協助改建了中科院新疆分院,後來又成為該分院的副院長。一九六四年三月五日至三十日,是他第一次到羅布泊,在那裡,他收集水和礦物的標本,並對羅布泊的河流進行考察。他以為羅布泊是一塊寶地,但十年前他還不能深入研究,因此被扣了很多罪。
耽擱了將近十年之後,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彭加木才到羅布泊再次考察。這次考察使羅布泊的神秘面紗得以揭開,但成果最大的還是最後一次。1980年6月5日,經過28天的艱苦跋涉,終於實現了中國人首次集體穿越羅布泊核心地帶的夢想。這次採集了很多礦物化石,而且還收集了第一批考察資料。
這為以後發展羅布泊打下了基礎,彭加木此時提出,再花二十多天的時間,回到羅布泊,由此開闢一條新的跨越之路。年6月17日,它們停在庫木庫都克附近,此時彭加木已經消失了。那時說汽油跟水都不多了,彭加木是為了找水失蹤,中科院得知消息幾乎是立刻出動的。那時候物資極為匱乏,四次派來十多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加上幾千人,這樣都找不到他,他就去了哪兒?
在他消失之前,只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他為什麼出去,下面寫著他的名字。除了這些,他什麼也沒留下,就這樣再也沒有回來過,沒有任何線索。事實上,這個事件到了現代也同樣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與猜測,各種神秘、超自然的現象傳聞層出不窮。有些人以為那個區域有穿越功能,很多人據此寫了不少帶有玄幻色彩的文章,一度將彭加木和王莽扯上關係。
其中最有名的還是雙魚玉佩一說,但是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完全是憑空想像,可信度不高。撇開穿越一說,彭加木失蹤事件仍有不少疑點,首先考察隊大多是生化學家之類的,這樣的隊伍不應該是地質學家嗎?其次,當彭加木出去的時候,他們已經呼救了,還需要去找水嗎?
再者即使找到了水,沒有油就只能靠飛機救人,當時水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是誰修改了第三條條子的文字?彭加木自己還是別人,為什麼要改成十七號?之後的大規模搜索沒有發現任何蹤跡,這也是很奇怪的,那時的彭加木年事已高,又身患癌症。
他們不可能獨自一人走得很遠,而且他們出門的時候都帶著工具,怎麼也找不到?後來就是後來發現了乾屍,父親消失了幾十年,兒子不願證明這乾屍是否就是父親,這在邏輯上說不通。於是陰謀論就出現了,有人懷疑球隊內部的矛盾導致了隊友對他的報復。畢竟那時的環境幾乎是完全封閉的,雖然考官們都是文人,但恐怕他們也不敢殺人。並且殺人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事後調查什麼都沒有發現,說明這個答案也不大可能。看來,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大自然的力量,漫天的黃沙把他帶走,把他的足跡完全淹沒,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沒有任何痕跡。
另外,在餘純順死於羅布泊西之後的16年裡,他還被殺害,不同的是,彭加木是失蹤的。荒漠的未知也無法消除前面的疑慮,所以真相究竟如何也很難說。可是,這件事已過了這麼多年,又變成了沙漠,恐怕再也不知道他當年和後來發生了什麼。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也將永遠記住他,記住他為科學家所作的貢獻,記住他那珍貴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