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它的傳播能力更強。
特隆赫姆首席醫師託弗·羅斯塔德說,他們16日把病毒樣本送至挪威公共健康研究所,「初步分析結果顯示,這是一種新變種」。
羅斯塔德19日告訴挪威國家廣播電臺記者:「我們不知道這種病毒從哪裡來,它從來沒有在挪威出現過。我們還搜索了國際資料庫,也沒有發現它出現過。」
按他的說法,挪威衛生機構認定,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更快。
《柳葉刀》確認:病毒變異會導致二次感染新冠
10月12日,也就是川普表示其已經對新冠病毒「免疫」的後一天,權威醫學核心期刊《柳葉刀》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再感染的基因組證據:一個案例研究》(genomic evidence for reinfection with SARS-CoV-2: a case study)的論文,確認了病毒變異確實會導致二次感染。
論文中提到,美國一名25歲的男子成為美國首例二次感染新冠的病例,而且第二次感染的病情比首次還要嚴重。文中稱,該名男子已經從第二次感染中康復,他第二次感染的病毒與第一次相比有所變異。
該論文指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無法確保在所有情況下都對病毒具有完全抵抗力。因此,無論是否曾被確診,都應採取相同的預防措施避免感染。
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個小時
外媒稱,美國《臨床傳染病》雜誌10月6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稱,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個小時,是甲型流感病毒存活時間的5倍。
據拉美社哈瓦那10月6日報導,這項研究由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完成。研究稱,通過將新冠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與培養基或上呼吸道黏液混合,並將混合物應用於從屍檢樣本獲取的人體皮膚上可以發現,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為9小時,而甲型流感病毒為1.8小時。
科學家稱,相比不鏽鋼、玻璃和塑料等其他表面,這兩種病毒在人體皮膚上失去活性的速度更快。
報導稱,新冠病毒在不鏽鋼、玻璃和塑料上的存活時間(11小時)也比甲型流感病毒(1.7小時)更長。
研究指出,使用濃度為80%的乙醇進行處理後,兩種病毒均在15秒內完全失去活性。
專家指出,新冠病毒在人體皮膚上長時間存活可能會增加接觸傳播的風險,加速疫情蔓延,但正確保持雙手衛生可以預防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