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一直以來想徵服它的人數不勝數,但可以正真到達頂峰的人卻屈指可數,有記載的人類最早挑戰珠峰的是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登山隊,在此之前中國古代人有沒有攀登珠穆朗瑪峰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中國古代人有嘗試登上珠穆朗瑪峰,那他們出意外後,他們的屍體可以保存多久?
以有所記載的英國登山隊為例子,英國登山隊前後八次挑戰珠穆朗瑪峰,在設備、技術等都不具備的情況下,英國登山隊失敗了很多次。其中自然環境惡劣是其主要原因,隨著海拔的升高,珠穆朗瑪峰上的高寒、缺氧、強風等現象越發的凸顯。
根據調查大多數人都在海拔7000米以上遇難了,在7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氣溫長時間處在零下,低溫有著抑制微生物分解的作用,可以使屍體在長時間內不被腐爛。由於在低溫下屍體不易腐爛,也就出現了「屍體路邊」,在這些「屍體路標」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綠靴子」——在海拔8500米遇難的一位印度警察,因為穿著綠靴子,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格外顯眼,被來登山的人們稱為綠靴子。
在這座高山,像「綠靴子」這樣的地標還有很多,因為援救難度大,他們只得在這「世界屋脊」上長眠。根據可靠記載,現在已知的長眠時間最長的人,長眠了60年之久。
以上的事例論證了,在珠穆朗瑪峰的確可以長久地保存屍體可以保證屍體不被腐爛,我們可以在珠穆朗瑪峰上看到中國古人的「屍體坐標」嗎?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登山隊伍登山之前,並沒有任何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史籍史料的記載。而且這時的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完成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在技術、設備、科技等方面可以說是世界領先水平了。這樣的一支攀登隊伍,面對巍峨的珠穆朗瑪峰亦是全軍覆沒了。
反觀20世紀20年代及此前的中國,中國處於農業時代,還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導的自然經濟,此時的中國在科技、設備等方面遠遠落後於英國。工業的發展還停留在發展紡織業等輕工業的時代。進入工業時代的英國人產生了徵服自然的意識,還在農業時代的中國人停留在敬畏自然的時期。尚且不說思維意識層面,中國的火車等是由淪為半殖民地後外國列強帶來的,此前中國的交通運輸極其落後,從東南地區到青藏地區就得至少5年以上的時間,到達珠穆朗瑪峰山腳則需要更長時間,在這樣的條件下談攀登,就不成立了。
儘管在元朝中央已經對西藏地區進行管理,帶中國古代的條件不足以進行攀登珠峰這樣高難度的活動。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作了十足的準備去攀登珠峰,還是無法排除一切意外的發生,無法避免所有的事故,更不用說中國古代人。
在珠穆朗瑪峰上溫度很低可以保存屍體不被腐爛,但中國古代不及備攀登珠峰的條件,以至於在珠穆朗瑪峰不可能看到中國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