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正常情況下屍體腐爛的原因是什麼。平時我們買的肉類其實就可以看作是動物的屍體,這些肉在冰箱中的冷凍櫃中可以長久保存,如果放置在保鮮櫃中,可能過個兩天左右就會發出異味,而如果把肉放置在常溫下,可能半天時間就開始發臭了。那麼,根據這個現象,我們或許能夠得到一個結論:肉類的腐爛是因為溫度的影響。那麼肉的腐敗真的只是因為溫度嗎?事實上這個結論並不準確,因為我們看見的只是表面的現象,而真正影響肉類腐爛速度的其實是細菌。
正常情況下,動物體內都會存在一定量的細菌,這些細菌有些會危害我們的健康,有些與我們是互利共存的關係。只要動物是一個活體,那麼體內的免疫系統就在不停的工作,免疫系統會不斷地清除體內的有害細菌以及病毒,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又會不斷地從外界進入體內並進行快速繁殖,因此,體內的細菌與免疫細胞之間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在身體正常情況下的狀態。下圖是人體內吞噬細胞吞噬細菌過程。
當動物失去生命時,免疫系統停止工作,因此體內細菌以及外界入侵的細菌會在動物體內快速繁殖,一般細菌的繁殖速度為20分鐘左右分裂一次,按照這個速度計算,一個細菌在十個小時之後,可分裂形成將近五億個細菌,更何況在起始時,體內就已經有無數隻細菌了,這也正是平時食物這麼容易腐敗的原因。那麼既然腐爛速度是與細菌有關,為什麼天氣越熱,肉類越容易腐爛呢?這是因為細菌的繁殖速度與溫度有關,大多數的細菌在三十多度的時候,繁殖速度最快,這就表現為在夏天,肉類放置在室溫下更容易腐敗。
既然屍體的腐敗是因為細菌的繁殖,那麼太空中,屍體會腐敗嗎?
首先太空中是真空,有人說太空的溫度極低,因此會屍體被快速凍住,這個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太空中由於處於真空環境,因此也就不存在溫度的概念,物體在太空中想要散熱,只能依靠熱輻射,而人體溫度下輻射的效率是很低的。因此,假如真的有人犧牲在太空中,那麼他的屍體也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著較高的體溫。但是細菌想要在太空中繁殖光有溫度也不行,大多數細菌的繁殖還需要氧氣,這些需要氧氣的細菌也會因為氧氣缺失而死亡,最終剩下一群厭氧菌,它們的繁殖無需氧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繁殖一段時間。
但在真空下繁殖並不會這麼順利,很快,在真空環境下,人體內以及細菌體內的水分會快速蒸發掉,最後剩下一具乾枯的屍體。當所有的微生物都消亡了,屍體也就不存在腐敗的情況了。以上的說法僅僅只是從某些方面來進行分析,如果真的是一具屍體出現在太空中,這其中涉及的影響因素將會更多,比如太陽輻射、電子流影響等等,如果鑑於篇幅的原因,我們僅從這幾個角度考慮就能知道,但這些因素都將是抑制細菌的繁殖,最終導致它們死亡,因此,太空中的屍體腐敗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