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流量的急速增加,我市越來越多的交通環島(轉盤)轉不動了。昨日,記者探訪我市幾個擁堵狀況嚴重的交通環島,發現在洶湧的車流和通行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轉盤已經日益淪為「堵盤」。
記者調查:在轉盤處,司機最頭疼的就是入環、出環時,如何躲避左右包抄的車輛。昨日,記者在竹葉山轉盤看到,一輛進入環路的小車,正好被幾輛出環路的車攔在路中,司機等候一會兒後很不耐煩,於是加速,一面急促鳴笛一面閃燈,嚇住正在打右轉向燈準備出環路的車,找到空塞穿了過去,可沒開出多遠,到前方出環路口,又被進環車輛堵住。
人車混行最難解決除了車和車之間爭搶外,車輛和行人之間過轉盤時還有一番爭搶。光谷轉盤魯磨路路口沒有立交橋,人行橫道上,經常可以看到車輛呼嘯著通過,把行人擋在斑馬線上,或者行人在路中橫成一排,把車堵在轉盤口。而竹葉山轉盤、航空路轉盤均存在人車搶行的難題,竹葉山轉盤需要4個交警充當流動紅綠燈,8名協管員控制4個路口人車搶行的現象。
市民說法:「轉盤」凸顯司機交通道德缺陷市民於建新來信說,武漢曾建設了很多轉盤,但隨著車輛的增長,轉盤一個一個被拆除。他個人認為,武漢的各個轉盤路口堵車嚴重,其實是反映出有些司機毫無禮讓意識。
於建新認為,環形路口不靠紅綠燈指示,完全靠基本道德在規範著路口交通秩序:一旦車輛進入環路,即可直奔自己選擇的出口,所有入口的車輛,會有秩序地等待出環車輛離開環路再行進入。在目前的交通道德之下,這樣的情況純屬夢想。
交警看法:周邊日益繁華 轉盤難當大任東湖高新大隊秩序科科長唐永雄介紹,光谷廣場環島的擁堵狀況是近些年光谷長足發展帶來的產物。過去這裡車很少,轉盤運轉暢快,但隨著光谷轉盤周邊的購物、娛樂設施增多,高校企業發展迅猛,「附近高校學生四五十萬,有的企業員工上千人,有車的達到八九百人」,這個200米直徑、相連車道多達6條的轉盤一到節假日、上下班高峰就轉不動了。
唐永雄說,大隊曾在轉盤周邊加護欄、還打報告請管委會增設人行天橋,緩解了一些問題。但節假日時人多車多,「只有用最笨的辦法,上警力,讓交警充當信號燈」。
專家意見:轉盤通行臨界點為每小時4000輛交通專家胡潤州介紹,交通環島適用於車輛不多的情況,通行能力視轉盤大小而定,我市大多數轉盤的通行臨界點為每小時4000輛,而很顯然,竹葉山、航空路、魯巷等轉盤,在尖峰時段車輛均超過4000輛,竹葉山甚至達到8000輛。
研究表明,一旦超過轉盤的臨界流量,轉盤便轉不利索了,甚至成為交通障礙。當車流量達到4000-5000輛/小時之時,便要修建立交疏解交通,因此,我市的很多轉盤都要考慮拆除或是做下穿通道、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