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園的大象館裡,有幾隻非洲大象和小象正呼啦著大鼻子、扇著蒲扇般的耳朵在溜達。
小明看著它們那副模樣,感覺非常有趣。
一會,小明腦袋瓜一轉,一個問題也蹦了出來:大象怎麼和別的動物大不一樣,長那麼長的鼻子,那麼大的耳朵,幹嘛用的呢?
「媽媽,媽媽,你給我講講大象的長鼻子和大耳朵幹嘛用的吧?」,小明對身旁一起看大象的媽媽說道。
媽媽笑了笑說:「好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象,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它們並不是這般模樣,身體也不像現在這麼笨重,鼻子也沒有現在這麼長的。它們是經過數千萬年時間的進化,鼻子才逐漸變得越來越長!這長鼻子完全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和自身生存的需要,其作用可大了!比如,它可以用鼻子把食物卷進嘴裡,可以用用鼻子幫大象喝水;天氣炎熱時,還可以不斷地用鼻子吸水噴在身上,使身體涼快一點兒。還有就是,大象不擅長水裡活動,如果它們要過河時,就把長鼻子高高地伸出水面,就像一根「通氣管,這樣就不會嗆到水了。」

「哦,太奇妙了,長鼻子作用還真不小呢!」,小明笑著說道。
「可不是嗎?」,媽媽繼續說道:「大象的鼻子是由肌肉組成的管子,長長的,能和人的手一樣靈活運動,!它們的鼻子力氣也非常大,拔起一棵10來米高的大樹,搬運1000千克重的木材都不怎麼費力的。奇妙的是,這長鼻子也可以撿拾花生那樣小的食物,像玩似的。還有,經過馴服的大象還是人類的幫手,大鼻子能搬運各種人類需要的物品,龐大的身軀也可以幫人類作運輸工具呢!。」

「那大象的大耳朵幹嘛用呢?」,小明繼續問媽媽道。
「大象的大耳朵可以幫助散發熱量,保持身體涼爽,對非洲大象來說,非洲大陸的溫度實在太高了。不過,需要告訴你的是,大象聽到聲音不完全是耳朵的功勞,它還有很神奇的地方呢!」
「是嗎?媽媽,快給我講講吧!」,小明央求媽媽道。
「好!」,媽媽繼續對小明解釋道:「大象是群居的動物,大象家庭通常由年長並富有生活經驗的祖母帶領雌象和未成年雄象組成。雄象到了8至13歲成熟時便會離開族群,而雌象則會一直跟隨著它們的族群。它們相互之間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交流,它們發出的次聲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下,一般能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致的介質不均勻,只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有幹擾的情況下還要交流,大象群會一起跺腳,產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最遠可傳播32千米。遠方的大象是如何聽到呢?它們並不是把耳朵貼在地上聽的,而是大象有神奇的骨骼傳導功能。當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著大象的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耳,而大象臉上的脂肪可以用來擴音,動物學家把這種脂肪稱為擴音脂肪,許多海底動物也有這種脂肪。你說奇妙不?」

「哦,原來是這樣,太奇妙了吧」,小明驚奇地說道。
媽媽說:「關於大象,還有很多知識一下子你理解不了,等你大了能自己看書了就可以全明白的。」
「好的,謝謝媽媽!」小明開心地向媽媽道謝。
請聽相關音頻:大象為什麼長那麼長的鼻子,那麼大的耳朵,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