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MB&F MAD Gallery瘋狂藝廊嗎?那是一間由表壇奇才Maximilian Büsser創立、專門搜集各種關於機械創意之作的藝廊,全球僅有日內瓦、杜拜、香港以及臺北四座城市能夠看到。然後,今年正好是臺北MB&F MAD Gallery創立滿五周年的日子,為此他們特別請來了一位非常厲害的機械工匠Florian Schlumpf,展示他的「Time Machine」。
機械藝術家、「Time Machine」創作人Florian Schlumpf。
Florian Schlumpf何許人也?
他跟許多磨了十年後終於在臺上發光發熱十分鐘的表演者一樣,為自己熱愛的事情找到價值。好吧,不只十年,他從小就受工作於機械車間、深知水力與電力學的曾祖父影響,愛上機械結構,並善用創意透過住家旁的河水發電、傳動車間的輸送帶,發明自主驅動的抽水幫浦。1980年畢業於瑞士琉森藝術學院、騎著摩託車在世界各地遊歷了兩年後,Schlumpf進一步攻讀機械專業,並在1988年拿到了機械工程學位,成立自己的公司──Schlumpf Innovations。除了腳踏車及水壓幫浦的客制化齒輪箱,他所研發的特殊輪軸,也使單輪車的時速高達40公裡,廣為全球頂尖選手使用。
然後,他開始運用自己的機械專長,表達時間。
Time Machine Johan TM3
採用陽極氧化鋁及不鏽鋼材質,由10枚齒輪組成,高185公分、底座長27公分、重約15公斤,時、分指示,雙發條動力長達8日,手動上鏈,參考售價NTD 480,000。
Schlumpf創造的「Time Machine」是一種將機械零件完全暴露在空氣之中的時鐘,就像是放大版的鏤空表,或者你也可以說它是由發條、齒輪……等等零件組裝起來的裝置藝術。因為Time Machine體積龐大,每一個零件都赤裸裸地呈現在眾人面前(這時候拿它作機械機芯運作原理的教材再合適不過了!),讓人更清楚地看見時間運作的樣貌。
在TM3最上方可清楚看見擒縱系統運作的動態。
Time Machine又可分為許多不同的版本。有直立式、高達185公分的TM3系列,也有壁掛式、直徑120公分的TM5系列。如果你不喜歡讓寬廣的牆面空無一物,掛一座TM5真的很酷;如果家裡能運用的空間不多,TM3底座的直徑只有27公分,直直站在角落根本佔不了多少空間。雖然坦白說,不管是TM3還是TM5顯示出來的時間都不太明顯,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光陰那滴答、滴答流露出的聲音,簡直療愈人心。
是吧?應該大家都愛聽機械機芯的滴答聲吧?
「我喜歡滴答聲,」Schlumpf說:「但是有些人並不喜歡。」特別是像TM5這般巨大的時鐘發出的滴答聲,可就不是小小一隻機械錶那樣只有夜深人靜才聽得到的程度了。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機械機芯的滴答聲來自於擒縱叉與擒縱輪之間接觸、撞擊的動作。所以理論上只要減緩它們倆的接觸的力道,就可以降低聲響。於是,Schlumpf在TM5(以及TM5的上一代、直徑長達220公分的TM4)的擒縱輪上,加裝了一組獨立的發條裝置,這個裝置能夠緩衝巨大的擒縱輪每次移動的巨大動作,使擒縱叉更「溫柔」地阻擋擒縱輪。
Time Machine Classic TM5
採用陽極氧化鋁及不鏽鋼材質,由23枚齒輪組成,125 x 125 x 18公分,時、分、星期指示功能,6個發條盒動力儲存約1小時,由微型電動馬達自動上鏈,參考售價NTD 2,180,000/座。
另一點TM5有趣的地方在於上鏈。Schlumpf在TM5的發條輪(裡頭包含六個小發條盒)旁設置了一組微型馬達及偵測器,當偵測器感應到發條儲存的動力快要用完的時候,就會啟動馬達,讓馬達替時鐘上鏈(約一小時一次)。意思是你如果常常忘記或者懶得上鏈,沒關係,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最有趣的,應該還是看著整座鏤空時鐘緩慢運作的動態。那真的很療愈啊!
擒縱輪上的發條裝置可減緩擒縱輪及擒縱叉撞擊的力道,大幅降低運作時的滴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