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次成功複製出「南懷仁地心說渾天儀」
新華網南京8月8日電(張冉、蔡玉高)歷經4個多月的努力,蘇州古代天文計時儀器研究所近日終於成功複製出了「南懷仁地心說渾天儀」,這是我國第一次複製出該類渾天儀。 據了解,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懷仁地心說渾天儀」,是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於康熙八年(1669年)製作的,採用的是中國傳統的「六合、三辰、四遊的結構設計法和託勒密地心說」的理論。
-
宋代重寶「水運渾天儀」毀於戰火,這位科學家費盡力氣才複製成功
關於水運渾天儀的製造和原理,其實在古代文獻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但是在蘇頌之後,卻沒有一人能將其復原,比如南宋的袁惟幾,曾是蘇頌的助手,還有蘇頌之子蘇攜,大儒朱熹等等,全都以失敗告終。時間一轉眼,就到了近代,隨著國際科學交流的不斷增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開始嘗試複製水運渾天儀,比如著名的英國科技歷史學家李約瑟教授,日本的精工表公司等,他們花了將近10年時間才複製出水運渾天儀,但最後的結果卻不算成功,因為都不能正常運轉。
-
圖:「南懷仁地心說渾天儀」蘇州複製成功
圖:「南懷仁地心說渾天儀」蘇州複製成功 2007年08月04日 17: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我國古代最牛「穿越者」,製造出現代科學家都無法複製的機械
歷史記載中,張衡善機巧,尤其是天文、陰陽,歷算等,是個籠罩著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意識到要真切地尋找到宇宙的大道,單憑純粹的哲學思辨是不夠的,只有以數學為工具、以機械為軌齒、以群星為目標,才有希望觸摸到大道的邊緣,尋找到終極的真理。
-
機械時鐘,就是這麼有歷史
最早的機械鐘錶是什麼樣子呢? 最早出現的機械鐘是東漢張衡發明的——漏水轉渾天儀,齒輪將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製作而成。漏壺漏水推動渾象勻速旋轉,轉一周就是一天。江山代有才人出,等到北宋時期,宰相蘇頌和韓公廉等人創製的水運儀象臺又多了一個小裝置——擒縱器,號稱是機械鐘錶的「心臟」。
-
中國傳統技藝大師吳敏:讓渾天儀重燃生命
宋代理學家朱熹也曾對渾天儀產生極大的興趣,不僅考察了渾天儀發展的歷史過程,而且還對渾天儀的結構作了細心的研究。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1276年創製了簡儀,將渾天儀從複雜的環圈中解救出來,歐洲直到三百多年後,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才發明了與之類似的裝置。清代,南通籍科學家蔣煜也製作過以機械鐘為動力的多功能渾天儀,在當時對航海航天、天文氣象、民用軍事等諸多領域有著重大貢獻,在當時世界上居於無可置疑的領先地位。
-
沈壽藝術館舉辦渾天儀大型展覽
這兩天,中國古代科技與藝術——渾天儀大型展覽正在沈壽藝術館舉行,包括國內唯一一比一複製的渾天儀在內的70件展品,讓參觀者領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渾天儀被印刷在韓幣上,地動儀巧奪天工,為何卻被中國教材除名?
渾天儀被印刷在韓幣上,地動儀巧奪天工,為何卻被中國教材除名?很多人常以為古代中國的科技一直落後於世界,其實在閉關鎖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科技水平一直都在世界前列。說到東漢的發明家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張衡,他所研製的渾天儀被韓國印在了錢幣上,而地動儀卻被我們從教材中刪除了。東漢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國,與西方國家類似,此時社會上也出現了那麼一批人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宇宙,開始嘗試解密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毫無疑問,無論在古代還是當下,地震都是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它的危險之處在於不可預估且通常威力巨大。
-
明朝仿製的渾天表太醜,為提升文化自豪感,韓國紙幣印中國渾天儀
作為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集大成者——渾天儀,漢武帝時洛下閎發明了渾天儀,又經過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改進,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還陳列著現存最早的渾天儀;雖然只有一些銅鑄圓圈,一點水滴雖然被安放在靈臺大殿的密室之中,但室外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都能從渾天儀上讀出來——它也可以作為活動日曆,時刻表示著朔、望、弦、晦等日期;在這臺儀器幫助下,張衡指出在中原可以見到的星有2500個,與現在相差無幾;更是得出了一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結論,也就是現在的地球繞日一周曆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
-
七旬農民深山自建「天文臺」!他的眼中是星辰大海!
七旬農民深山自建「天文臺」!他的眼中是星辰大海!從中不難看出被網友們戲稱為「當代夸父」的老人對於天文夢的追逐是多麼的狂熱,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今年已經71歲的他足跡曾遍布新疆、黑龍江、雲南、內蒙古、西藏等地,最遠還曾到過印度尼西亞看過一次日全食。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錢上,地動儀卻移出了我國的歷史教材?
文/蕭蕭精彩歷史在現在的世界上,眾多民族之中,猶太人是公世界認的最聰明的民族,這個民族中出現了許多在世界上有名的人物,他們有的是國家總統,有的是金融家,還有的是發明家……然而在上千年前,猶太人的祖先們還在埃及被法老奴役的時候,遠在亞洲大陸上的中國,已經出現了許多有名的發明家和超越時代的發明。
-
《爐石傳說》複製機器人怎麼樣 複製機器人卡牌圖鑑
複製機器人是爐石傳說在鳳凰年第一個版本外域的灰燼中實裝的中立隨從,其效果十分有趣,可以說是對機械騎的加強卡,此外也可以用於一些娛樂卡組。那麼這張卡的具體效果如何呢?接下來就讓... 爐石傳說複製機器人怎麼樣?
-
宿主蛋白抑制流感病毒複製奧秘解開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潛心研究宿主蛋白調控流感病毒複製周期機制並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完善了流感病毒與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網絡,深化了對流感病毒複製周期的理解,為研製新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提供了潛在靶點。
-
曾侯乙墓發現「超前科技」,一件令人如痴如醉,一件至今無法複製
喜歡考古的朋友,除萬裡長城和兵馬俑之外,想到最多的或許就是曾侯乙墓了,其中更是以五噸重,有著「千古迴響」之美譽的編鐘為代表;或是曾侯乙編鐘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次數多了,人們卻忽略了另一件至今無法複製的瑰寶,曾侯乙建鼓底座
-
腦機接口新突破,七旬老人用意念喝可樂,人工智慧進入新時代
9月份,馬斯克帶著口罩親自站臺,戲耍試驗粉紅小豬「佩奇」,並誇下海口,將進行人體試驗;12月份,浙大的科研團隊已經研製出了植入式的腦機接口,並且植入一位七旬老人的腦中。原來,七旬老人姓張,是退休的中學老校長,前半生教書育人,本想著後半生兒孫繞膝,可惜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如今在浙大的幫助下,植入腦機接口,竟能「動手」喝可樂(意念操縱),人工智慧進入了新的時代,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或將誕生。腦機接口新突破浙大科研團隊研製的腦機接口絕對是新的突破,將人工智慧加以應用,藉助機械手臂,讓七旬老人用意念完成喝可樂的壯舉。
-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2020-09-1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文/歷史大齒輪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東西是在東漢時期被張衡發明出來的,渾天儀是一個關於天文的東西。地動儀是關於地震的東西,能夠預測地震方位。渾天儀和地動儀在古代看來都是兩個非常、非常高明的東西,當然了,現在看來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但是在現代渾天儀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甚至被韓國印道的紙幣上面,但是地動儀卻地位非常的底下,甚至連教科書都沒有了,地動儀的地位。小編覺得,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古代的發明到現在地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發明的用途,或者說真實性出現了一定的區別吧。
-
這個世界中沒有什麼是可以被複製的,複製人又該如何生存
這個世界中沒有什麼是可以被複製的,複製人又該如何生存可以說很難描述看完《銀翼殺手》這部電影是什麼樣的感受,和以前相比總感覺少了一切什麼,不知是拓展性的內涵還是看電影的感覺,但也完美的延續著電影帶給我們的某種魅力,並且補足了太多因生活而給我們帶來的遺憾
-
都是中國發明,為何地動儀移出歷史書,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
東漢是一個發明家的時代,因為濃鬱的發明氛圍,張衡通曉不少的科學規律,並且有著極高的機械設計能力,於是造出了用於檢測地震的地動儀和用於天文觀測的渾天儀,可以說製造這兩「兄弟」有著相似的背景。其中的渾天儀是張衡用於對天空的觀測的,渾天二字意義深刻,在我國古代,渾天是無窮宇宙的意思,而當時的主流天文觀點是天圓地方,而我們偉大的國家處於地面的中央位置的蓋天學說。
-
一輪複製:DNA的複製
本次內容主要為:DNA複製,共50張PPT,需要課件的話,微信聯繫:cuisanyi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