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天下雪是小雪
明天淅川走丹江
二天之內到南陽
搞好天文是理想
吳世英老人最新的一條朋友圈這樣寫道。從中不難看出被網友們戲稱為「當代夸父」的老人對於天文夢的追逐是多麼的狂熱,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他走遍了大江南北。
今年已經71歲的他足跡曾遍布新疆、黑龍江、雲南、內蒙古、西藏等地,最遠還曾到過印度尼西亞看過一次日全食。
(日全食)
一、出身貧苦,卻對天文知識興趣濃厚
吳世英老人出生於湖北省鄖陽區梅鋪鎮,從小貧苦的生活並沒有壓倒他,反倒讓他對生活寄予了更多的熱愛,熱衷於天文夢的他,一追就是一輩子。他對天文知識興趣濃厚,只要一談起天文知識,眼裡就充滿了光。
(2010年老人在大理洱海觀看海上日全食景象)
從遠古的宇宙起源、星系聊到現代的衛星科技、天文新成果,老人總能如數家珍般滔滔不絕。天文愛好,已經成為了一種刻入老人骨子裡的愛好。
二、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架二手巨型望遠鏡
吳世英老人家裡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還因為小時候生病,留下了智力缺陷。
這樣的家庭,要建天文臺,買望遠鏡,免不了遭到很多人的質疑。「一開始說要建這個天文臺,沒有人理解,除了家裡人,村子裡的人都不看好。」面對質疑,老人很無奈。
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看似「無釐頭」的追夢行為背後,隱藏的是老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據老人介紹,他從1997年就開始「追星」了,距今已有20餘載。
(某博主對老人的讚美)
為了看到完整的日全食、日環食等天文現象,也為了節約出行成本,他常常選用最便宜的交通方式,住最簡陋的住所,吃最粗糙的飯菜。
2012年,他到福建莆田晉江入海口看海上日環食,全程只帶了700元錢,渴了喝自來水,餓了就吃泡麵,累了就在車站或者公園裡睡一覺,一共待了11天,沒有一天不是這樣過來的。
這對許多人來說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噩夢!但對他而言,風餐露宿也不覺得苦。因為心中有夢想,身上就有力量。
現在,人們的生活普遍向好。吳世英老人所在的村子裡也時不時就有村民忙著移居新家,添置新家具。但老人卻一直沒有添置,也沒有修新房的打算。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老人用僅有的積蓄淘來的一架二手的巨型望遠鏡。
三、走自己的路,也照亮別人的路
雖說走自己的路很酷,也不需要別人指指點點。但在吳世英老人心裡還是有一個不小的遺憾,那就是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比較缺乏設備、書籍等學習資源,他也沒有機會真正系統地學習天文知識。
現在條件好了,他就想建造一個天文臺作為教育基地供孩子們使用,以彌補自己過去缺乏學習條件的遺憾。
除了建天文臺之外,吳世英老人也常常背著望遠鏡,到附近的學校去給孩子們講一些基礎的天文知識,給孩子們分享自己「夸父逐日」過程中的一些趣事。
(給孩子們講授天文知識的吳世英老人)
「世界不止我們眼前這樣。」「神秘星空,五彩斑斕,讓人嘆為觀止,浮想聯翩。」吳世英老人說。他餘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將天文臺建好,然後再多購買一些天文觀測設備,接上電腦和投影儀,孩子們就能在屏幕上仰望星空了。
來源:中國新聞社
原標題:《七旬農民深山自建「天文臺」!他的眼中是星辰大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