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日,廣西人社廳引發《廣西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服務醫師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自今年 7 月 1 日起,對醫保醫師實行 12 分制積分管理,明確定點機構醫保服務醫師要進行登記備案,並實行編碼管理。根據不同的違規情形,醫保醫師將被扣除相應的分數,並由相應的處罰。扣分為 2、4、6、12 分四個等級,若一次性被扣 12 分或全年累計被扣 12 分,該醫生將面臨被停職 2 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四川:全省公立醫院將實行「兩票制」
7 日,四川省衛計委發布《關於在四川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方案(試行)》文件,《方案》中提到,將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除民族貧困邊遠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和其他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外全面實行「兩票制」,鼓勵其他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中實行「兩票制」。
《方案》對藥企、公立醫療機構在藥品流通環節中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對公立醫療機構索票(證)不嚴、「兩票制」落實不到位、拖欠貨款、有令不行的,由轄區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部門進行通報批評,直到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川省衛計委)
深圳:市衛計委違法被國家發改委通報
7 日,在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一條公告:深圳市衛計委承諾糾正公立醫院藥品集團採購改革試點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經調查,深圳市衛計委存在以下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1. 只允許一家集團採購組織(經遴選為全藥網藥業)提供藥品集團採購服務。2. 限定深圳市公立醫院、藥品生產企業使用全藥網藥業提供的服務。3. 限定藥品配送企業由全藥網藥業指定。
深圳市衛計委表示將積極整改,並提出 3 點具體措施:1. 確保公立醫院藥品採購自主權。2. 確保選擇藥品配送企業自主權。3. 確保藥品生產企業自主權。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我國平均每 10 萬人擁有 2 名精神科醫生 精神衛生人才仍短缺
在國家衛生計生委 4 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表示,截至 2015 年底,全國共有精神衛生服務機構 2936 家,開設床位數 43.3 萬張,較 2010 年 (1650 家機構、22.8 萬張) 有較大幅度增長。於此同時,截至 2015 年底,全國有精神科執業 (助理) 醫師 27733 人,精神科護士 57591 人,心理治療師 5000 餘人。有 90 餘萬人次獲得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
雖然我國約有 2.7 萬名精神科醫生,平均每 10 萬人口 2 名精神科醫生。但是根據世衛組織數據,俄羅斯和美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每 10 萬人口 11 名和 12 名精神科醫生,我國精神衛生人才仍舊處於短缺狀態。
(中國網)
成都市和萬達籤訂合作備忘錄 投資 700 億元打造醫療產業園區
4 月 6 日,在四川成都舉辦的川商返鄉發展大會上,成都市人民政府與萬達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投資 700 億元,在成都建設醫療產業園區。
園區分為 A、B 兩個區,A 區為綜合醫院區,萬達負責引進 2 家國際頂級綜合醫院 8 家國際一流專科醫院;B 區為醫療產業園區,將引入 30 家醫療相關企業。雙方將在成都共同打造世界級醫療產業中心。
(萬達官網)
美國醫院過去 7 年遭遇了 1800 起重大數據網絡攻擊事件
最近發表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許多醫院都無法充分保護好他們的病人數據,導致許多身份及其他重要數據極易遭到盜竊。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 7 年時間裡,美國大概發生了 1800 起重大數據洩露事件,涉及醫療機構範圍之廣,從密西根州的亨利-福特醫院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戴維斯醫療中心。
研究人員發現,在 1798 起數據洩露事件中,其中 1225 起都由醫療保健服務供應商上報、其餘則由醫療保健項目、商業合作夥伴以及醫療保健清算所上報。據統計,有 33 家醫院被發現遭遇過數次網絡攻擊。這些醫院大多為大型、主要的教學醫院。
(cnbeta)
柳葉刀:醫生累了,我們談談吧
今天,根據 The Lancet 雜誌的報導,超過一半的美國醫生有倦怠症狀,包括工作情緒衰竭、人格喪失和成就感降低。而醫生的倦怠並沒有得到醫療系統和患者的關注,令人十分震驚。嚴重的倦怠可能導致抑鬱的發生。柳葉刀呼籲給予醫生更多關注,讓他們通過談話袒露心扉,釋放壓力。
(The Lancet)
抗生素與腸癌發生似存在關聯
一項發表在 Gut 的研究發現,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腸道癌症的前兆,提示腸道菌群可能參與腫瘤的發展過程。16600 名護士納入此研究,服用抗生素治療兩個月以上的護士罹患腸息肉(一種腺瘤)的概率高於那些不長期服用抗生素者。但是有專家表示研究應該更深入,不可以輕易停用抗生素,特別是在一些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中,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挽救生命。
(BBC)
吸菸導致的死亡佔全球死亡人數的 1/10
The Lancet 上一項跨越 15 年、覆蓋 195 個國家的研究發現,在全球每 10 個死亡案例中,就有一例是因為吸菸。儘管有幾十年的菸草控制政策的努力,但是全球範圍內的菸民數量依舊增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全球每 4 個男性中就有一人吸菸,每 20 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吸菸。吸菸仍是早期死亡和致殘的第二大危險因素,人類在控煙道路上依舊任重道遠。
(BBC)
Scientific Report 超越 PLOS ONE 成為第一大期刊
跨入出版界 10 年之後,PLOS ONE 不再是全球第一大期刊。2017 年第一季度,Nature 旗下子刊 Scientific Report 以 6214 篇文章遠超 PLOS ONE 的 5541 篇,成為全球第一大期刊。
(scholarlykit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