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開發出可擦除的神奇3D列印墨水!

2020-11-24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3D列印資訊】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墨水。這種墨水主要用於直接雷射寫入,它是一種生產納米級結構的增材製造工藝。據開發人員介紹,現在他們可以反覆擦除和重寫大至100納米的微型結構。

直接雷射寫入工藝主要圍繞一個受計算機控制的、高度聚焦的雷射束,該雷射束會在一種光敏材料中生成一個結構。通過將用新墨水列印好的結構浸入一種化學溶劑中,材料會被擦除,然後可以重新寫入新的結構。擦除次數並沒有限制,這意味著現在列印結構可被反覆修改。

據悉,這種新墨水可用於多種應用,預計對生物學和材料科學領域來說尤其有價值,在那裡它可以開啟無數新的可能性。用這種新的可擦除墨水製成的結構可被整合到用其他材料3D列印而成的結構中。

現在,KIT研究人員一直在生物實驗室裡測試他們的新創新。特別是隨著3D設計師培養皿的開發,細胞培養物可以在實驗室規模上實現三維生長。為了研究細胞如何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3D微型支架的部分可被再次去除。

據KIT團隊說,未來的應用可能包括從可擦除的導電結構中生產可逆的引線鍵合。一種列印而成的材料也許可被弄成帶有或多或少的孔隙,例如,通過將一種永久性的墨水與一種非永久性的墨水混合在一起,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相關焦點

  • KIT開發出可選擇性擦除的3D列印墨水 用於雷射直寫技術
    在雷射直寫3D列印技術中,由計算機控制的高度聚焦的雷射束充當筆,在光致抗蝕劑(光敏材料)中產生期望的結構。 這允許生成具有亞微米細節的3D結構。由各種光敏樹脂製成的三維微結構。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結構的選擇性降解Martin Wegener,Eva Blasco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Christopher Barner-Kowollik及其同事開發了基於不穩定矽烷交聯劑的3D油墨,可以選擇性地擦除。這允許在溫和條件下在微米和納米尺度上的高精度結構的特定降解和重組。
  • 德國研發出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
    近日,德國西南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該創新專注於直接雷射寫入:一種3D列印技術,生產具有精確定義特性的微米尺寸結構。根據KIT宣稱,現在可以重複擦除和重建高達100納米(一納米對應於百萬分之一米)的小結構。
  •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生物墨水可3D列印軟骨
    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墨水,據稱這種墨水最終可能3D列印出可作為手術植入物的複雜組織
  • 美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生物墨水,能直接「列印」出骨組織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生物列印是一種新興的增材製造方法,它利用水凝膠等生物材料,將它們與細胞和生長因子結合,然後列印出模擬自然組織的組織樣結構。
  • 直接「列印」出骨組織,科學家開發的這款新型生物墨水,厲害了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近日,Akhilesh K.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
  • 科學家開發出用於生物列印的釋氧生物墨水
    近年來,生物列印領域經歷了多項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可以利用生物墨水和3D生物印表機生成生物組織結構的可能性。
  • 3D生物列印新突破:細菌墨水可列印任何三維結構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在開發3D列印技術,隨著3D列印製造人類器官的實現,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用它列印出來了。現在,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3D列印平臺,通過使用細菌墨水,可以列印出任何三維結構。
  • 德科學家用明膠製生物「墨水」 可3D列印人體組織
    3D列印完整的人體器官是科學家一直以來的目標。近日,德國科學家朝這一目標前進了一大步,他們研製出了可3D列印人體組織的「墨水」。德國弗勞恩霍夫界面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稱,他們對明膠進行化學處理後,使其成為適用於列印人體組織的「墨水」。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日前,MIT趙選賀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3D列印神經探針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方法,而且它們像橡膠一樣柔軟靈活。研究成果已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3D printing of conducting polymers」。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摘 要 CELLINK公司是瑞典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研製出了首個通用型的生物3D列印墨水,適用於多種生物3D印表機,或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物列印材料的研究機構或製藥公司帶來福音。
  • 臺灣大學科學家研發出「生物3D列印友好型」生物墨水
    在構建所需三維支架的多種方式中,生物3D列印最具潛力。相較於其他傳統方法,其優勢在於,簡單、快速、容易滿足不同情況下的個體化需求等。   不過,在生物3D列印含細胞組織工程支架的過程中,選用合適的生物列印墨水是一大難題。基於傳統水凝膠的生物墨水存在擠出困難、可列印性差、力學強度不足、細胞長期活性難以維持等缺點。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活墨水」,可依據所添加細菌的不同種類,形成各種不同的三維結構,未來有望用於皮膚和器官移植。皮膚和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患者,但這項技術存在來源不足、排異反應等弊端。
  • 科學家研發混合生物墨水,可3D列印取代人體關節
    打開APP 科學家研發混合生物墨水,可3D列印取代人體關節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1-10 16:36:52
  • 研究人員開發的3D列印功能性人類卵巢生物墨水取得進展
    中國3D列印網1月9日訊,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安·羅伯特·H·盧裡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用於生物3D列印卵巢墨水的持續開發。這種墨水中充滿了源自豬卵巢的結構蛋白。這些蛋白質的位置已在研究中作圖和鑑定。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或用於器官移植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加入不同菌種形成不同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
  • 微量金納米粒子的神奇效果,3D列印變色杯會隨著光線改變顏色
    這是一個神奇的變色杯,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加入開水升溫變色的杯子。這種塑料杯的顏色,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可以發生神奇的變色現象,是因為杯體中已經添加了金納米粒子。3d列印的高腳杯是二向色的,意思是它在不同的光線下會改變顏色。視頻顯示,當光線通過杯子時,杯子會從透明的紫色變成不透明的棕色。
  • 這種小小的可食用沙發是用牛奶「墨水」3D列印而成
    據外媒CNET報導,3D列印技術已經進入食品餐飲領域。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3D列印的壽司、披薩餅,甚至使用3D生物印表機在微重力下製作肉類。
  • 新生物墨水讓人體內部器官3D列印不再受紫外線局限
    現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生物墨水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種墨水是由懸浮在凝膠中的活細胞組成的,這種墨水在人體內使用是安全的,可以幫助人體實現3D列印。醫生可以利用微創外科技術,通過小切口在病人體內製造出活體。這樣的選擇可能會比大手術更安全、更快捷。體內生物列印的一個挑戰是,目前的生物墨水通常需要紫外線才能固化,但紫外線會損害內臟。
  • 科學家發明神奇墨水,畫在人身上就能顯示出心電圖
    ​「可穿戴傳感器」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幫助醫生們測量身體的各項健康指標。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穿戴在身上的設備也不斷升級。目前,可穿戴設備已經從笨重的機器逐漸升級成為柔軟,有彈性的貼片。這些設備貼在身上就像紋身一樣。然而,這些設備有兩個主要的缺點。這些預製的傳感器價格不菲,普通人很難負擔得起。
  •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在10秒內識別冠狀病毒的3D列印傳感器
    中國3D列印網9月29日訊,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大約10秒內識別Covid-19抗體。CMU機械工程副教授Rahul Panat領導了開發3D列印傳感器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