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二號相機躋身國際光學遙感先進行列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高分二號相機躋身國際光學遙感先進行列

記者近日從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製的兩臺高分二號光學相機,首次採用天地「一體化」的系統設計方法,突破了傳統遙感相機口徑與解析度之間關係的極限,在體積和重量遠小於傳統設計的情況下,實現了我國當前在軌遙感相機的最高解析度。

今年8月19日高分二號衛星成功發射,為我國民用遙感圖像數據進入亞米級時代提供了保障。其中,衛星上的光學相機功不可沒。

解析度是航天光學遙感相機的一項關鍵指標。但在製造過程中,遮光罩、相機鏡頭、焦面電路到地面處理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解析度即成像質量造成影響。

據了解,我國的空間光學遙感專業從上個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一直延續著傳統的設計套路,即通過延長焦距、增大相機口徑的方式來實現更高的解析度。

但隨著解析度的逐漸提高,相機的體積、重量也必將隨之增長。隨著航天應用的不斷深入,用戶對遙感相機解析度等指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導致相機體積也越來越大,研製難度也越來越大,研製成本呈幾何級數倍增,而光學系統口徑的增加已逐漸接近生產製造能力的極限。如何用更小的口徑獲取更高的圖像解析度,是優化遙感相機系統設計、創新設計理念的目標。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通過利用相機成像電路的低噪聲技術和相關的地面圖像數據處理技術,可以保證圖像質量,確保圖像中有效信息的獲取。採用這些新設計理念的光學遙感相機,同一臺口徑大得多、費用高得多的傳統遙感相機相比,獲得的圖像信息量和圖像質量相當。

為此,從高分二號相機設計初始,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科研人員就採用「天地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對「天上」的設備採用成像電路的低噪聲技術等先進手段,在「地面」完善圖像數據處理技術,專門設計出地面數據處理算法。

據了解,在遙感相機設計上,在國內首次採用相對孔徑小的創新設計,克服了鏡頭主次鏡離焦敏感度高等困難;在相機的產品實現上,在國內首次採用高穩定輕型陶瓷基複合材料的光學結構,高質量完成了相機光學望遠系統的研製,鏡頭性能測試結果滿足光學系統的設計指標;首次採用柔性隔振、間接輻射熱控等技術,以及零重力裝調工藝、鏡頭穩定性處理工藝,確保了相機在軌成像的穩定性。

據悉,高分二號相機在關鍵原材料、元器件研製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僅相機的光機主體部分就申報了30多項專利。相機在軌使用方面,針對相機的在軌使用方法開展了預先研究,根據相機的特點和實驗室測試結果,制定了合理的在軌使用方案。同時,結合專門設計的地面處理算法,保證了相機在不同時段、不同地區都得到理想的圖像。

據了解,此次高分二號首次採用天地協同的運作方式,為高解析度衛星引入了「大遙感」的設計理念,相機的設計結合了地面處理的特點,地面處理的研究也結合了相機的成像性能,通過二者的匹配設計,實現整個系統的優化。

據悉,與高分一號相機相比,高分二號相機的焦距及解析度提高了2.4倍,而相機的口徑僅增加了1.6倍。高分二號相機可比肩國際光學遙感先進水平,在中國航天遙感專業發展歷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
    原標題: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衛星,此次發射標誌著我國航天發射「十二五」任務圓滿收官  本報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鄒維榮、特約記者宗兆盾報導:12月29日0時0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 「高分四號」成功發射:我國遙感衛星進入新時代
    作為我國以及世界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高分四號的成功發射,將迎來高低軌遙感衛星協同工作的時代。  高分四號位於赤道上空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上,處在這個軌道上的衛星,會與地球保持相對靜止。在這個「黃金軌道」上,住滿了各色各樣的鄰居,比如各國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等等。而高分四號,則是該軌道上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50米光學解析度的遙感衛星。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空間解析度世界最高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222次發射。「高分四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光學成像衛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間解析度最高、幅寬最大的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它的發射和應用將顯著提升我國天基對地遙感觀測能力。」許達哲說。
  • 高分多模衛星,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
    」)首批20餘幅亞米級遙感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蘭州、嘉峪關、葛洲壩等區域地標圖像。這批影像可以說是我國民用科研衛星最高解析度影像,全面展示了高分多模衛星的高效智能敏捷成像模式。高分家族新成員,是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遙感科研衛星作為高分家族的新成員,高分多模衛星於今年7月3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有「大美之星」的美譽,甫一亮相就得到廣泛關注。
  • 中國「高分四號」突破遙感衛星技術五個「首次」
    記者從抓總研製高分四號衛星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該衛星在軌正常運行,正在進行載荷測試,成像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中國突破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五大關鍵技術。遙感衛星總體設計技術首攀高軌之峰進行高軌道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設計,世界上尚沒有工程實施的先例。與低軌道相比,設計技術面臨著眾多新難題。
  • 大國重器風雲四號①:歷時21年躋身世界最先進氣象衛星行列
    9月25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正式交付用戶使用。「風雲四號」A星綜合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其交付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對於保證我國靜止氣象觀測業務的連續、可靠和穩定運行,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 高分七號衛星首批影像圖發布
    ——定位精度最高的測繪衛星,可為地球繪製立體圖像高分七號的全稱是「高解析度國土測繪衛星」。今年11月3日,高分七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1月5日在軌開機工作並獲取了首批衛星影像。高分七號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跨入1:1萬比例尺航天測繪新時代,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
    高分七號衛星多光譜真彩色正射影像(國家航天局供圖)高分七號衛星於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
  • 高分七號衛星相機首次在軌開機成像,可展開遮光罩順利展開
    如此高精度成像的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就像是地球的專屬「攝影師」,專門為其拍攝高清畫面立體大片。為了這個「測繪功能」的特殊性,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的設計不同於其他高解析度相機。 據雙線陣相機的技術負責人王長傑介紹,對地面的高解析度成像,如今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0.8米左右的解析度,也並非我國自行研製的遙感相機最高解析度水平。但是,測繪遙感相機有其特殊要求:成像系統除了需要提供優異的像質外,還需要極高的系統穩定性,對地攝影效果的穩定性要求特別苛刻。
  • 高分七號衛星使用意味著什麼?
    作為中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七號衛星上崗 高分專項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高分二號亞米級衛星影像圖公布 600公裡高空看清西直門(圖)
    高分二號挺進亞米時代高分二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具有亞米級空間解析度、高輻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那麼,「亞米級」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呢?據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主任徐文介紹,1米以下的解析度,都是「亞米級解析度」;這個概念對於衛星來說,指的是衛星的相機所拍攝的像元解析度。「比如說現在的高分二號像元解析度是0.8米,就是在600公裡的高空能看見我們地物圖斑的大小,是0.8米×0.8米。」徐文介紹說,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陸續發射了十餘顆衛星。其中,解析度最低的衛星是30米的環境減災小衛星。
  • 高分七號升空 可繪製3D高清地圖
    據航天五院高分七號總設計師曹海翊介紹,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亞米級民用光學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將在高解析度立體測繪圖像數據獲取、高解析度立體測圖、城鄉建設高精度衛星遙感和遙感統計調查等領域取得突破。為此,高分七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先進設備。高分七號衛星主要用戶為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統計局。
  • 高分七號,正式上崗
    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
  • 高分七號,正式上崗!
    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可拍攝「3D圖像」 地物數據信息更豐富高分七號衛星於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不同於其他的高分家族衛星,高分七號攜帶的「雙線陣相機」能夠拍攝「3D圖像」。
  • 突破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衛星高分七號上崗!應用超乎想像
    據了解,高分七號衛星於20高分系列衛星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各領域、各部門重要的數據和技術支撐。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
  • 造高七明眸 助高分強國——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團隊群像
    今天,高分七號首圖重磅發布。功不可沒的高分七號雙線陣相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研製。在相機四年的研製歲月裡,也打磨出了一支執著、堅守、不屈和奉獻的團隊,他們用青春、汗水、嚴謹、耐心點亮高七明眸,助力高分強國。楊居奎:相機研製的「領路人」楊居奎是一位有著近25年航天齡的「老遙感人」。
  • 中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
    我國解析度最高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升空  李晨 龐丹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  這是一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可實現多種成像模式切換。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