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忙裡偷閒,看了電視劇《風箏》,浙江臺拍的,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刪減版,50集,電視臺播放;另外一個版本是未刪減版,51集,只能在網上仔細搜尋才能找到,據說是從送審版洩露。前面25集看的是刪減版,然後在豆瓣上看到評論說是未刪減版更精彩,主要有很多文革前夕和文革中的劇情。
在刪減版中這些敏感內容都被刪掉了。於是去網上下載了未刪減版,從26集開始看,發現確實不光臺詞,而且很多情節都不一樣,快進模式看完26集以後的未刪減版,感覺這部劇確實是良心劇。總體來說,該劇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尤其是關於潛伏特務「影子」的謎團,直到倒數第二集才揭開。
那就是大正派寒冰實際上是大反派「影子」。從故事上來說,這是一部好劇,豆瓣8至9分不為過。但下面吐槽這部劇最大的硬傷:豆瓣上很多人挑刺說其中有些邏輯細節說不過去,可能這這也是它很燒腦的原因。然而我覺得其中最大的硬傷在於,劇中人物的信仰問題,即兩派諜報人員都是如此的」理想信念堅定「。
尤其是國民黨特務的信仰堅定問題,看起來猶如無源之水,尤為突兀。劇中六哥鄭耀先的幾個鐵桿兄弟,都是有情有義,都想扶大夏於將傾,胸懷國家、民族與人民,但是卻眼看民國政府的腐敗無能,卻仍然死死堅守心中的信仰,甚至為此學習共產黨,打遊擊,集體學習毛主席著作。甚至是寒冰,最後一集說自己比共產黨還要共產黨。
然而這一切,都在劇中沒有解釋他們為何如此堅定為國民黨效忠的思想根源,如果說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根源是為窮人翻身得解放、為解救民族和國家、讓中國人民站起來,或者說共產隊伍裡的窮苦人出身是為了自身的解放,那些背叛自己階級的地主富人家庭出來的公子小姐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解放。
或者說來自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天性。那麼,《風箏》中那些鐵桿國民黨特務支撐他們如此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哪裡呢?劇中並沒有交代,這是非常奇怪的。奇怪就奇怪在,這些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其實更為接近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例如宮庶從不亂殺無辜,延娥發動手下人學習毛主席著作,還去實踐。
可能說了這麼多感覺還是沒說清楚,一句話說來,這些國民黨特務的動機成迷,劇中他們信仰堅定、卻不能讓人明白他們的動機在哪裡,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恰恰又與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相悖。而反觀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能清晰地看到動機,即為窮人打天下,這也是眾多諜戰劇所表現的共產黨員為何能在艱苦卓絕環境下堅持的原因。
但是《風箏》卻給國民黨特務也塑造了一種理想信念堅定的形象,卻沒有解釋這種堅定背後的根源,實在是一大硬傷。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部諜戰劇,《北平無戰事》,此劇能夠清晰的發現國共雙方所作所為的利益驅動,以及中立者或者說是老百姓在這場鬥爭中的人心向背轉變,都是如此的清晰合理,看起來也更為合理。
還有一部諜戰劇,《紅色》,則偏重於偵探推理,只是披著抗日諜戰劇的外衣,目前來看,也是一部好劇。回到《風箏》,這部劇最大的特點是表現了歷史洪流中的人性,無關黨派立場,尤其是到30集以後,基本是對建國後歷次運動的批判反思,尤其是重點表現了文革,從這點說,是一個歷史性土坯。
這也是被廣電審查後的刪減版面目全非的原因。從這點看,未刪減版更值得一看。最後,中共對隱蔽戰線工作的兩個十六字方針指示,一個是奪取政權前的「隱蔽精幹、長期潛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然而,在取得政權後,對於這些底下工作者,據說有一個一直未被證實的十六字方針「降級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
可以說實在令人唏噓。或許,諜戰,地下工作,本身就極其複雜,我們從這些諜戰劇看到也許只是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