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宇宙中探索了將近七十年的時間,但一直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星球,最基本的原因是無法確定哪顆星球上存在液態水。以往的探測和研究說明火星的極地地區存在冰晶體,木衛二的地表下面可能存在液態海洋,但這些始終都還只是推論和假設,還需要更多的探測數據來進行證實。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自然》期刊旗下的子期刊發表了多篇關於穀神星的研究論文。相信大多數朋友都聽過穀神星這個名字,它曾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小行星,但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之後被定義為了矮行星。該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根據行星探測器「黎明號」的探測數據發現穀神星的地下可能存在流動的液態水,這是如何發現的呢?
穀神星原本和許多小行星一樣默默無聞地待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當它的身份升級為矮行星之後,科學家對它的關注也增多了。過去對穀神星的研究表明這顆矮行星的地幔可能存在冰水混合物,同時探測器在它的表面發現一些特殊的礦物質,經研究這些礦物質是液態水的載體。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發表了關於穀神星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黎明號的探測數據顯示穀神星的地表沉積物中存在滷水元素,而發現地表沉積物的地方在奧卡託環形山。這座環形山口徑比較大,而且從檢測的數據來看它的地貌和成分顯得與眾不同。從這次發現的含有滷水元素的沉積物來看,這座環形山地下可能存在滷水層。
此外,來自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團隊將對穀神星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自然·天文學》上,他們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探測數據發現奧卡託環形山地表存在水合氯鹽。科學家發現地球地表也會出現這種化學物質,而且它是由地下滷水層滲透到地表後形成的。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穀神星的情況可能和地球相似,其地下的滷水層存在的可能性又增加了。
穀神星與太陽之間有2.8個天文單位的距離,這個距離與太陽系內其它星球比起來不算遙遠,也不算近,所以如果它的地下存在流動的液態水,那麼科學家對它的關注程度自然會提高到另一個層次。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即使穀神星地下存在液態水,它本質上就不是一顆適合居住的星球。
一方面是因為它位於十分複雜的小行星帶中,指不定哪一天就會和其它小行星發生碰撞,或者撞上了火星或者木星。另一方面是穀神星與地球的距離比火星與地球的距離還要遠,因此人類未來的探測重點還是會放在火星上,除非穀神星的自然環境滿足人類的要求,比如擁有合適的大氣層、平均氣溫、液態水等等,否則它始終只是眾多探索目標之一。